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易薇  周呈思 《新闻前哨》2007,(7):108-108
受众认知是感性与理性互相交融的过程和结果。在认知过程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是互相穿插与交织的。没有纯粹的感性思维,也没有纯粹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需要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层次,理性思维必须有感性思维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潘辰雨 《新闻实践》2013,(11):55-57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与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技术和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根据艺术传播所依托的媒体性质来定义,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知性主持重在执行,旨在用鲜活多变的感性思维和场际灵动来执行不易改变的理性与刚性原则。刚柔合拍个性的灵动施展要靠主持现场色彩纷呈的实战来表现,凸显综合意义上"独当多面"柔性思维和活变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理性思维是相对于感性思维而言,它是一种更自觉地运用观察分析、逻辑推理、总结归纳等方式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新闻写作中的理性思维包含记者自身对党的方针政策的领会,对分管行业现状、工作重点的明了;另外还要抓住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及在当前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典型加以宣传,使新闻报道增强思想性、政策性、指导性。理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记者功力的深浅。笔者结合多年来搞企业新  相似文献   

5.
情感表现策略和幽默表现已经不不仅仅是策略理性表现和感性表现相结合、以感性载体表现、包装或辅助理性内涵的策略,而是以正确的感性讯息直接产生极其强烈的情感传播效果为目标,以动人的感性讯息直接引发极其轰动的市场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6.
形象思维也称艺术思维。其实,形象思维并非艺术创作的特有思维方式,凡是用具体的感性意象来理解事物本来面目的思维活动,都是形象思维。校对的思维活动,除逻辑思维形式外,也具有形象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7.
陆高峰 《传媒》2011,(6):64
有人说大众媒介的性别是男性,那么微博呢?如果以性别和性格来比拟,媒体是有差异的——有的理性,有的感性;有的深沉,有的喧哗;有的尖锐,有的温雅。如果让我对当前国  相似文献   

8.
尹鹏 《大观周刊》2012,(28):52-52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是极具难度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那些游离于理性和感性间婉转的表达和解释方式.必然会使传统文化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电视评论需要研究形象逻辑思维纵观不成功的电视评论 ,不是诉诸感性煽情之极 ,就是诉诸理性逻辑痕迹明显 ,或者四平八稳既谈不上感性又谈不上理性。凡此种种 ,都只能给观众留下一些感性认识 ,并不能完全上升到理性认识。众所周知 ,电视评论是一种意见性的信息 ,这种信息只有在观众的头脑中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真正为观众所接受 ,所以制作和研究电视评论就要关注观众在接受电视评论时是如何到达理性思维的彼岸的。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易于引发观众进行形象思维 ,从而对电视传播的内容很快产生感性认识 ;但由于电视线性传播的特点 ,不少的观众…  相似文献   

10.
阅读近几届全国新闻奖的获奖消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消息比较注重用感性的手法来表现新闻了.如获奖消息<河北日报>的<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新闻以一个具体事例开头,写郑先生返乡时的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旅途变得那么舒适、快捷、干净;没想到手中几年前买的交通图不能用了,原因是家乡的交通发展太快,以致交通图五年内修订了七次.小小的交通图折射出了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现状.这些获奖消息反映了目前我国消息表现手法的融合趋势,即"感性的表现"与"理性的陈述"的融合.我国的新闻尤其是消息写作长期以来理性的成分较多,感性的成分较少,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新闻的感性表现增多了,常常事理融合、化虚为实,不但增强了说服力,还使报道更有趣,可读性更强了.  相似文献   

11.
网络出版具有许多新特点,因此必须采用一些新标准来细分市场,以便让出版企业更好地发现市场机会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目前一些欧洲国家采用如下的细分标准。 首先,读者对于网络出版的需求可以用理性和感性来加以区分,这将网络出版物的用户划分成了两大类:一类以获取信息并藉此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另一类  相似文献   

12.
张勇 《新闻天地》2003,(6):46-46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电视台做经济专题节目,使我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回想起在5年新闻采访中的东奔西访,"节目如其人",我在理性和感性思维的交织中寻求着经济专题的规律。在我的理解中,理性是经济事实中凸现的富有指导性的经验和教训,不以采访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感性则是采访者为避免说教,提高专题鲜活而进行主观"包装"的手段。两者在经济专题的操作中  相似文献   

13.
王鑫 《大观周刊》2012,(51):24-24
本文从感性和理性的辩证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了技术服务层、管理领导层、理论研究层三个方面对感性和理性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感性是基础,理性是目标。我们要做符合职业要求的感性人和理性人。  相似文献   

14.
采访现场的情绪控制樊玉媛采访现场的情绪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明显影响着采访效果,应该作为一个专题来加以深入探讨,以利于报道的改进、质量的提高。提出情绪控制问题的根据一、从思维规律的角度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感性到理性。感性的认识虽然多...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育观念中感性与理性、智力与非智力之间的二元对立意识迄今根深蒂固,不时地纠缠着教育观念的革新。要突破 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所带来的屏障,就必须要从教育思维及其内在精神的层次上加以思考和研究。为此,本文提出审美精神的教育借鉴问 题,通过立美教育观的建构来解构传统僵化的教育观念,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国家形象影像表达的话语策略,应该摒弃话语思考中的抽象思维惯性、话语传递中的宣教思维惯性、话语选择中的影像思维惯性,从影像叙事的表现蒙太奇策略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蒙太奇策略,让影像人物从符号变得真实,让影像叙事从诉诸理性转变为诉诸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得客观,进而增强国家形象片的愉悦感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梳理"残酷青春"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选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案例,以叙事聚焦作为切入点分析归纳"残酷青春"题材电影的两种叙事聚焦模式:旁观者姿态下以写实理性的外聚焦模式和内置角色视角下以主观感性为视听特征的内聚焦模式;并分别提炼出完成外聚焦叙事和内聚焦叙事的视听语言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论看出版产业的系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苓 《编辑之友》2004,(5):23-25
理论界也同时面临着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在先期的试验性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尽可能降低"改革成本"为原则,为中国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理性的而非感性的思维模式,培养出版人在行业转制的大变革中应有的全局观念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阅读发展史中,阅读媒介起着关键作用,是推动阅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阅读媒介和阅读文化的关系,可将人类阅读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媒介依附阅读文化阶段、阅读媒介独立于阅读文化阶段、阅读媒介主宰阅读文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催生出不同的阅读文化发展模式,即以纸质媒介—默读—私人阅读—理性思维为发展模式的纸质阅读文化;以电子媒介—有声阅读—公共阅读—感性思维为发展模式的电子阅读文化;以数字媒介—默读和有声阅读并存—私人阅读和公共阅读并存—感性思维为发展模式的数字阅读文化.通过对不同阶段阅读媒介和阅读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阅读媒介正朝着不断征服阅读文化的方向发展,学界和业界关于阅读危机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辩证地看待数字时代的阅读危机,对于正确认识数字阅读、把握未来阅读文化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军事记者》2013,(12):27-28
快节奏的生活.将人们带入了速读时代,人们读报的时间大大缩短.对报纸的忠诚度也不断降低。视觉语言直观形象的特性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人们从抽象的理性思维转向了以视觉信息为中心的感性思维。因此,报纸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排版必须强化视觉冲击.以丰富的视觉语言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