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这样-则故事:有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只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那个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帮助别人.我手里提上灯笼,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身上,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相似文献   

3.
李莺燕 《班主任》2001,(4):39-40
曾经听朋友讲过这样-个故事:有一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家看见了很好奇,便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呀?"那个盲人很自然地说:"我是在给别人照路,他们能看见我就不至于再撞到我了,这样保护了自己也等于帮助了别人."我被他的话深深地感动了.  相似文献   

4.
彭荣 《班主任》2008,(12):24-24
今年我接了一个六年级班,刚接这个班,别的老师就私下告诉我张鹏(化名)是个“自私大王”。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我对张鹏就多了一些特别关注: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张鹏学习很用功.成绩很好,经常深钻难题,但也的确像老师们说的那样很自私,从来不让别的同学碰他的东西;别人问他题,他从不热心讲解,生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  相似文献   

5.
照亮别人     
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奇怪,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个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佐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灯。一是隧道不长,里面光线并不差;二来嫌麻烦,没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说他"心里始终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我很感动,决心长大了也要做这样的英雄。后来,喜欢上了作家三毛,读到她写的一句话:"假如把一切都献给了别人,那么你一生中就虐待了一个生灵——那就是你自己。"嗯,也对哦。那么,我到底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7.
正原来一直以为谦虚是一种美德,于是当别人当着儿子的面夸他时,我总要说几点他身上的缺点,有时甚至将他的小毛小病放大了。今天读到一则故事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愚昧无知,真是枉为老师了。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意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认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是检测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过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语言性智愚症",其病  相似文献   

8.
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那个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帮助别人。我手里提上灯笼,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身上,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生的价值是在和他人、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盲人在为别人提供光明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生活的秘诀在于奉献,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  相似文献   

9.
照亮别人     
有一个盲人在夜间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路,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安全,也为别人照了路,不是也等于帮助自己了吗?”  相似文献   

10.
王惠君 《班主任》2004,(7):30-31
对于王小兵,我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刚到学校就听说了他的许多劣迹:上课捣乱、逃学、撒谎、顶撞老师等,老师们谈到他都摇头:"这种学生,谁碰上谁难受!"他现在是高一(6)班的学生,是学校有名的问题学生,从校长到任课教师,都对他无可奈何,工作做了不少,就是没有好转.看着任课老师们那"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我暗自庆幸他不是自己的学生.可是万万没想到,最终我和他还是"聚"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1.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连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  相似文献   

12.
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是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故事太平淡,没有什么精彩可言。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总是看不到自己在人生旅途上的身影。穿过茫茫天涯路,别人背后拖着的一长串幸福或苦难的故事,却是那么恒久地令我们感动。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每当洁白的书页在我的眼前舒展,我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插着翅膀的小精灵,可以随意地钻进书中任何一个人物的身体里去。融进他(她)的灵魂与意识里,主宰他(她)的言行。这样,我就可以随意地转换角色,想变成谁就变成谁,这样我就可以跑进任何一个既定的轨迹,开始一…  相似文献   

13.
袁卫星 《班主任》2012,(1):11-14
正尊重有一个小男孩,特别聪明好学,但胆子比较小。有一天,班上一个学生丢了东西,老师立即现场查问。当问到他时,胆小的他脸"腾"地一下就红了。那个自以为是的老师马上宣布:"我知道是谁偷的了,最好他自己承认。"边说边用眼睛望着小男孩,他脸更红了。班上学生似乎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都一齐看着  相似文献   

14.
进步从“迷茫”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他的老师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  相似文献   

15.
一、让学生学会做现代文明人 文明的语言、仪表和行为,就如同一封介绍信,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作为班主任,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人,是真正爱学生,也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任.我们班的小A同学在刚开学的时候"出口成脏",经常骂女同学,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对他的做法,我并没有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教育他,给他讲一些故事.通过多次沟通,他慢慢改掉了爱骂人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下午给一年级学生上思品课,为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比比谁的小手巧"——戴红领巾比赛。孩子们跃跃欲试,场面十分热烈。当推选学生代表上台比赛时,情急之中,一个孩子把"老师"喊成了"妈妈"。看着孩子涨红的小脸,我不禁想起曾经读到的一个故事:有位教师回忆自己读一年级时,一次与老师谈话,不知不觉把"老师"喊成了"妈妈"。还有一次上讲台当"小老师"读生词,在还剩下几个词时自己想要小便,老师让他读完再去,结果尿了裤子。他把这两个错误都说成是美丽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笑话     
《好同学》2005,(2)
谁是家长小学生在填一张表格,他问:"老师,家长姓名是写妈妈?"老师答:"谁说话算数,就写谁吧。"学生自语道:"那……只能写我自己了。"  相似文献   

18.
<正>那天,我刚上完一节语文课,就有学生向我报告,"石老师,你原来的学生来看你了!"原来是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手提一个精致的果篮,笑着,对着我喊:"石老师好!石老师好!"一声声老师好,把我的思绪带回了几年前,带进了他的成长故事。"我叫刘……"刘某高昂着头做着自我介绍,竟然跷起大拇指指着他自己,俨然一副"小混混"形象。从开学第一天起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课讲话、不做作业成了他的家常便饭,迟到、早退更是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则故事:中美两国学生去玩过山车,美国学生说,过山车的变化可以用微积分来表达。中国学生没几天就用微积分做了数学建模交给老师。老师问是谁做的,中国学生说:"是我。"老师又问,谁提出了这个想法,美国学生说:"是我。"老师说,这是一份很好的作业,美国学生得80%的分数,中国学生得20%的分数。只提出一个想法,就得到80%的分数,而辛苦做出答案却只得到20%的分数,这个结果出人意料,但它折射出  相似文献   

20.
有一则“分苹果”的故事 ,颇耐人寻味。故事是这样的 :“甲乙两人分吃苹果。甲捷足先登 ,拿走了大的。乙甚为不快 ,责怪甲说 :‘你怎么这么自私?’甲反问道 :‘要是你先拿 ,你要哪一个呢?’乙答 :‘我先拿小的那个。’甲道 :‘如此说来 ,我的拿法是完全符合你的愿望的。’”其实 ,就整个社会来说 ,每个人既是他自己 ,又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当“先人后己”的原则应用于他自己时 ,他应该后于别人 ,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 ;可是当同一个原则应用于别人时 ,他又成了别人 ,他的利益又应先于别人(另一个自己)得到考虑。这样同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