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痷,浙江绍兴人,著有《琅环文集》、《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是明末小品文大家。《西湖七月半》是张岱小品文的代表作之 。文章记述了杭州人于七月十五日游览西湖的景况。 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是一种地方风俗,原本是为了赏月。袁宏道曾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说:西湖“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平常月景都是如此,何况那月圆之夜的月景呢?!后来却逐渐丧失了本义,变成为杭州人群聚欢  相似文献   

2.
《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名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出身一个仕宦家庭,但自己没有做过官。为人落拓不羁,喜欢游山玩水,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明亡后,他“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陶庵梦忆序》),以消极避世来表示他的民族气节。张岱是明末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兼取公安、竟陵两个散文派别的长处,还融合宋  相似文献   

3.
<正>了解张岱,阅读张岱,与张岱对话,最好从他的《陶庵梦忆》入手。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说:“如果在中国散文史上评选十佳,我估计张岱也能入选,尤其是《陶庵梦忆》,篇篇都是好文章,随手翻开一页,都是可圈可点。”对于张岱,教材注释里有简要介绍: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相似文献   

4.
晚明时期,小品文兴盛,概以其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境幽远而胜,小品文之集大成者,首推张岱。现存张岱散文集有三种,为《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前者更似真散文,后二者则类随笔。  相似文献   

5.
张岱(1579——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绍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钱塘。他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却一生未做过官。落拓不羁,喜欢游山玩水。明亡后,他披发入山,安贫著书,是一个富有爱国思想的明代遗民。他在文学艺术方面修养很深,著作很多,著名的有《陶庵梦忆》、《琅怀(langhuan)文集》和《西湖梦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都是清兵入关后的作品,前者是作者的代表作,记他旧日生活的一些片段琐事。他文笔清丽活泼,无论是抒情论事,还是写人写景,无不绘声绘色,但其中不少是充溢着消极遁世和封建士大夫的高雅情调。《西湖七月半》就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清新活泼的小品文。小品文,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特点是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地讲一些道理,或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情,篇幅短小,形式活泼。我国古代即有这种体裁,明清更为盛行。现今的小品文因内容不同,一般分为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等。《西湖七月半》介绍了当时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达官显贵、豪富、无赖的庸俗丑态,鲜明地表现了作者鄙视他们和追求风雅生活的思想感情。不过,作者所追求的仍是封建士大夫自诩的清高。  相似文献   

6.
自1960年被林语堂首次译介到英语世界,张岱小品文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目前,张岱小品文的英译本共有91个。在文本研究方面,则以美国学者高化岚对《陶庵梦忆》的研究最具系统性。首先,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陶庵梦忆》的思想内容:对王朝和家族的忠心,放纵的罪孽、报应和苦难,“存在”与特异景象。其次,他从任意并置的空间结构和差异性写作倾向两个方面探讨了《陶庵梦忆》的艺术特色。此外,由于学术传统和理论方法的异质性,中西张岱小品文研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争鸣现象,涉及《陶庵梦忆》的创作动机、张岱对女性的态度以及表面上的现代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岱小品文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岱是晚明乃至中国小品史上的大家,代表作小品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在小品史上罕见其匹。描摹江南秀美风光、五光十色的风俗画卷,刻画凡间奇人奇情,张扬人个性。其小品,既得公安之清新,又备竞陵之幽峭,独具空灵晶映之气。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张岱被誉为晚明小品散文的集大成者,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代表的散文作品历来为后人称道。在创作"两梦"的过程中,用以立言存明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亦在同时进行,特别是记录张岱亲历的崇祯朝及南明事之《石匮书后集》,约22年的撰著历程中几乎全都伴随着"两梦"的创作。张岱的散文成就与史学贡献常被分别探讨,并逐渐形成了张岱研究的主流形态。贯穿作者半生的文史撰述穿插进行,这样的安排并非巧合,打破文体界限再作探讨是值得深入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金山竞渡     
【题解】张岱,字宗子,别号陶庵,明代浙江山阴人,有《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等传世。本文选自《陶庵梦忆》。竞渡即赛龙舟,此俗至今犹存。本篇写的是金山龙舟比赛,写法却别是一家。真正涉笔龙舟竞渡的并不多,作者着力描写的是龙舟的外形装点及其设施。怒、悍、绚、节、锷、危、险,共七状,文字大体整齐排比,每一状都抓住了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刻画生动,重在气象渲染。这里,文字技巧娴熟,见得经营却不拘谨,总体感很强烈。好像一组特写,最终方推出全景,待写至金山上人们团团围聚山顶,隔江相望,则已是大场面的俯瞰了,“蚁附蜂屯,蠢蠢欲动”…  相似文献   

10.
耽梦     
白拂 《初中生》2018,(13):26-27
闲来翻看张岱的《陶庵梦忆》,书中描绘的是现世未能得见的山水、花鸟、美食、戏曲,美到令人无法触及.所幸因有文字,让后世的目光,可以透过泛黄的纸张,与张岱眼中的世界交织.恍惚中,好似看见临安的细雨,看见火树银花,看见上元灯节,看见西湖上桨声灯影、鸾歌凤舞.  相似文献   

11.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为晚明至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其与西湖可谓甚有渊源。被张岱称为“诗学知己”的王雨谦云:“张陶庵盘礴西  相似文献   

12.
张岱(公元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仕。他继“公安”、“竞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然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者。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这篇山水小品,仅一百多字,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笔墨精炼高超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3.
你昨天说要我写一回西湖的七月半,还说,那是张宗子写过的好文字——电脑这边,我愣了,张宗子的文字?《西湖梦寻》与《陶庵梦忆》,我约略是翻过的罢,怎么竟不能够全记得呢。记得一篇写过西溪,还有《湖心亭看雪》罢?看雪,的的确确是写得好呀,不过总觉得下雪了该是三五好友共拥红泥小火炉去湖上闲望的,至于看湖本身,我向来选择独自步行。  相似文献   

14.
张岱品茶     
据《陶庵梦忆》载,1638年9月的一天,明末著名文人张岱专程到闵汶水家,说“今日不畅饮汶老茶,决不回去。”闵汶水很高兴,立即起炉煮茶,并把张岱带到一间窗明几净的房里,用荆溪壶、成宣瓷招待。茶端了上来,张岱问:“此茶产于何处?”汶水说:“这是阆苑茶。”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张岱在其人物传记及小品文中刻画了许多奇人形象,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为例,分析这些奇人或"癖"或"疵"或貌丑性高的主要特点,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张岱那种"物性自遂"、崇尚真情真气的情怀和他对底层人士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从宏观角度,看"奇人"形象在整个文学史上的流变以及随着明末以来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当时的文人在这种微弱而又崭新力量身上所希冀的一种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6.
社会时局的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生态的变迁。虽则在政治失序的乱世,“士人”与“优伶”之间身份差异并未彻底弥合,但却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使怀才不遇的“士人”与同样被“势”所压迫的“优伶”有了某种同病相怜的心理基础,在此背景下,“士人”与“优伶”之间的关系较之以往亦有所新变。张岱的《陶庵梦忆》就可看成乱世背景下“士人”与“优伶”关系的具体呈现。本文将以《陶庵梦忆》为中心,对其中新型士伶关系的样态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作品在语文课本中选用得较多,有《黔之驴》、《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等,课本在题解中都注明“选自《柳河东集》”,可见此书是柳宗元的作品集。柳宗元的作品集为什么称作《柳河东集》呢?原来,古代作家除了有姓、名、字以外,往往还有号,即称号、别号。柳宗元,字子厚,世人又给他一个别号叫“柳河东”,因此,他的作品集被命名为《柳河东集人以作者的号给作品集命名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唐代诗人杜甫世称“杜工部”,作品集为《杜工部集》,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号陶庵,著作集称《陶庵梦忆》。那么,“柳河东”…  相似文献   

18.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随笔小品文集《陶庵梦忆》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笔墨鲜活,情致深厚,蕴涵着丰富的情韵和深刻的内涵。同时,它对张岱晚年的境况、人格以及对宇宙生命的思考都有一定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庞芳 《快乐阅读》2012,(21):125
张岱的小品文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其有关西湖的小品文对后世的的影响也非常大。其《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佳作更是中国散文史上不朽的作品。在这些专门写西湖的散文中传达出张岱个人的生命体验,其间的悲凉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种西湖情结更是"其梦也真""其梦也幻"。张岱的西湖情结是他思想和其所生命历程的一种写照。张岱的西湖情结的传达上升到的审美的高度,其艺术手法非常巧妙。  相似文献   

20.
明人张岱描写七月半的西湖.劈头就抛出一句:“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大刀阔斧,一反常情,然而细细读去,却是字字合情入趣.令人神清气爽。心向往之。近来连续给不同班级的学生讲了几次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我也不由自主地萌生了类似的冲动:老王的故事实在一无可讲.只可讲讲杨绛的“愧怍”。而事实上,众多出色的《老王》执教者也已充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