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反腐倡廉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重要的工作目标,越来越多的贪官劣迹暴光于公众视野.贪官暴光体现了政府政务日趋公开、透明,昭示了政府反腐的决心、力度,这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硕鼠"们无所遁迹、无法隐形也是大众传媒舆论监督功能的体现;此外,贪官暴光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
正一名成功的男人背后可能有个默默奉献的女人,一个贪腐官员背后也可能会有一个甚至一群危险情人。近来,网络不断曝出一些官员给情人的奇葩"保证书",将贪官情人再次推进公众视野。记者调查发现,作为贪腐官员身边"狐狸"角色之一的情人会走入三重门:"以色侍权",成为官员编外枕边人;讲而"狐假虎威",借用官员权力牟利;一旦反目成仇,情人则成"反腐先锋"。贪腐官员情人三重门:编外枕边人、权力掮客和"反腐先锋"随着反腐败力度的持续加大,一批贪腐官员相继落马,贪官与情人们的那些事也浮出水面。与情人相关联的"通奸"一词俨然成为今年反腐高频词。作为落马官员的身边人,不少情人要经过三重门:编外枕边人、权力掮客和"反腐先锋"。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春节前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通过奥一网等广东主要新闻网站给网友的一封拜年信,将国内网络民主推向新的高潮.信中坦陈要向网民"求计问策",接受网民监督.这是继官员开博之后,官员充当版主,邀请网民"灌水"、"拍砖",与网民互动的又一新尝试.与此同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我为广东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网上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能让更多媒体一起参与,只能在纪委的反腐网站上反腐,那就相当于纪委办了一份内部小报,无论是监督自己,还是调查贪官,它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和很多人理解的“网络反腐“乃至“网络执政“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重要的工作目标,越来越多的贪官劣迹暴光于公众视野。贪官暴光体现了政府政务日趋公开、透明,昭示了政府反腐的决心、力度,这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硕鼠"们无所遁迹、无法隐形也是大众传媒舆论监督功能的体现;此外,贪官暴光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春节前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通过奥一网等广东主要新闻网站给网友的一封拜年信,将国内网络民主推向新的高潮。信中坦陈要向网民求计问策、接受网民监督。这是继官员开博之后,官员充当版主,邀请网民灌水、拍砖,与网民互动的又一新尝试。与此同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我为广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内地居民投资移民人数持续增加,而伴随这股移民潮,一官员与商人非法转移资产出境并外逃不归的现象,引人注意. 目前,有媒体通过梳理近十年来50多名国家工作人员"外逃"的样本,试图画出一份贪官外逃"路线图",其目的当然不是为贪官外逃做指南,而是希望提醒有关部门如何预防和追逃,以及回应公众的疑惑.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监督的常态下提高执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监督改变了我们的政治生态,但由于网络素养的欠缺,一些地方的政府和官员不愿面对网络监督、不会应对网络事件,导致一些小事酿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  相似文献   

9.
广西现象令人震惊。原因之一,在于这里的贪官数量之多,几乎可以以“窝”论;原因之二,在于这里的贪官良心之黑,把大量民众的吃饭钱、建设钱、发展钱据为己有、肆意挥霍。 广西现象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建设腐败。几乎每一个腐败分子,都和一个或者几个大的项目有关。甚至有着项目越大、腐败越重的正比关系。 总体而言,广西很穷。但正是因为穷,国家才向广西大量投资。正是这些大量的投资,让一些官员有了这样的机会:把手中的权力变成金钱。而不少广西官员还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一地长期工作,关系盘根错节,枝脉相连。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和社会民主监督力量的成长,一批批大小贪官纷纷落马。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老记”们注意与反思:就是在这些腐败官员纷纷落马的同时,有些“老记”当年为贪官写的那些“作秀力作”,难免成了同行的笑料。 客观原因一定会很多。但主观原因我们也不能不挖一挖:为什么会被官员“作秀”的假象所蒙骗?自己的眼睛为什么只会盯着领导而看不见群众呢?等等。这样挖挖,可能就不觉着冤了! “老记”要警惕和防止被官员“作秀”耍了,笔者有个“三不”建议: 一是不要被“遮了眼”。一位被“官员”作秀耍过的记者颇  相似文献   

11.
这两年以来,贪官走马灯似地一个个落马,我们用刊时政组的选题也被贪官们牵着鼻子走。一开始,记者听闻哪个贪官可能即将落网的消息,两眼会烁烁放光,恨不得马上冲上新闻前线,查他个祖宗十八代。到了后来,也就是“噢”一声。终于,在做完《山西贪官录》这个封面报道后,我也体会到了那种腻味感。几周来,记者在前方奔忙采访,我主要在后方搜集整理此次落马的山西官员的有关信息,包括他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们的仕途经历等。  相似文献   

12.
所谓"潜伏期"提拔,是指已经染指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官员,在干部考核晋升程序中没有被发现,反而得到重用和提拔。贪官"潜伏期"提拔分为两种,一种是隐藏的较深,未被发现,从而仕途继续平步青云。另一种情况则是贪腐情况已经有所暴露,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无论是何种情况,问题的背后都是干部考核、监督、选拔机制存在的纰漏。虽然"潜伏期"提拔只占升职官员中的少数,但对执政党的伤害极大,影响极坏。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曾针对此类问题专门撰文指出,"有些地方和部门在对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管理上不同程  相似文献   

13.
2010年5月27日,山西省召开了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七起典型的煤焦领域腐败案件。煤炭大省山西,又有几个贪官倒在了煤焦大山上,出一场矿难,倒下一批干部;抓一个矿主,咬出成群官员,这基本成了官员落马的定律。  相似文献   

14.
好官的标准     
从历史上看.对于官员。大致有两套评价体系:一套来自官场。另一套则来自民众。有那么一部分官员,在官场上被认为是好官。老百姓亦称道。这是真正的好官;还有一种在官场上被认为是好官,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十足的贪官、昏官、庸官。  相似文献   

15.
"贪官自首"这4个字,无疑是7月17日~7月19日在媒体上频繁出现的词汇."重庆400多名官员上腐败预防课课后5人抱钱自首"(重庆晚报)、"重庆5名干部防腐课后自首"(南方都市报)、"涪陵检察院上完预防腐败课5名贪官自首"(羊城晚报)……似乎我们的反腐教育突收奇效,本应从法律上遏制的"腐败问题",依靠一堂道德教育课的感召就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后掀起的反腐风暴中,多名高官落马,有的源于公民实名举报,有的“毁”于情妇反目,有的是纪委和巡视组发现的。舆论对这些落马贪官的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即舆论和公众对这些官员落马前的监督,基本处于真空或空白状态,落马后则是报复性、扎堆式的曝光,一切肮脏的勾当都抖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许倬恺 《大观周刊》2011,(41):22-23
目前,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之所以收效甚微,在很大程度上正与相关配套措施严重缺失有关。突出表现为:对权力的监督无力;对举报者缺乏有效地保护;缺乏真正的金融实名制;对财产转移的监控力度有限。为此,要着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加强监督,保护奖励举报人;建立健全金融实名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财产转移的监控力度,增加贪官被追究的风险;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为保障廉洁构筑前瞻性机制;对财产申报资料实行电子化管理与审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最近官方所披露的数据,近三十年来,外逃官员数量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多亿美元,算起来平均每一贪官携走资金约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深圳能源集团原董事长劳德容涉嫌收受巨额贿赂等项犯罪案,已于2003年9月23日在深圳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劳德容和其他贪官一样,年薪几十万并没有让她放弃贪念。她的劣迹,也和许多腐败分子大同小异。然而,法庭之外劳德容声泪俱下地“忏悔”却颇有一点新意。她说:“当初我的行为,如果有一两件被媒体点一点,  相似文献   

20.
常听人说,“贪官怕杂文”,其实贪官并非同一脸谱,也有贪官喜杂文。前些时候深圳揪出了一批贪官(该市南山区区委书记、区长、区人大主任被一锅端),其中的那位区委副书记、区长何初本不仅喜杂文,竟还是一位创作颇丰的杂文作者。 报道说,58岁的何,一向爱好杂文,目在海天出版社出版了个人杂文集《咏竹》。书中的作者小传说:何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