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道约翰·洛克和<教育漫话>是在师范的<教育学>教材中.工作后,也在很多的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过<教育漫话>中的只言片语,只是在新华书店中没有看见过这本书,所以一直无缘一窥<教育漫话>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 鲁洁,1930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顾问,上海<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学术顾问.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德育原理领域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体系.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吴玉章奖金一等奖,主编的<教育社会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德育新论>获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主编的<德育社会学>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道德与创新>论文集.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学校教师奖一等奖,1 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课程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教育教学所需要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从教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等多重任务.但多年来, <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已成为教师教育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要从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课程目标的确立和教材建设等外部因素做出反省外,还要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个人因素方面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4.
我们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分院现在教育学教学中使用的<教育学>教材,是由杨洁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次出版的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教材.这本教材较之以往的教育学教材,具有体系合理,内容新颖,学术性、时代性强的特点,是受教师喜爱和学生欢迎的优秀教材之一.但在使用中,我发现这本教材还存在着一些疏滑.在对之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斗胆予以校正.  相似文献   

5.
1958-1960年的教育革命是凯洛夫<教育学>兴盛与沉沦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凯洛夫<教育学>之被质疑,与其带有深重传统教育学烙印有关,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在教育界的泛滥和时人对教育理论缺乏自我意识的照搬之惩罚以及教育学中国化之要求的结果.其影响是深远的,从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6.
凯洛夫<教育学>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却幽灵般存活于当下.在学理上,对凯洛夫<教育学>主要有四种不同或相反的阐释,这四种不同或相反的阐释揭示了教育理论表达的意识形态关联性与教育理论言说相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聋人学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学校开发建设了阅读、公民道德教育、艺术教育三门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编制了<一年级语文校本教材>、<沟通与交往校本主题教材>、<多重障碍班级生活语文校本主题教材>、<职业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公民教育校本教材>等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8.
<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已修订到第三版。该书可以作为高等教育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系列教材之一,还可以作为行政管理、党政管理或相关专业教材,也是政工干部、宣传干部、教育工作者开展相关工作的必读选物。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属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客体的综合性实践科学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强调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的创造"--与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教授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佐藤学教授,系教育学博士,长期专攻课程论、教师学.著有<美国课程改造史>、<教育方法学>、<教学研究入门>、<课程论评>、<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设计教育改革>等等.笔者同他有20多年的交往.本文归纳了新近几次我们交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本书第三版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奖吴玉章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十大畅销书奖(文教类)本书第六版荣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本书系受教育部委托编写、全国通用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教材,而且是全国唯一的一本持续畅销30余年的教育学教材,已累计发行600多万册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的"教育学意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处境一直不理想.在形式上,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原理)>没有受到职前教师的重视;在实质上,<教育学(原理)>对于帮助职前教师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要真正发挥"教育学"的作用,使"教育学"有尊严.首先,必须确立<教育学(原理)>是专业课而非专业基础课的观念;其次,"教育学"教学要追求深刻地理解教育学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形塑个人教育信念和"教育学意向"."教育学意向"是以"教育学意蕴"为内容的"意向性",是指向"孩子及其积极的生长",并使发生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际遇、关系更富有"教育学意蕴",成为一种"教育学关系"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本人数十年教师生涯中的感悟,对于教育如何顺应和谐文化建设的要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进行民族精神基本经典教育.相当于基督教文明的<圣经>、伊斯兰教文明的<古兰经>这样的基本经典,中华文明有的是,我先是提名<老子>,后来改提<论语>,理由是<老子>基本精神<论语>有,而<论语>属于教育学类,<老子>属于哲学类.  相似文献   

13.
新型教学模式新在哪里?--江西师范大学钟志贤教授访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志贤:男,江西省瑞金市人,1964年8月2日生,教育学硕士,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兼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组组长,江西省政协委员.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素质教育、成功学、教学设计和远程教育研究.代表作有<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教育传播学>、<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大教育:21世纪教育新走向>、<点击成功>、<远程教育导论--学与教的原理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王立 《时代教育》2010,(6):113-113,122
<学记>是中国教育吏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其中谈到教师素养及师生关系.本文就<学记>中关于教师素养方面的内容予以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最近,著名教育学专家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教育走向生本>的姊妹篇.五年前由人教社出版的作者的力著<教育走向生本>,着重从学术思辨上阐述了具有突破性的生本教育理论,之后郭思乐教授及其课题组的教师,开始了更加深入、艰苦的探索.通过实践,不仅验证了该理论.还初步发展了它,<教育激扬生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在教师教育新本质支撑下的教师学习体系中,无论是新教师培养,还是在职教师培训,更应该重视内容的实用化、场所的现场化、方式的生态化,这就要求其课程和教材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贴近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校生活实际.因此,编撰教师教育教材要创新路径,有新的思路、新的体例和新的内容.通过对<学校教育学>的编写以及使用情况的调研,可以感到教师教育的教材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引起重视,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其中,并做深入细致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电工技能训练>教材,是国家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家规划教材.它是根据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能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石附实(Ichtski Minoru)教授(原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比较教育学和国际教育交流史.著有<近代日本海外留学史>(1972)、<走向国际化的教育>(1974)、<西洋教育的发现>(1985)、<日本的对外教育>(1989)等.本文是围绕"终身学习"的理念,就"现代教育制度"和未来"学习社会"的问题,结合若干教育文献展开的对话记录.  相似文献   

19.
提高《教育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何提高<教育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加强<教育评价>课程教材建设;二是优化<教育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三是开发<教育评价>课程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20.
<宏观教育学实话>是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田刚研究员长期从事宏观教育问题研究与实践的成果集锦.书中揭示了现行教育学只是学校教育学,正面临微观困惑与宏观缺失的问题,以至于宏观教育问题的解决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微观教育问题也难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向宏观与微观两个向度推进,从而使宏观教育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关于宏观教育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宏观教育学与微观教育学分野的时机已经成熟.当前的关键在于宏观教育研究者中的先锋人物率先组建团队,进行宏观教育学学科研究、宏观教育学课程建构及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