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回顾与2004年信息产业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又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电子信息产业正在从单一的制造业转变为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硬件制造与软件制造,工业生产与信息服务相结合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通信运营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信息产业继续担当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角色,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主要技术和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2004年信息产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又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电子信息产业正在从单一的制造业转变为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硬件制造与软件制造,工业生产与信息服务相结合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通信运营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信息产业继续担当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角色,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主要技术和物质支撑。1.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阶段性成果——生产发展速度大幅度增长,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有…  相似文献   

3.
部委新闻     
未来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和2010年远景目标框架思路已经确定。未来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抓紧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建设宽带高速传输网络 ,大力发展高速互联网 ;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 ;提高通信普遍服务水平 ,加快西部信息化进程。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提高信息化装备能力 ;突破产业发展在集成电路、软件等方面上的瓶颈 ;积极引导和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4.
行业     
《信息系统工程》2005,(2):89-89
中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研讨会召开,自动识别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有关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资源、信息人才的概况。作者认为,我国近年来建立的为实现信息化必须的政策、法规10余项,技术标准、规范500余项,以及《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可靠保障。同时指出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关网络通信统一制式、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通信费用过高、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国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技术人员短缺、信息技术标准有待完善和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等八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高速公路与家庭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高速公路与家庭信息化,好比高速公路与汽车和所载货物一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在通信、计算机产业和电视广播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么,信息高速公路和家庭信息化到底将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到底会把我们带向何方?一.信息高速公路与国家 信息基础结构 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政府于1993年9月提出“国家  相似文献   

7.
解读展会     
或许是由于SARS的缘故,今年秋季信息技术领域的展会或论坛显得特别多,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汉诺威亚洲信息及通信技术展(CeBit)、2003中国信息化应用大会、制造业信息化峰会等相继召开,让人应接不暇。展会服务于行业,展会的繁荣标志着行业的繁荣,透过展会的变化我们可以检讨行业信息化的特点和走向。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及其相互关系 1.信息产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还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信息产业的结构欠合理,软化系数远小于1,硬件产业的比重过大.这是我国现存信息产业的一大弊端.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在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电脑、数码电子产品等信息技术产品得以大量普及.但是相关的软件产业、信息咨询业却还停留于原来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被誉为通信奥运的 2001年中国国际移动通信及网络展览会暨第十五届全国通信产品展示会 (简称通信奥运 )于 5月 31日至 6月 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展览会是在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无线电管理局、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单位的支持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和普天信息产业集团主办、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承办。 中国国际移动通信及网络展览会立足于通信产业,服务广大通信用户,为制造业与运营业提供市场接口,展会的举办为促进我国民族通信业的发展、满足我国电信运…  相似文献   

10.
信息素质教育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一切建设的核心 ,这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科学技术和生产越是向前发展 ,人们对这一点的认识就越深刻。所以 ,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 :行动计划》把“人 (开发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潜力的人们 )”列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内容之一 ,而我国则把“信息化人才”作为国家信息化体系 6要素之一。数字图书馆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然同样需要重视人力资源能力的建设 ,把它作为建设的核心。信息化人才需要培养。目前我国很多有关专业如计算机、图书馆学情报学 (信息管理学 )、经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6月18日联合召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宣布: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200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裴成发 《情报学报》2000,19(2):130-136
本文主要从信息量、信息装备、通信主体水平和信息产业产值等方面 ,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针对其状况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信息化,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要紧紧围绕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和焦点,以信息化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促进国民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中国的信息化,一定要带动我国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产业的发展。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为总的目标,通过信息化的发展来规划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应用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将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政策法律体系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政策法律体系建设邓寿鹏(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中国信息化基础结构的发展进程80年代初期,中国已经关注支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1983年国务院制定新技术革命对策时,已把发展信息技术纳入国家对策;1986年制定...  相似文献   

15.
前言在世纪之交,随着光纤通信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人类已经进入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而广播电视网络将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广播电视光纤网络发展极为迅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已成为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网已从单向传输向双向化、交互式、智能化方向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需要传送大量的信息,信息社会的基础就是高度现代化的信息通信系统。而网络是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一般包括计算机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等。从技术发展的方向看,…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14,(Z4):45-46
<正>一、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初具。2013年,全省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30万亿元(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统计),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含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这三个产业的工业总值合计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成以上。这种情况与辽宁是高加工度原材料大省、装备制造业大省的发展基础和目标定位完全符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息化战略与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指信息的开发、生产、传播、利用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我国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网络、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普及应用,即实现经济信息化、国防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几方面。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经济信息化主要包括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  相似文献   

18.
QAD中国布局     
《信息系统工程》2004,(5):100-100
4月8日,QAD公司北京代表处成立;4月14日,QAD公司广州代表处正式成立;日前,QAD又与重庆长安信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种种迹象表明,QAD将全力出击中国ERP市场。作为专注在制造业发展的ERP厂商,QAD此时全面布局中国可谓“适逢春雨”。大环境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和信息化需求大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已开始执行,北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占据制造业40%市场的南方制造业信息化需求也非常旺盛。2004年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和ERP供应商尤为重要,按照世贸协定,到年底中国将取消部分行业的进口关税,国内的制…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从经济强国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总趋势看,国家信息化建设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产业信息化;二是经济信息化;三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反映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及一切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事物与场所,均以信息与媒体的方式处理和存储.因而,档案馆(室)也是一种公众文化信息机构,而且是一种原生性的信息资源,具有其他信息无法比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6月23日,在科技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支持下,科技部高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863计划"信息主题专家组共同主办了"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政府部门的领导、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以及ERP厂商、制造企业、媒体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代表.他们本着"务实、诚信、交流、共赢"的发展理念,围绕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需求,对ERP产业技术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各自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