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农牧交错地区草原现状、草原资源利用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联系、循环经济基本特征,阐述了发展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草原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必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草原退化现状、循环经济基本特征、草原资源利用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发展草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以草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次塔  白吉 《西藏科技》2004,(10):59-64
本文明确阐明了畜牧业在广大藏民族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简要回顾了西藏畜牧业取得的历史成就,客观、公正地指出了草原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潜力,提出了立足发展草原畜牧业,全面建设牧区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草原畜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对自然的依赖性,从草原畜牧业生态经济特征、家畜的两重性、放牧劳动的连续性、专业化生产的必然性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阐述。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了研究草原畜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现阶段指导草原畜牧业发展和改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草是畜牧业发展之根本,草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地方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没有草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问题。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西藏高原特色畜牧业基地,而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其生态和生产功能,对生态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新挑战。那曲草原站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提出藏北高原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发展人工种草可有效解决草原生态保护利用和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藏北高原发展适宜区域人工种草,是保护和建设发展藏北高原草原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发展适宜区域化人工草地建设,使荒地及闲置地得以充分利用和改良,生产更多适宜优质高产饲草料,缓解藏北高原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夯实畜牧业基础,储备冬春防抗灾饲草料奠定基础,提高高寒草地生态功能,促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因此,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是藏北高原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措美县畜牧业资源丰富,养殖传统久远,养殖集中区草原辽阔、水源丰富。然而随着畜牧养殖量的增加,县域内草原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牲畜疫病发生率逐年攀升,牧民畜牧养殖风险增大。文章对措美县畜牧养殖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前我县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草原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对于水土保持、风沙防治等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些自然灾害却对草原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区域灾害系统角度探讨了草原的孕灾环境、承载体和致灾因子的特殊性,对我国温带草原的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影响后果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为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以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姚海潮 《西藏科技》2003,(11):51-56
本文阐述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我区畜牧业的对策与措施,指出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推进我区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西藏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辽阔,畜牧业资源丰富。畜牧业是我区农牧民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牲畜既是藏族人民的生活资源,又是生产资料,与农牧民的衣、食、住、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千百年来,藏民族生活的基础是依赖着畜牧业。我区地形复杂,居住分散,交通、信息、科技落后,“靠天养畜”的传统习惯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区畜牧业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年来,畜牧业生产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牲畜总头数成倍增长,畜牧业总产值也不断上升,但是畜牧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科技推广应用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全国草原面积最大、草地类型最丰富的省区,全区天然草场面积为12.4亿亩,已利用面积6.4亿亩,占可利用的80%,是我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生态屏障。结合近几年从事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的实践,全面分析了我区鼠害发生的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鼠害治理的措施和建议,确保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草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科技》2014,(1):56-56
<正>一项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正在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得到试验和推广。通过一年来的试点表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孕育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拥有近5亿亩的天然草场,是我国五大草地畜牧业发展基地之一。过去,"合家一顶帐房,坐拥千只牛羊"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但是长期的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白城市草原资源状况及原变化,总结白城市大力开展草原生态综合治理,突出发展草原畜牧业等工作经验,客观地提出了健全草原保护制度、转变草原使用方式,推行依法治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煜 《青海科技》2002,9(3):42-43
我省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牛、羊、鸡、猪、马门类齐全,地方品种多.拥有高原之舟的牦牛、"紫羔皮"的黑藏羊、"西宁毛"的白藏羊、沙漠之舟的骆驼等一批著名地方畜禽品种;广阔的草原和饲草饲料资源,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畜牧业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其产值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全省农业生产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努力探索高寒草原畜牧业发展之路在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国家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并运用许多新的技术、经营理念、方法和措施推进畜牧业发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从"九五"计划至2004年,全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建设投资达24.27亿元。治理退化草原3495万亩,退  相似文献   

14.
草原畜牧业创新经营与牧民收入递增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畜牧产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其从业者——牧民,依靠天然的水草及合理利用这些水草生存和发展。但由于人为破坏草场和超载过牧,恶化了草原生态环境,导致了草原生态——畜牧产业——牧民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打破传统畜牧业经营范式,创新经营草原畜牧产业,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促使牧民收入的递增是一个便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钟建 《资源科学》1991,13(2):51-57
新疆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其畜牧业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天然草场和发达的灌溉农业,使新疆具有发展草原放牧畜牧业、农区舍饲半舍饲畜牧业以及牧区与农区联营畜牧业的良好条件。解放以后,新疆畜牧业发展迅速,牲畜头数从1949年的1038万头(只)增加到1986年的3120万头(只)。其中牛羊总数达2740余万头(只),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位,同时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畜产品(表1)。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5)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经济水平的稳定上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畜牧业的经营水平国家已经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并已将其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草原是畜牧业的基础,同时也是有一种可以不断更新的可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能量,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我们要将草原生态资源保护情况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掌握,按照保护生态和绿色发展的原则,不断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从而将草原的经济效益和政策效益发挥。本文将针对草原存在的生态问题,对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做出介绍,对不断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做出阐述,希望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灰腾梁天然打草场四十多年来机械化打草的实践为例证,针对天然打草场的保护和利用不力的问题,提出以打草机具更新换代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建议。打草机具的改进,是锡林郭勒盟和全区广大牧民发展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生产条件之一,对保护复壮天然打草场和提高生产率、提高饲草质量、建设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认为这项至关重要的机具更新换代,是改善草原生态系统自然生产力的条件,实现天然打草场永续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草业产业为广大牧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相信,这一项改革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我们不久就会看到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伟大祖国草原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具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和丰富的畜种资源,这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们坚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内蒙古一定会成为祖国马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产地.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草原不堪重负, 生产方式亟须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草原由于长期以来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近50年草原畜牧业发展问题的分析及草原畜牧业的成本效益核算,表明内蒙古草原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已经造成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生态损失远远大于经济贡献.因此其落后的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方式必须进行彻底改变,天然草原禁牧,发挥其生态功能,而以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开拓现代化的畜牧业增长方式是草原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空间条件。但随着牲畜数量的迅速增长,草甸负荷越来越重,因过度放牧和鼠类危害而造成的草甸退化,是影响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问题。 关于放牧对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国内外草原工作者已做过许多研究;鼠类对草原植被的影响,也有不少动植物学者开展过工作。但,有关高寒草甸放牧退化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