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疑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同时又是创新精神必可少的一个因素.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新课改的一项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高度重视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新课改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我国许多中学生质疑意识的欠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具体表现是:(1)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②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改喊得震天响的今天,就应当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如何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精心设置学习问题,为培养他们的质疑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文本的特点等,通过培养质疑意识、引导自主阅读、注重课堂对话、增强语文实践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思考、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个性的观点。这样,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得到培养,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辉 《文教资料》2011,(22):64-65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就是质疑。探究式学习是未来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而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一种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关键。教师首先要激发质疑动机,诱发学生想问;其次要教会质疑策略,引导学生会问;再次要通过设置质疑的空间,鼓励学生多问;最后要激励自主释疑,引领学生研问。  相似文献   

4.
刘桂玲 《语文天地》2011,(20):39-4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爱问、要问、会问的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爱问  相似文献   

5.
一、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古人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疑为线索,要热情地巧妙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每提出一个疑问都是对课文更深一层的理解,也是参与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陈翠萍 《语文天地》2012,(24):22-23
2011年版"新课标"第四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指出:学生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身为语文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恰当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就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开启心智、发展思维。一、备课时应备疑  相似文献   

7.
李继华 《教学与管理》2012,(21):150-151
体育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带有疑问的学习问题,并产生一种主动研究、开拓思维、积极质疑、阐述观点的心理活动状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育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促进他们更有效地掌握动作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学生体育问题意识培养的价值1.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体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种思维认知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就是指导学生如  相似文献   

8.
正在学习中,质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疑问→积极开展思维→质疑→再学习→解决疑问→再产生新的疑问……"这样一个循序渐进、不断重复、逐步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是基础,思维是核心,疑问是动力,质疑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理解课文内容和形式的过程,来达到培养学  相似文献   

9.
<正>"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思维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而不断发展。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改革语文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质疑水平呢?一、有效预习,生成疑问"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质疑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能力,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让他们能俯下身子,沉下心来主动自主地学习探究?我认为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策略和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质疑是人类创造思维的基础。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究。“学贵有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调动自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学生在质疑的同时,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要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学会释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质疑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就会有动力去探究、发现,在发现中进行创新、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激励学生不断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兴趣,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叶裕新 《教学随笔》2014,(10):20098+98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我们一定要把阅读和思考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但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创新教育的呼唤。教学中要做到: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获取,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因为掌握质疑方法并形成质疑能力,才能发展学生思维、才能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进而能够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刻性.思维活动是由问题产生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应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养成创新意识。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拓展思维的广度、深度。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王倩珍 《新疆教育》2012,(8):115-115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大胆实践,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一、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疑多问,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教师也要努力创设质疑情景,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善于发现捕捉好的提问和答问,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对学生萌发的创新精神及认识,教师要多加保护和培养,这样才能有利于全体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明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多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唯有具有质疑精神才有形成创新思维。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才能不迷信权威、才有可能形成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还有,如果教师多注重开放题的教学,逐步就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最后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并且多开展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物理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于牛顿对苹果落地的疑问而产生的.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存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使质疑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为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一切学习皆源于疑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还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历史课堂应通过营造质疑环境,激发思维热情,强化思维训练开展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能、勇、善、乐的质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