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及习性等不同,导致两种语言在思维方式和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英汉互译的障碍,直接影响了译文的准确性。只有通过实践,掌握翻译技巧,才能正确地进行翻译转换,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2.
思维影响语言,思维方式又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汉英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各有特点,且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的结构对比上是多方面的。本文就两大民族的思维方式之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及其在句子层面的体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在英汉互译时要考虑英汉思维的差异,采取一定的手段,以使译文符合各自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3.
英汉句子表达方式差异是影响学生英汉互译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探讨英汉句子表达方式的差异 ,以期对学生的英汉互译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讨论中西思维方式中形合与意合这一重要差异为起点,选取典型的体现形合与意合差异的英汉、汉英互译实例,对这些实例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此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表现;着重研究根据目标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调整语序,转换句子结构等有效的、可操作的翻译长句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sentence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主语——谓语",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形式是"话题——说明"。本文对英汉句子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总结了英汉互译时的注意事项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英汉句子表达方式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句子表达方式差异是影响学生英汉互译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探讨英汉句子表达方式的差异,以期对学生的英汉互译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用的角度,认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常式不同。英语句子是语法的,语法结构常式为三分,即SVO,汉语句子是语义的,语义结构常式为两分,即TC(话题和说明)。通过英汉句子结构的比较,通过实例说明在英汉互译中灵活运用句子结构,可以在翻译中做到目的语的通顺,有利于翻译目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这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其背后实则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英汉互译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方式转换。本文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观点和方法.并探讨了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任何语言都兼具形合和意合两方面的特征,不同的是各种语言在表现趋势上存在差异。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的区别体现在词组、句子和言语层次上,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质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有利于促进英汉对比和英汉互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朱云 《巢湖学院学报》2004,6(4):101-106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语句子主谓机制突出,主次分明,因而在形态上呈现出叠床架屋式的空间树型构造;汉语句子则是"积顿成句",不存在主干结构,如同竹子般节节拔起.由于这种句式结构上的根本差异,中西方人即使是表达相似的思想,所采取的语言形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在英汉互译时,只有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对原语的句子结构作相应的调整,译文才会显得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思维是语言的条件和基础,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东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从总体上看,西方思维方式更加外向直率,而东方思维方式较为含蓄内敛。语言作为思维的表达方式,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种差异。英汉句子主体以及句法衔接上也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差异,在英汉互译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转换才能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在英汉互译中.英译汉时.会用到大量的意合句,而汉译英时,则会用到大量的形合句,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彤合。对此的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造句上的区别。从而在英汉互译时不仅使意思贴切,而且句子结构也很吻合.真正做到翻译中的信、达、雅。  相似文献   

13.
陈颖 《培训与研究》2007,24(6):127-129,132
英语和汉语的不对应性表现在一词多义、独有的词汇系统、民族习惯表达法、说话方式和内容的差异性、句子结构和行文顺序的不同、文学语言各异等方面,并给英汉互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用多个词表现某一个词的几种意义,增加直译的成份,在音译和直译的基础上进行展开或加注,适当照顾语言标准的多样化、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解决英汉互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其表现在语言上就生成了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英汉句式对比这些英汉句式,探索深层的语言思维方式上的异同,可以为汉英互译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二者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英汉思维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邓艳 《考试周刊》2010,(28):31-32
英汉两种民族的认识和思维方式及关学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因此文章的谋篇布局及语篇的连接方式也便有了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要认真考虑如何遵循彼此的语言习惯.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使译文能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更是一种逻辑活动。由于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意识的差异,为使译文与不同思维习惯保持一致,这就要求译者对逻辑思维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有所了解,特别是应注意英汉在句子结构、句子主干方面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英汉互译中,英汉语言都有被动语态的使用和表达,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使用的习惯不同,两种语言被动结构的意义和使用存在巨大差异。该文通过分析两种语言被动语态的异同,探索英汉被动语态在互译上的路径,以便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互译中,英汉语言都有被动语态的使用和表达,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使用的习惯不同,两种语言被动结构的意义和使用存在巨大差异。该文通过分析两种语言被动语态的异同,探索英汉被动语态在互译上的路径,以便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0.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别实际上体现了中西思维的具体差异。句子研究就是找出不同语言的结构差异,发现研究与结构的内在关联。英汉句子中包含的结构特征具有很大的差别。本文从中西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中西思维差异在英汉句子结构中的表现及影响,以掌握英汉句子结构特点,切实提升英语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