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 午后的散步环节,我常常带着幼儿观察小道上的各种植物.他们叽叽喳喳地跟同伴交流各种惊喜的发现:"我喜欢这种紫色的花儿,好漂亮!""我喜欢这种蝴蝶花,颜色很多呢!" "我喜欢大红的玫瑰花……"我想,如果将幼儿这种对花朵、对颜色的兴趣迁移到手工活动中,是否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更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呢?于是,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滚动的爱心",我设计了本次手工活动,改变以往单纯制作作品的教学方式,营造了一种温馨的创作情境"做生日礼物,过集体生日会".通过对与生日相关的物品进行手工制花装饰,幼儿能巩固已有的美术技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和表现的需求.同时,活动中"给部分同伴(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环节,为幼儿关爱他人提供了情感释放的机会和支撑点,让全体幼儿共同度过美术活动中温馨、快乐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描述 案例1:在一次中班区域活动时,美术区四名幼儿在捏油泥.教师投放的操作材料除了油泥之外,还有红豆、玉米、刮刀、牙签等.很快,孩子们完成了作品,兴高采烈地向同伴和客人老师们展示.其中的一名幼儿高兴地向我展示她制作的"剑龙",煞是可爱.我注意到剑龙的头部远远大于躯干,于是便问她:"为什么剑龙的头比身体大这么多啊?"她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身体也要做这么大的.可是老师说油泥不够,不让用太多."  相似文献   

3.
<正>一、缘起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学中,我观察到一部分幼儿没有积极参与绘画活动,表达自己。如在一次美术活动开始时,一个幼儿在兴致勃勃地画海底世界,他画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创造出来的海底动物。过了一会儿,他就把这些自创的动物全部擦掉,仅保留了最基本的几条鱼,草草涂上颜色把画教给老师。在询问他原因时,他总是试图掩饰自己的目的,最后敷衍说:"哎呀,太麻烦了……我又改变主意了嘛。你不要管啦。"幼儿利用自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美术兴趣呢?下面是我在探讨中的点滴体会,愿与大家共享。 1.引导幼儿从美术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观察是进行美术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美术活动积累素材。小班初期的孩子,他们喜爱的是绘画的过程,对于画什么并不感兴趣,所以我并不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色彩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师以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制定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方案,教师的眼光总是盯在孩子应当是怎样的,而不注意孩子实际上是怎样的。如:小班的幼儿在作画选用颜色时,只能用红、黄、蓝、绿色,如果有幼儿提出选用其他颜色作画,多数老师会说这些颜色我们以后再用,缺乏鼓励孩子探索的意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其他教师在今后美术教学中借鉴。一、发掘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潜能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美,用不同手段进行美术创作,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媒介和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意图本班幼儿对香喷喷的面包很感兴趣,常在餐点后讨论美味的面包是怎么做出来的;班上也常有幼儿从家中带自制面包、蛋糕等点心回园和大家分享。抓住这一契机,我设计了一个富有趣味性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做做、画画、品尝中体验制作点心的乐趣。活动重在让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大胆想象,在猜测不同颜色果酱的口味时,积极参与美术制作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在颜料里添加了一些浆糊,使"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每天都在实施着各种教育行为,努力地为幼儿提供自认为最好的教育。但当你正将精心预设的活动方案付诸实施时,突然有幼儿对你的活动方案说“不”,你是跟随方案还是跟随幼儿?是顺从幼儿的要求还是置之不理?老师,我不想集体活动中,大家正在专心致志地探索颜色的变化,南南突然叫起来:“老师,我不想调颜色了,我想用调出来的颜色画画。”接着就有好几位幼儿响应。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每当雨天,孩子们打着雨伞到幼儿园,常常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雨伞的颜色、图案,争论着谁的伞面最好看.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不由得萌发了设计以"伞"为主题的美术活动的想法.幼儿的创作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为此,在活动开始前,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伞,了解不同的伞的外观、种类、花样,探索伞的特性,感受伞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他们产生更多对伞的美好联想.本次美术活动我预设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棉签,在伞面上进行水粉画装饰,通过对散点式和规律式伞面的创作,将排序、分类等数学知识融入美术活动中,有效地实现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创意美术活动要紧紧围绕"创意"两字,将美术活动的过程变成幼儿思维激活、创造力发挥的主动学习过程,让幼儿美术活动呈现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好的创意美术活动应该在尊重幼儿已有经验及当前兴趣的基础上,引领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幼儿在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取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成功感时,需要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表现形式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最近我发现幼儿喜欢翻阅绘本《自己的颜色》,对变色龙的变色本领特别感兴趣,以此为主题,成功地开展了一次创意美术活动。活动过后,  相似文献   

10.
郝琴 《亚太教育》2020,(6):59-59
美术活动教学可以让幼儿对颜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会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汲取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采取美术活动来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进而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美术是幼儿最喜欢的内容,画画、折折、贴贴、剪剪、捏捏都是幼儿的最爱。但单纯的技能练习,让幼儿感到无趣,注意力常常被其他事物吸引,更喜欢变化的、有趣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抓住"趣"的特点,我在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探究,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一、观察之趣美术活动中的观察是幼儿学习和创造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幼儿观察时,我常常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看一看、听一听,甚至玩一玩、品一品,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孩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     
我曾有一个老师,她姓戚,教我一二年级语文,算是我的启蒙老师。戚老师个子很高,气质很好。她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在她身上,没有令人感到畏惧的气势,虽然每当我们犯了错,她也会很严厉地批评我们,但那是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小班幼儿年龄小,美术活动很难开展。往往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大通,结果孩子们两三分钟就画好了,或者说:"老师,我不会画!"如何在小班开展好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喜欢上美术课呢?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的这个活动。通过孩子们喜欢的、熟悉的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惊险紧张的游戏中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少年世界》2014,(2):18-19
“玩色”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之一。中班幼儿对颜色更是有着特殊的喜爱,特别容易被一些色彩鲜艳的颜色吸引。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一名幼儿无意中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颜色的改变顿时让他无比惊喜,于是其他几名幼儿也纷纷效仿,可是即便是相同的两种颜色,不同的幼儿混合后变化出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的。而且我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由于操作工具不同、颜色分量比例不同等,所变化出的颜色也是不同的。这次的观察让我受到启发,于是我设计了‘悔绵宝宝来跳舞’的活动,就是想遵循兴趣性原则,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大胆作画,真正将颜色“玩’’起来,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及美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教过幼儿中班美术的老师大都知道,这一时期的幼儿在画画时习惯用一种颜色绘画,即偏爱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或是随便拿到什么颜色的笔就用什么颜色的笔画到底,为了让幼儿改掉这个毛病,使作品有声有色,我是这样教幼儿用色的: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意图对小班幼儿而言,玩色游戏不仅有趣,而且能认识很多美丽的颜色,他们常常在自主性游戏中选择玩色。在其中,各种鲜艳的颜料深深吸引着幼儿去操作和探索,尤其当颜色混合发生新的变化时,他们非常兴奋,对参与美术活动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三原色混合变化后的三间色,愿意自己去探索运用多种色彩进行搭配创作,是我班近期的教育目标。从幼儿喜爱的玩色游戏出发,我设计了一个富有童趣的"小白兔玩颜色"美术活  相似文献   

17.
<正>《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小班幼儿喜爱画画,但是由于绘画能力的限制,很多孩子往往说得出却画不出,想画却不敢画。一到画画就会有幼儿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主动、快乐地创作,也使作品产生丰富的画面效果,我尝试将游戏性教学融入到小班美术活动中,使游戏与美术活动自然地结合,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8.
黄艳杰 《幼儿教育》2013,(Z1):56-57
设计意图:我园的长廊上有许多柱子,柱子上奇妙的木纹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和联想。"老师,你看这里很像蜘蛛。""老师,我找到了一只小熊。"……不起眼的花纹在幼儿眼里成了各种各样的事物。既然幼儿对这些花纹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不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由想象花纹之美,并把它表现出来呢?于是,我结合幼儿已有的美术经验,设计了根据木板上的花纹进行想象创作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近期,观摩了一次美术活动,课题是"设计动物海报".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欣赏老师收集的动物海报,再让幼儿说说,这些海报上的小动物都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海报的色彩怎样?老师小结后,又让幼儿说说,自己想设计一张什么样的海报?然后,幼儿开始用水彩笔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教师展示所有幼儿的作品,并问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在肯定个别幼儿作品后结束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童年的颜色     
曾经,我在一所乡村小学的学前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个美术活动中,老师让每一个幼儿画一只"美丽的手",方法是先把一只手压在白纸上描出轮廓,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装饰。很快,许多幼儿画出了各式各样并且五颜六色的手,有的还让老师帮助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老师纷纷表扬他们画得漂亮、富有想象力。但老师发现,小丽画的手与众不同:这是一只黑色的右手,从手指到手掌都被涂上了黑乎乎的颜色,与其他色彩缤纷的手相比,小丽画的手就像"丑小鸭"一样"难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