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40年4月英国议会通过发动战争决议案。1840年6月英国“东方远征军”开抵南中国海,封锁了广州海面和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由此爆发。1841年1月26日英国侵略军宣布占领香港岛。1882年8月29日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准将香港给予”英国,由其“常远据守主拿,任便立法治理”。1860年3月英军以“找寻住宿地”为借口,在九龙半岛南端的尖沙咀登陆,修筑了工事和军事基地。1860年10月24日及25日清政府与英法联军代表签署了《中英续增条约》和《中法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中…  相似文献   

2.
李萍 《兰台内外》2008,(3):49-50
公元1689年9月7日(清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首席代表索额图与俄国全权大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界约,也是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标志着清廷正式外交的开始,因而可以说索额图是满清的第一位正式外交官。  相似文献   

3.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次日,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向中外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  相似文献   

4.
徐泓 《出版史料》2010,(2):118-126
一、引言 自从英国殖民主义在1840至1842年和1856至1860年发动两次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又迫使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又迫使清王朝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  相似文献   

5.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与英国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议定长沙为通商口岸。由于各方对于条约文本的不同理解,致使英商贝纳赐入城贸易受阻。中英双方围绕开埠过程中城内设立关栈、厘金征收与治外法权等问题,持有不同意见,反复交涉。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端方档案,阐述中外各方的观点与矛盾,分析各界对于关栈、厘金、治权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6.
知识林     
香港回归何以定在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的时间为什么定在1997年7月1日呢?英人霸占香港共计三步。其一,鸦片战争后,中英于1842年签署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本岛。其次,1860年中英签定《北京条约》,割让了南九龙半岛。而第三次,也是土地面积最大的一次,即1898年6月9日签定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称,因“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故“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拓展英界,作为新租之地”。这样,即将北九龙半岛,包括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大小200多个岛屿,总面积9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了英国统治范围。1898年…  相似文献   

7.
海关档案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首先攻占浙江定海县城,古老的清帝国大门从此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开。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烟台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宁波、温州、杭州先后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日本在这里设立了海关和领事馆,从而掌  相似文献   

8.
8月12日,经过“马拉松”谈判之后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终于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两个月后,邓小平访问日本,并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批准书互换仪式。  相似文献   

9.
耶稣会士张诚在《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中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条约的签订。本文从张诚在谈判中身份的再确认,三次会议期间翻译及四次谈判破裂时斡旋的活动进行研究,肯定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盟50年     
1951年,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同意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25日,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旨在创造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1.
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谈判及其善后的交涉中,黄恩彤是一位关键人物。黄恩彤,原名丕范,字绮江,又名石琴,山东宁阳县人。黄恩彤于1826年中进士,分授刑部,先后任刑部主事、热河理刑司员、广西乡试正考官等职,1842年任江苏按察使,1843年升任广东按察使、布政使,1845年又升任广东巡抚,1846年被免职回原籍。黄恩彤在江苏、广东任内期间,作为钦差大臣伊里布、耆英的最倚重的助手,参加了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条约的交涉与签订。在这些外交活动中,他提出了“以商抚夷”的理论,主张对外妥协。因此,在传统的中…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5,(6X):37-37
多年以来,针对1905年签署的《乙巳条约》(即《第二次日韩协约》)以及1910年签署的《日韩合并条约》有效性的解释,始终成为日韩双方的矛盾焦点。在近现代历史的表述与理解方面,日韩两国存在的严重分歧也是导致日韩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2001年10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在汉城举行首脑会谈时就日韩共同研究历史一事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早期中俄贸易是指从1689年订立《尼布楚条约》至1851年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期间的两国贸易。今天我们研究和总结这段历史,不仅要揭示出历史的本来面貌及其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为人们的现实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率英国代表团离开人民大会堂。当撒切尔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对于中日关系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30年前的8月12日,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在北京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如中日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一样,这一条约的缔结可谓来之不易——从两国在1972年正式建交开始,关于这一条约的谈判花了6年时间。  相似文献   

16.
同盟的裂缝     
1951年9月8日在旧金山,时任日本首相吉田茂率领6人全权代表与49国签署条约,意味着日本从法律上结束被占领状态而“独立”了。回到住处的吉田茂又出门,—个人到金门俱乐部与美方签署了《安全保障条约》。吉田茂怕包含很多不平等因素的安保条约得不到日本国民的理解,而要一个人承担。  相似文献   

17.
伊里布在鸦片战争中是力主妥协的著名人物。他和耆英一起代表清政府与英军统帅璞鼎查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成为遗臭万年的民族罪人。伊里布在南京所作所为,不是偶然的,这与他在浙江查办“夷务”是一脉相承的,是他在浙江查办“夷务”的继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曾被誉为英女王皇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世人也许不会忘记,一个多世纪前的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  相似文献   

19.
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正式订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地给日本,并赔款二万万两白银。  相似文献   

20.
出版要闻     
《中国出版》2012,(13):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签署《视听表演北京条约6月20日至26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主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54个成员国、49个国际组织共721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正式签署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赋予了电影等作品的表演者,依法享有许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在表演作品时的形象、动作、声音等一系列表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