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回民小学是桥东区唯一一所民族学校,也是一所三校整合的新建校。面对现状,我们在客观分析学校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的路径,按照教育发展规律,确立了学校发展三个支柱:教学工作、信息化工作、特色建设工作,实施了三大战略,即:教学推动战略——夯实办学基础,实现学校平稳发展;信息化突破战略——占领教育制高点,实现学校高位发展;特色发展战略——打造办学品牌,实现学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汤文江 《中国教师》2014,(14):91-92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因此,学校要注重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和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校坚持"携手、同心、合作、共进"的原则,在家校共建中扎实进取,旨在与家长一起共建和谐校园。接下来,笔者择要谈谈我校的家校共建。一、无声对话:每日留言"真情与坚持"家长和教师的携手合作是学生成长的有力保障,学校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学生的问  相似文献   

3.
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就应把"校地互动"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校地互动"应遵循互惠性、主体性、层次性、市场性等原则,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及资源服务,并通过"校地互动"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地方本科高校应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联动机制,制订"校地互动"绩效评价机制,推动"校地互动"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有效地进行战略调整,以实现学校新的发展,是新时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三年多"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探索实践,从目标定位、策略调整、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东风东路小学科研兴校、信息化强校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占地126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现有39年教学班,在校学生1891名,教职工195名。学校以"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科学文化、突出的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围绕"师资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精品名校"的发展战略,实现了个性化、高质量的发展。学校  相似文献   

6.
论品牌立校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品牌立校战略是高校围绕学校品牌建设对学校管理与发展进行的战略性谋划。对品牌立校战略的抉择意味着在治校理念和战略思维上更加鲜明地体现对质量、特色、形象、品位的追求。实施品牌立校战略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战略转型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品牌立校战略的主要任务包括学科品牌建设、专业品牌建设、课程品牌建设、教师品牌建设、学生品牌建设等八个方面。品牌立校战略的实施必须正确理解和推进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品牌文化、品牌管理策略,以实现追求卓越的大学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优质教育是培养学生成长为优秀体的教育,是面向未来,为所有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它的要义包括面向全体、可持续发展、主动而有个性的发展。北师大新余附属学校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在江西省设立的唯一一所现代化附属学校,秉承北师大"人、爱、创新、做扎根的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按照"人才强校、以德润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和谐美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学校管理方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校合作"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模式探索,更是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县校合作"有利于国家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基层战略,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机制创新的迫切诉求"。县校合作"通过县级政府与学校的战略联合,基于市场适切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深度融合原则、强强协同原则、利益共赢原则,构建战略项目推动下的"县校合作"机制"。县校合作"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产学研合作从"校企点对点"、"专产面对面"到"县校体对体"思想理念的转变,是从学校人力资本输出,到专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再到县校协同机制创新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9.
围绕新一代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下轨道交通产业升级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西南交通大学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的行业和品牌优势,探索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双方以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为保障,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领域的重点规划与建设: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出发,构建起涵盖“本科生-研究生-技术攻关”全链条的深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兼顾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利益,明显提升了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声誉,并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该探索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案例。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寄语     
正受浓郁的楚文化及毛泽东主席故里气息惠泽熏陶,历经几代师生的共同营造,学校确立了办学的核心理念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发展总目标是"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实施打造品牌学校战略,争创现代特色学校"。以"敦信、乐群、敏思、求新"为校训,以"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实事求是、追求和谐"为指导思想,以"科研兴校、特色立校"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家校合作政策在我国经历了初步萌芽、正式推进、规范提升与战略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家校合作的认识与要求同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体现了从服务学校建设的功利性作用到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性价值的转变,家长角色从"配合学校"向"与校协同"转变,家庭教育从私人领域向公共事务转变,家校合作从零散的要求向制度化建设转变等特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从实现稳定、公平、科学、有效的"教育善治"角度提出下一阶段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兴校",是每所学校都在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黑河二小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主课题,由校长亲自主持,确立了学校特色打造、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习惯养成、校园环境文化等子课题,班子成员分工主持,共同研究并实践,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我刊本期"科研兴校"栏目刊载了该校的八篇相关文章,旨在引起教育工作者对"科研兴校"的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刘振泉  姚智君 《地理教育》2012,(Z1):105-106
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基础"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经历四年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导学案"是促进学校课堂有效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抓手,也是决定学校课堂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一、地理"导学案"开发目标地理"导学案"的开发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诚如  相似文献   

14.
朱剑 《教育》2015,(8):10
"做有品位的教师,办有品位的学校"是笔者所在学校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以"为每一个学生着想,让每一个学生成功"为办学理念,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为育人目标,以"理念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精校、特色强校"为发展思路,全面实施"新成功教育"。即,让每一位教师在岗位上都有成就感、幸福感;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的转型发展,家校合作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意识形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仍出现"权责边界模糊,基本定位紊乱""沟通意识淡化,合作效果不佳""合作形式单一,实效性能缺乏"等症结.其缘由在于家校双方立场不一、视角不同、定位不准.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实现"三全育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逻辑起点,试图回归家庭教育与学校本质,挖掘基本内涵,立足学生主体的发展,从而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因此,家校双方应厘清家校双方责任、明确家校共育原则、健全家校沟通制度、提高学生中心地位,从而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无树 《辅导员》2011,(4):65
太湖之滨,古运河畔,始建于1912年的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是一所呼吸着人文气息、流淌着江南水乡灵秀、激荡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百年办学,让天一实验小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以"美"为校训,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为学生生命美奠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4,(30)
正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行臻和教育谱奋进新篇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实验学校投资2亿余元,占地120亩,现有教学班64个,学生3700人,备有高标准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以"臻和文化"为统领,实施"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战略,造就富有爱心与责任的卓越教师队伍,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打造绿色质量,培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建设名牌学校。学校先后承办国家级图书现场会等教育教学活动,获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发展是实现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如何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地方,让教师感受职业生涯的幸福,是成都市实验小学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为此,学校本着"关注全面,自主发展"的指导思想,构建新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2005年,"成都市实验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前沿风向     
《四川教育》2014,(12):4-4
10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公布该校关于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意见,除打造“金融大数据研究院”外,还将大数据应用到了学生的培养中.在该校发展规划中,到2020年,通过有线网络、WiFi、一卡通、门禁卡等相关系统,每个学生每天在校园做些什么,都能被学校“大数据库”统计起来,从而绘制出学生在校园里的“行为轨迹”模型,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状况.“如果观测到学生的行为会导致成绩下降,老师将提前预警和干预.”该校教务处处长郝莉介绍,学校希望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为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成锦平 《江苏教育》2012,(Z2):12-15
【我的主张】用文化实现教育人性化学校应该是有文化气息的园地,文化应该是学校的基本特质。但是,文化等同知识论的误读、学校文化多余论的无知,弥散于全社会乃至教育界非为一日。何况,目前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教条化与虚拟化、工具化与同质化、功利化与简单化等现象或问题,正使学校教育陷入步步远离文化与人性的严峻境地。面对如此困境与困惑,学校何以"立校"呢?文化立校是根本。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遵循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人性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展品位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创办文化底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