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社会重要的一隅,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中、小学中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使之坚持不懈,行之久远,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这个方针的核心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人的要求,最清楚、最完整地反映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上面。党中央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建设任务,也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任务,所以,精神文明建设,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R·欧文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的教育实验以及英国1834年工厂法的实施结果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论”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那丽娟 《辽宁教育》2023,(15):25-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明确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任务,提出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方向。学校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建智慧化校园,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关于全面服务型企业继续教育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呼唤着企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为此,应努力构建全面服务型企业继续教育体系,从继续教育的理念到继续教育组织管理行为都把教育对象作为主体,切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全面的有效服务。一、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发展和创新企业继续教育的主导理念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是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共同构成的,体现了全面而科学的发展观,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创新性实践。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互独立、相互共存、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应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教育也不例外。2、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在“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教育为人民服务,一方面要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5.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准确的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宗旨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诸多因素中,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相似文献   

6.
“五育融合”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平等性、整体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是“五育融合”生成的社会外部机制,全面发展教育旨归的落实是“五育融合”生成的教育内在机制,课程体系共同目标的推进是“五育融合”生成的学校联动机制。“回应”与“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坚守”与“兼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使命,“协作”与“优化”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如此才能真正构建起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五育融合”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这一论述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机遇和现实条件。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现阶段我们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之初,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其社会发展目标中明确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是给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提出了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成人教育必须依靠其最新增长点——社区教育。一、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创建的着力点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组织,是公民频繁交往、紧密联系、相互学习、共同生存的区域性环境。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开展旨在提高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  相似文献   

10.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类教育古老而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和标志。自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以来。“全面发展”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变得很遥远,在教育理论界也从热点上渐渐让位。其主要原因是,一般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关系十分先进(私有制完全根除)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生产力尚未充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关系也较为复杂,尚未形成“自由人联合体”,此时要求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似乎操之过急,为时尚早。这就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悖论: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全面发展”无疑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永恒话题。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受教育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邓小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是素质教育;江泽民大力提倡全民教育、终生教育和教育创新。“科学发展观”要求新时期的教育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的地位、作用归根到底是由劳动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归根到底是由劳动和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劳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任务等基本问题密切联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稳定重心所在。劳动教育的地位作用并不会因为现代科技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而让位于“休闲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无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劳动世界角度看,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发展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如何才能实现教育的发展目标,完成教育的任务,发挥教育在全面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认识教育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先导性全局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应该始终围绕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展开,实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的颁布,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出了小学体育教育的方向。大纲(草案)指示我们:“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将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保卫祖国做好准备。”这个目的说明了学校体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贯彻和实现是同学校教育的其它部分结合起来,共同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的。具体的说,也就是在完成体育教育任务的同时,必须贯彻智育、德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重要思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而由“全面发展的人”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鉴于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色,我们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框架内,对成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深度探究与评析。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呼唤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后,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说明我们党正在以“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理念建设我们的党、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本在人,尤其在人的社会属性,而人及其社会属性的本又在教育。因此,和谐社会呼唤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从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造就符合其教育目的的人才。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多年来我国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抓科技和教育,并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O”认为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关于人才素质的论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都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而由“全面发展的人”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鉴于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色,我们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框架内,对成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深度探究与评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