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必须在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开展审美教育.所谓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爱美的教育,人都有爱美的天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连美都不爱的人他是不会热爱生活的。所以有人说美是人类的希望,是生存的支柱.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美的事物给我们带来一种精神的愉悦.我们无私的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  相似文献   

2.
陶冶爱美情趣四川梁平师范李锡琴如何陶冶孩子们爱美的情趣,于美中教美呢?教师必须做到“四美”:一、教态美教师塑造美的教态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愉悦感.教师美的教态应该是:亲切和蔼,情绪饱满,仪表端庄;打扮雅而不俗,新而不奇,朴素大方;举止稳健而不阴沉,大...  相似文献   

3.
水!水!     
史密斯不得不开车穿过撒哈拉沙漠。这次旅行需在荒凉的沙漠中行驶一百英里。当他行驶了几个小时后,发生了沙暴,他的车抛锚了。史密斯开始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在酷热的沙漠中向东步行,他希望能尽快到达公路。很快,他的舌头干得发麻,他需要水,但周围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史密斯继续走着,大约一小时以后,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骑着骆驼的人,史密斯向他挥了挥手。那个人来到他跟前停了下来。史密斯说:“我渴得不行了,请让我喝点水吧!”那个人摇了摇头。“你得不到水,”他说,“但我可以卖给你一条领带。”“我不需要领带!”史密斯愤…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热爱美,追求美,珍惜美,欣赏美,创造美,可以说是人的天性。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语文教育正是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美的因素。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李红修 《成才之路》2013,(26):86-8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确,当今的中学生爱美之心最急,情最切。所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将中学生的爱美之心,与中学语文课中浓厚的美的氛围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知美、欣赏美。什么是美?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从美与善的关系角度去思考,提出了"尽善尽美";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响亮的提出":美是生活";而革命导师马克思则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语文课美在哪里?首先,语文课本中那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无不闪现着耀眼的人性美:保尔·柯察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英雄,以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以他那顽强的意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2004,(1):30-32
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儿童。在探索中,我注意研究儿童,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中,我发现儿童都是爱美的,他们爱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爱美”可以说是儿童的天性;我还发现儿童都是多情的,他们的心中怀有最纯洁、最真切的情感,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并不过分;儿童都是喜欢活动的,正是  相似文献   

7.
自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生活里,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美,追求美和鉴赏美。世界文豪高尔基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毛泽东同志也说:“人们历来不是讲真善美吗?真善美的反面是假丑恶。”显而易见,美的  相似文献   

8.
李泉 《青少年日记》2007,(10):30-31
鹏鹏?哈,想起《狮子王》里面的蓬蓬,他与它完全不同,因为他和它有本质上的区别,他是人,它是野猪;他可爱,它粗鲁。 一双大眼睛,奶色的皮肤让女生都眼红,衬在一张瓜子脸上,更显可爱,因为可爱所以美丽,他还常常问同学:“如果我是女生,好不好看?”并来两眼乱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你觉得数学美吗?你能欣赏数学的“美”吗?最容易感受到的数学美,是几何图形的美。圆是美的,五角星是美的,对称的太极图是美的,那么算术和代数里有没有“美”的对象呢?有。例如同学们一定会觉得以下的公式很和谐、整齐,因而很美观:  相似文献   

10.
爱美的小丽都留长头发,觉得很漂亮,小真却剪着短短的娃娃头。 “我们俩的头发还会越长越长。”爱美和小丽都得意地说。 “会长多长?”小真问。  相似文献   

1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世人都向往美、追求美。爱美之心使我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丰富多彩;爱美之心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优美靓丽;爱美之心使我们生活的社会越来越美好和谐。但是,在人类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伴随一些丑陋的现象,给社会带来不和谐、不美好的画面,如:有的人外表看去珠光宝气,言谈举止之中展示出来的却是无知与轻浮;有些少年把“非主流”当成自己的追求,叛逆的言行、  相似文献   

12.
快乐是什么     
它是美妙的音符,和着节拍上下跳动;它是太阳,让自己的光辉与别人同享;它是月亮,在大地黑暗的时候化作一盏挂在天空的明灯;它是沁人的花,香飘十里感染着你和我。它是什么?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快乐。它是你我他都想永远拥有的快乐。快乐是什么?有人说:“快乐是存折上的数字。数字越大,我就越快乐。”快乐,快乐是钞票吗?不,不,富翁们答道:“我们不快乐,我们不快乐。我们时常担心有人偷钱,有人抢劫,有人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钱越多,保镖越多,我们的心越来越重。”哦!快乐不能与金钱打等号。快乐是什么?有人说:“快乐是…  相似文献   

13.
魏兆林 《甘肃教育》2009,(13):15-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青年学生都有爱美的天性。他们向往美,追求美,从衣着打扮到道德情操,从仪表风度到人格完善,都体现一个人对美的追求。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如能渗透美育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记者问建筑工地上的三个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我在砌砖。”第二个说:“我在赚钱。”第三个回答:“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房子。”若干年后,那记者发现,前两个仍然当建筑工人,第三个则成了小有名气的建筑师。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有什么,决定了我们能够做出什么。如果我们心中有美丽的天使,我们便很可能创造出美。那么,如何雕琢出美的天使呢?要爱美。艺术家爱美,我们不是艺术家,也照爱不误。假如我们是科学家,我们可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坚持追求真与美的统一。爱因斯坦就爱美,他对一个科学理论最严厉的批评就是:“噢,他看上去…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曾遇到过一类非常特别的学生:无论以哪种方式,哪种语气与他沟通,他都不理不睬;无论他是对是错,事情是否与他有关,他都不予回应,从始至终都不开口。班主任该如何跟这类“不说话”的学生“打交道”呢?  相似文献   

16.
杨敏 《现代语文》2008,(8):109-110
高尔基曾讲:“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是羽翼未丰的中学生也渴望生活在美的世界里。中学语文的教材中荟萃了大量的美文,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美育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是今天这样的!”……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了!可是,当我们看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18.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世纪之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人的发展要以“美”作为动力和源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若能在教与学的劳动中充分融入美,则会产生无穷的动力,“美”对人的发展是魅力无限的。如果能把数学中的一系列深刻的结果以完美的推理准确漂亮地展示给学生,不正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吗?我们数学教师的劳动目标就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掌握知识的内涵与本质,体会知识的美,  相似文献   

19.
美与丑(上)──李永田答问(之四)问:我们当中许多人都很注重自身的美,是不是可以说,爱美是青年的共性?答:爱美不仅是青年人的共性,而且也是人类的天性。烂漫的山花、茂密的修竹、芬芳的花卉、美妙的音乐、秀丽的山水、灿烂的朝霞、皎洁的月亮,人们想起来都觉得...  相似文献   

20.
Hi,everybody!I'm“neither…nor…”,人们都说我的意思是“既不……也不……”。我有两个好邻居:一是左邻“either…or…”,人们都说他的意思是“或者……或者……”,也有人说他的意思是“不是……就是……”;另一个是右舍“both…and…”,人们给他起个外号叫“两个都……”。大家想了解我们吗?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