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知识的概念是1958年英国科学家兼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189l-1976)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一种后批判哲学的探索》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了的知识”;而作为与显性知识相辅相成的另一类知识就足“隐件知以”。他认为知识具有个人性和意会性,所谓“隐性”,是指尚未被古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臀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何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指出显性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直接表示的知识。”隐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二、隐性知识动态生成案例剖析案例一:“商不变性质”隐性知识的动态生成【现象描述】师P:12÷6=2,请改变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猜猜商会怎样?生活动汇报整理(将算式整…  相似文献   

3.
肖川 《中小学管理》2002,(11):48-48
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显性知识的系统,即我们所知道的、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符号、概念、命题、图表、公式和事实;一套是隐性知识的系统,即我们为人处事的态度、价值观、习惯和信念等等。前者就是通常所谓的“知识”,后者就是通常所谓的教养。拥有知识并不一定就拥有教养。只有当知识能够渗入到性格结  相似文献   

4.
政治科高考中,通过设置新情景、新问题所呈现出来的许多问题,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完整地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这就需要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年把“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这一要求明确地写进《考试说明》中,对此,我们应予高度重视。在思想政治科教材中,根据发掘知识点间关系的难易程度,可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分为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推而广之,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教科书中那些有着具体文字描述的东西,即具体的知识内容”。(见蒋超《哲学感想录》)这些知识是显而易见的、容易被发现的。如价格与供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与意识、理想与现实、国体与政体、和平与发展等。隐性知识是指“教科书中那些无形的没有文字描述的东西”,(同上)这些知识是含而不露、有待发掘的。下面仅就如何把握隐性知识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关系的基础上,对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生物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隐性生物学知识显性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知识管理是在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上产生分化出来的新概念,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的发现、组织、传播和利用,运用集体智慧来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力的一种管理。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对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管理,显性知识也称为客观知识或可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信息深加工的产物,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深化和发展;②对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的管理,隐性知识是不可编码的,而是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人脑中,因而可以看作对“人”的管理。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他将知识分为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借助这一理论,在思想情感上,人的情感可分为隐性情感和显性情感。显性情感指那些通常意义上的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行为,是可评判的表现;而那些隐藏在心里的没有说出口的思想情感,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内心世界”,被称作隐性情感,是不可评判的。从功能上而言,隐性情感对于行为的表达是非常复杂的,几乎所有的显性情感都要根植于隐性情感,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内容既包括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学习要植根于潜在的隐性知识中。一般情况是先经历一个从显性到隐性的过程,再经历一个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各自不同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为达成这一目标,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智力水平不同,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和吸收的方式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是正常的.学生产生的错误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一类是隐性知识。那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隐性知识在儿童认知结构中究竟怎样发展?怎样穿越显性知识的“土壤”挖掘到更为丰富的隐性知识的“地下水”?我们还是从微观的课例开始讨论吧。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能就是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和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和特定技能层。职业技能的习得包含感知阶段、模仿阶段、练习阶段、内化阶段四个阶段,呈现的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的一个知识的螺旋上升模式;其养成要通过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形态分为两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内容应以隐性知识为主,高等职业教育通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策略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课程内容选取与序化的平台,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课程开发过程就是隐性知识挖掘、归纳和传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高水平的教师,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教教材中显性知识的同时,能挖掘出其背后的隐性知识,教到一些别人教不出来的内容。这些不易教到的隐性知识是什么呢?概括而言,我们认为是数学的本质、过程、思想和结构。一、教"本质"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的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所谓本质属性就是该类事物共有和特有的稳定属性。数学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揭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虽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鱼不能跃入天空,鸟不能飞进水底。框限少,不等于没有框限。所以,审题是写作的第一要著。审题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浅”则审出显性信息;“深”则审出隐性信息。显性信息比较清楚,字数、表达、标题、立意、文体都有一定的要求。隐性信息就是要紧紧地把握话题“起跑线和终点线”的内涵,写出从中的感受,写出你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写作的重点,这就是题目所给我们的隐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教材中的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表述相对明显,能被学生直接解读、理解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习就能掌握;另一类是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需要经过教师的点拨、讲解才能彰显出来,从而被学生理解。前者被称为显性知识,后者被称为隐性知识。在以能力考查为主的今天,隐性知识挖掘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笔者下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教育学界涌现出很多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但是多数此类研究模棱两可、水平低下。比如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就很难与显性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相区分、隐性知识外化的研究最终也很难说明外化出来的知识之源就是隐性知识而不是个人知识的显性部分。这类问题,究其原因是对隐性知识这个概念的盲信。本文首先介绍了波兰尼的个人知识和隐性知识理论,并通过分析知识的性质、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区别批判了隐性知识理论。本文认为,知识必须是可以言说并且可以被检验的,否则就是意见。除了认知能力是知识的基础之外,其他能力很多情况下表现为旧知识的临场组合应用,新能力并不意味着总有新的知识与其对应,因此说没有证据证明隐性知识是存在的。即使假设隐性知识是存在的,它也不能通过学徒制得到传递,因此教育学界并不需要隐性知识这个概念来阐明理论、解释现象。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任何一个成功的学习者都不可能是被老师“灌”出来的,英语学习尤其如此。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主动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语言学家 S.Krashen 认为,学习外语有两种途径:一是“显性的”(explicit)途径,即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来学习语言知识;二是“隐性的”(implicit)途径,即通过语言环境来学习。显性学习和隐性学  相似文献   

18.
衡量人文通识教育课程的水平,不仅要看显性知识,更要看隐性知识。因此,中国人文通识教育要有大的突破性进展,重心必须从“显性知识”转移到“隐性知识”。在具体操作中大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王建华 《考试周刊》2011,(61):95-96
显性形式教学和隐性形式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显性形式教学主要解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的问题.而隐性形式教学旨在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其实际语言能力提升的问题。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显性形式教学,更要强调隐性形式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转化为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有本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陈丽敏  唐建敏 《文教资料》2014,(13):192-194
显性知识是学习者有意识学习的并且能够表述的语言规则知识,隐性知识恰好相反,它是学习者在潜意识的情况下习得的知识,不能被表达出来。作者通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定义的比较,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隐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跟二语学习者的表达能力,即二语水平有紧密联系,显性知识与二语水平的关系总体上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隐性知识的培养或者显性知识的转化显得非常重要。不管显隐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对二语学习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对该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在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当将显性教学法、隐性教学法平衡到日常教学中,不仅如此,还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习者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