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赖少其(1915—2000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他潜心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在振兴徽派版画,推进中国山水画的变革、书法艺术的发展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赖少其在篆刻艺术领域里的成就,却鲜为人知。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赖少其就对篆刻有所涉猎,创作高峰期则是在70年代前后。这里展示的作品尽管并非其篆刻的全  相似文献   

2.
禾子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5,22(4):F0002-F0002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中国当代书画大师,著名的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诗人。中国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安徽书画艺术的卓越代表和旗手。20世纪30年代赖少其参加新兴木刻运动,受到鲁迅先生的肯定与赞扬。抗日战争暑期加入新四军,“皖南事变”中曾被四面楚歌在上饶集中营,后越狱。  相似文献   

3.
徽派艺术是集艺术性、主题性、探索性、创新性于一体,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意韵丰沛,富有鲜明的徽文化元素。融会贯通,油画新安,当代安徽油画离不开徽派艺术的母体,其发展与前景将和徽派艺术血脉相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安油画。本文将从徽派艺术的建筑、雕刻、版画和新安画派中的造型风格阐述其对当代安徽油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徽派水墨形成于安徽黄山地区、新安江流域,传统的徽派水墨艺术家提出了"师法自然,寄情笔墨、自辟蹊径"的艺术主张,有着博大雄健、气韵超逸、清丽严谨的艺术传统。当代艺术家在艺术多元化、民族化发展的今天,开始学习和研究徽派水墨,需求徽派水墨精神的传承好当代表现,从徽派水墨"冷""静"的绘画意境、所传达的画家文人气度和气节以及笔墨的绘画语言表现等几个方面展开对徽派水墨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徽派水墨的精神拓展到各个画种和艺术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中唐,成长于宋元,至明代中期已经登峰造极、辉煌灿烂,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璀璨、魅力永恒的"徽派版画"文化瑰宝。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以赖少其、郑震、周芜、师松龄等为代表的安徽版画家们,传承弘扬徽派版画艺术优秀传统,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版画作品,被李桦和古元称为"新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赖少其是中国画家中最值得重视的大师之一,当代中国画因赖少其的存在而骄傲的依据。剖析定居广州后赖少其的中国画“丙寅变法”三阶段的特点及历史意义。作为一个艺术家、学者,赖少其的生命已依附到那些卓尔不群的作品之中;作为一个绘画大师,赖少其的灵魂已铸刻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  相似文献   

7.
马莉 《华章》2008,(15):74-75
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砚、徽州竹器、青花瓷、书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建起了一个丰富瑰丽的徽文化世界.新的时代伴随着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原徽派装饰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形成新徽派装饰艺术.对其的开发将是极具个性特征的地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弘扬徽派传统装饰艺术,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徽派装饰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术发展中生意化的倾向是严重的.特别是在多种经济成分主导美术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中,这种商品化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美术的发展,也给美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商品化消解了艺术的崇高,使艺术步入沦落的不归之途,这是当代中国美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独特的徽州文化熏陶下造就的徽派建筑艺术,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仔细观察,用心体会,通过写生充分憾悟精髓,汲取其养分,从美术表现技法及审美情趣上全面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徽派油画"是"新徽派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油画是外来的艺术形式,但"新徽派油画"源于传统徽文化,油画作品内容和形式富含徽风徽韵."新徽派油画"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表现,更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再通过现代油画形式呈现.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新徽派油画"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艺术的独立性和人性化价值的体现.它是传统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艺术关内涵着手.分析了美术作品艺术美所应具备的因素、美术作品中艺术羡的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美术创作主体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最终提出了当代美术创作主体在进行美术创作时的思路来源以及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美术作为艺术的主要分支,是人类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时下的中国社会,当代中国美术中的种种不雅表现与人们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落差,美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美术几乎已成为"低俗"、"没文化"的代名词。美术缘何失缺了文化?笔者以为,当代中国美术中的文化失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源自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中国当代"前卫艺术"和"行为艺术"对艺术的颠覆;权力、头衔和证书取代了艺术质量和文化水准;部分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丧失学术操守而文化质量下降;高等美术教育的无节制扩招和基础美术教育的舍本求末。  相似文献   

13.
高职实用美术专业包括装潢、广告、环境艺术等专业,归属艺术类,属于人文学科。随着社会对实用美术人才需求量的增多,选择高职美术专业的生源不断增加,要求高职校高质量、高水平地培养实用美术人才。给美术冠以“实用”,是从更高处着眼,重新审视艺术和美术,培养学生确确实实在实用美术方面有水平、有才华、有技艺。 一、基础为本.知行合一 美术教学的基础应包括观念和审美眼光;因为新的观念和审美趣味、品位、格调是美术专业才能高低的先决因素。在美术教学中,如果说观念和眼光是“知”,技能是“行”,那么知行是合一的。作为高职…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数码复制、多媒体技术等新的艺术媒介和传播方式的迅速普及,使绘画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绘画的社会性发展.但同时也对传统绘画带来了不少冲击,引发出一些必须重视思考的问题:数码技术对美术的冲击、美术家的生存状态与沟通方式、美术的走向及美术家的价值.通过这些思考,使人们能从一个宏观层面对当代美术有一个概括性了解.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环境的发展离不开独特的城市历史文脉根源。从徽派建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出发,探讨徽派建筑艺术特色与当代价值,积极探索推动徽派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空间新旧再生,扎根历史,立足现代,取向未来,推动徽文化与现代城市与时俱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美术的当代发展以传统美术为根基和资源,以现代美术为参照和营养,借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思想的影响,寻找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在美术作品题材、技巧、审美各方面都尝试获得新内容,努力确立着当代藏传佛教美术自身的面貌和特质。  相似文献   

17.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立足于促进学生的美育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审美基础。因此,如果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开拓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书画欣赏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当代著名艺术大师,国画家、版画家、诗人、书法家;中国新嫩派版画的领军人,新擞派中国画的先导者、1959—1983年期间在安擞工作,先后任中共安徽右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协副主席:兼任安徽省文联、省美协、省书协主席。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美术教材在历史领域、批评领域很重视,却在制作领域、创作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一片空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爱美、爱艺术、并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美好生活中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审美意义上的提高。当代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已经意识到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浓缩中华图形文化的"徽派"图形艺术探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派"图形艺术是地域审美文化,在徽学的研究中,关于对"徽派"图形艺术体系的整体、研究和开发工作,它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徽派"图形艺术体系具有无限丰富性,处处可见,物物皆是,如数家珍,枚不胜举。"徽派"图形艺术具有地域性、独创性、延续性、包容性等文化特征,它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走向中获得再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