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雷达、大气环流、卫星云图资料和地面、高空观测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分析总结出冰雹云产生的气候分析;一江两河流域冰雹云产生源地及移动路径;冰雹云、雷雨云的雷达回波分析、演变规律及判别指标。考虑目前95%的作业点依靠目测作业的方式,分析总结出适合本地的人工防雹目测作业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2.
判断冰雹云的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空资料,对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参数和环境场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人工的观测。结果表明:降雹与雷达回波顶温度,回波强度,0~20度之间云体的厚度,700hPa上的比湿及云体的冷暖厚度之比等参数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冰雹的短时预报方程,并为人工防雹提供可作为依据的简明判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人工防雹理论和多年人工防雹实践,对三明地区冰雹云的识别方法、火箭防雹的作业时机与部位、射击方法与用弹量估算等进行研究,并明确提出冰雹云识别指标、火箭防雹的作业时机与部位、高效的射击方法及用弹量估算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海东地区一次强单体冰雹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06年9月2日发生在青海省湟中县的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雷达强度回波、径向速度、垂直液态含水量、垂直风廓线等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在一定环流背景下,多普勒雷达资料预测冰雹云发展的定量指标及其规律,其结果可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指挥防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海拔地区主要农区的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水平亟待提高。通过统计分析西藏拉孜县1978—2020年共4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等资料,得到拉孜县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使用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配套进行地理和气象特征分析,发现拉孜县空中主要有两条水汽输送通道,冰雹多发地或冰雹移动路径均与此有关。根据内地人工防雹的成功经验结合高原气象特点,总结出拉孜县夏季冰雹云的先兆特征综合定性指标。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拉孜县人工防雹作业站点布局和作业指挥,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冰雹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加剧,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干旱、洪涝、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危害,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如何识别可进行作业的云的图像和雷达回波,一直是基层作业人员的一个课题,本文就如何识别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  相似文献   

7.
选取2020年7月3日20时-4日20时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场、卫星云图、温度对数压力图、湿度条件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进行分析和研究,阐明了造成此次对流天气的条件,加之以往工作经验,判断出可能有冰雹出现,组织和实施了人工防雹作业,对作业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冰雹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受灾面积达数千万亩,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开展人工防雹50年来,气象科技人员为防雹减灾进行了大量人工防雹的试验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及时准确而定量地收集记录降雹和降雨的起止时间、强度和量值对防雹科研人员分析和研究冰雹生消及其冰雹云物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西藏的特殊条件和气候特点,对人工防雹的作业流程进行探讨,作业流程分为冰雹天气预报,雹云的识别,选择作业技术,计算用弹量,选定作业时机,确定作业部位,决策指挥和效果检验八个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0.
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农作物的主要生产区,由于海拔、地形、动力和热力条件、冰化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该地区成为了我省乃至全国的冰雹天气高发区,严重威协着农业生产。青海省人工防雹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零散的、盲目的、低层次作业发展到成规模、全方位、系统性地利用高科技手段作业,人工防雹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利用东部农业区冰雹频发的4个站作为代表站,以1998—2007年作为防雹效果试验期,1968~1977年作为防雹效果对比期,采用序列试验评估方法对人工防雹作业效果进行评估,并用t-检验法进行了统计检验,得出东部农业区人工防雹作业取得了显著效果,效益为43.16%,置信水平达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5年9月2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中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闪电特征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比分析了这次强对流过程中冰雹云与闪电的对应关系,总结出利用闪电特征的变化预警冰雹天气的几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2012年4月24日石家庄市平山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程指挥、监测了此次人工增雨全过程.通过分析此次人工增雨前后雷达回波演变情况,发现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液态含水量增加、回波顶高向上扩展,作业影响区降水增多,说明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收集2007年~2016年鄂尔多斯市冰雹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资料和鄂尔多斯市人工影响天气三维指挥系统,分析了55个冰雹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回波形态、45dBz回波顶度、垂直液态水含量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冰雹雷达回波多以单体和多单体存在,发生冰雹时45dBz回波顶高在7km以上。但6月份发生冰雹的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达到20 kg·m~(-2),7月~8月份的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在30 kg·m~(-2)以上。6月份0℃层高度多数集中在在4km~4.5km,7、8月份0℃层高度在4.5km以上。  相似文献   

14.
龚静  王青川 《青海科技》2009,16(4):23-26
本文对2009年6月18日下午在青海省东部地区发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MICAPS相关物理量场、雷达和闪电定位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及部分预报指标。同时,对该对流云进行人工防雹作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及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通辽市2012年-2016年五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天气系统条件、水汽条件、雷达回波结构特点,总结出了适合通辽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兴安盟1996~2015年共20年间5~9月份的160个冰雹日,对应500hPa高空环流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冰雹出现前500hPa(北京时间08:00时)天气形势分析归纳为高空冷槽型、高空冷涡型和西北气流型。进一步总结了兴安盟冰雹预报物理量指标;冰雹的卫星云图特征;以本地713雷达回波资料和周边地区多普雷达资料总结了兴安盟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5-2016年积累的713数字化雷达回波资料进行统计研究分析,据此提出判别对流性强降水和冰雹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在青海东部冰雹云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概述了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探测对流云的原理,结合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在青海东部冰雹云监测中的应用.分析并总结了冰雹出现时的雷达回波及闪电频数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711”数字化雷达观测的128个对流单体、复合体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海南地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特征、Z—R关系式系数修正值及冰雹云移动路径,对灾害性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8)
人工影响天气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野外工作,防雹天气过程的天气常伴随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及局地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现场指挥员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必须在批准的作业空域和作业时限内,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作业效果安全、有序、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