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铁肩担道义     
四川汶川8级地震,使几万人失去生命、几十万人受伤、无数房屋坍塌,并面临着次生灾害的威胁——中国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国难当头,是新闻媒体迅速、真实地  相似文献   

2.
"去年母亲节刚过,汶川大地震撕开一道深深的伤口,教以万计的母亲,失去了她们的孩子;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的母亲.又一个母亲节悄然而至.为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为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为帮助灾区母亲圆梦,<楚天都市报>推出"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重回震区,寻访那些在灾难后仍乐观生活下来的坚强女性.本文以该报"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周年祭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力图颠覆和修正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展现新时代女性特质,还士性一个真实的形象与风貌.  相似文献   

3.
2008年肇始,接踵而至的天灾考验着正在崛起中的中国.特别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摇撼了半个亚洲,在这场世纪性灾难中,数万名同胞失去生命,连片的城镇成为废墟,惨烈程度为史上所罕见.天道不公,长歌当哭,但灾难没有吓倒中国.黑云压城城欲摧,压不弯的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正在纷纷议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日渐被新兴电子媒体挤压得似乎失去了往日光辉的时候.“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使传统媒体在历史性特大灾难新闻报道中,再次凸显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展现出超强的能量和功效。在手机失去信号、讯息中断、道路不通的瞬间,传统主流媒体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于众声喑哑处放送出超强的主旋律——人的生命之音。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一个让全体中国人铭记的时刻.蒋敏、郎铮……是汶川大地震中一个个让人们感动和尊敬的人物.在牵动着全中国,全世界无数人心弦,举全国之力抢救生命的日日夜夜里,国内媒体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以全新的姿态令世人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数以万计的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和家园。地震发生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各大门户网站等国内媒体在第一时间内行动起来搞策划、开专题,报道地震灾情,关注救援情况。  相似文献   

7.
"5·12",-个让人难以忘却的日子,汶川8级强震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震惊中外.这场罕见的灾难发生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紧急行动,打破常规,在第一时间对灾情进行客观报道,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救助赈灾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汶川地震出版业传递真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  相似文献   

9.
汶川8级大地震导致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举国上下第一次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哀悼。在这次大地震灾难中,我们失去了6万多同胞的宝贵生命,财产损失2000多个亿。我们都为遇难者哭泣,我们都为损失的巨额财产痛心。在如此重大的灾难面前,我们却意外地收获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的记者:灾难情境中的新闻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雄 《视听界》2008,(4):31-35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给中国的记者们设置了一个令人压抑的灾难性采访——报道情境。地震不仅震撼着全体国人的心,也震撼着我们对媒体。记者.新闻伦理等基础问题的认知。记者是特殊的职业工作者,他们担负着向全国人民报道地震全过程的重担;与此同时。记者和他们的报道对象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一系列问题便浮现出来:记者如何在灾难性情境中从事新闻报道?当“记者”和“人”的身份发生冲突时,如何权衡和取舍?汶川大地震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新闻伦理在特殊情境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人生的记忆中,有一个终身难忘的地方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那里山川满目疮痍,城市残垣断壁,乡村一片废墟;那里家毁人亡,伤残累累,异常惨烈。那里令人魂牵梦萦,心灵震颤,人生理念升华,生命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灾害惨烈."挺住"、"大爱","生命奇迹"……这些让人激动的词语,与过去少有时人知的"汶川"一起,在2008年5月的中国到处流传.  相似文献   

13.
高考结束后,作文成为媒体访谈名人学者的热门话题.但是,谈作文一定要避免犯文字大忌. 言归正传,咱来拜读6月8日莱报刊登的<于丹称高考作文题反映社会转型期特点>,全文不足800字,却有多处不足.其中也可能出自编校之误.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间,我又一次出成都,过都江堰,走映秀镇……再一次用凝重的心灵触摸着遍体鳞伤的汶川,百感交集.作为亲历那场灾难并在汶川持续坚守时间最长的新华社记者,一年前在震区采访的56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又在眼前浮现……  相似文献   

15.
"失信"小考     
失信,失去诚信.明明白白,无须考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多年来如雷贯耳.对于当今纸质主流媒体来说,信誉自然是其在长期运作过程中形成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强震,近9万人瞬间失去了生命,无数个家庭从此残缺不全。那一刻,是中国人心中再也抹不去的伤痛,那一刻起,全国人民就把悲伤埋在心底,打响了一场抗震救灾的战争。而辽沈晚报的编辑中心,也从那一刻起,在另一个战场,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全民战争中。  相似文献   

17.
档案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原始记录,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历史记忆.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房屋财产,也严重地破坏和威胁着灾区的档案,大量档案被掩埋、受损或处于危险之中.大地震后,有关部门迅速开展档案抢救工作,即使在受灾1个半月后,政府仍派出部队进人已成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开展档案抢救工作,足见政府重视档案的程度和档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迟来的报道     
一个遭受了病魔无情折磨,时时受着死亡威胁的人,一个三分之二的内脏已失去了功能,只能靠吃药、输液维持生命的青年,……  相似文献   

19.
彭波 《传媒》2009,(12)
(本刊讯 记者彭波)2008年以来,随着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公布,中国传媒业大环境日益公开、透明.同期我国经历了南方雪灾、大小矿难以及汶川地震等一系列灾难.多难兴邦,中国媒体也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中历练着自身的应急能力,汶川地震报道就是<条例>公布后的一次成功实践.但由于灾难报道的特殊性以及媒体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中国媒体的灾难报道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道路、桥梁、电力、通讯中断,无数的生命在废墟下的砖石瓦砾中呻吟着、挣扎着,生命危在旦夕…… 灾情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抢险救援工作。此时,媒体的作用更加凸显,及时将受灾救援的最新情况公之于众,做到信息沟通,传递真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