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怎样帮助中学生从“成功作文”中“看出”和“领悟”作文“应该怎样写”?王浴海先生说,如果你“期望迅速获得成功的话”,“那么请从寻求自我生活的第一个醒悟点开始吧”!这里,“关键在于有无自我的心意在里头,有无自我的个性在上面,有无自我生活的思想在深层”,有无“最贴近自我生活和理解能力”的活水在流淌……  相似文献   

2.
每次阅读大家名作,只要“用心”思索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都会发现一些“不易看出”或“不能领悟”的东西(鲁迅语)。近读鲁迅的《一件小事》就有新的感触。这篇“微型小说”不可能、也不必要用大量篇幅写景,但却用极其简练的语句突出写了“风”,而且五次写“风”,每次有每  相似文献   

3.
切实、具体、形象引入活生生事例,是将古典文学从僵化、干瘪中解脱出来,赋予血肉、灵魂的重要步骤。“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我们不能定出法则,但是可以从分析名著中探得几分消息。”(朱光潜《选择与安排》)如何“容易  相似文献   

4.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二字,大家作过不少探讨。薛绥之同志在《对鲁迅作品某些注释的异议》一文(载爱辉县教师进修校编《读点鲁迅丛刊》第三辑)中,作了这样的解释:“为了忘却而纪念,犹言化悲痛为力量,是为了更好的战斗。”这样解释,简明是简明了,但也把鲁迅深邃炽烈的感情和震撼心灵的语言,理解得过于简单化了。首先我们要问:化悲痛为力量难道就需要忘却吗?鲁迅在写此文之前,也即在没有“忘却”之时,就没有化悲痛为力量吗?鲁迅在写此文之后,难道就真的“忘却”了吗?把“忘却”仅仅解释为化悲痛为力量,未必恰当。再看鲁迅原文,开头第一段最后一句是:“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  相似文献   

5.
鲁迅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云棠同志也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写的是当年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云棠同志写的是今天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七十多年来它们究竟有什么变化?鲁迅当年那样写究竟想表现什么?云棠同志是怎样揣摩鲁迅当年的心思的?试将两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一个比照,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自身” ,具体到中学语文教学 ,虽说尤其俗话不俗 ,但这所进之“门” ,也还必须是不二法门 ,学生方能以自身“修行”而登堂入室。如果是左道旁门 ,学生即使怎样的自身“修行” ,而欲登堂入室 ,也只能是自己用手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所以鲁迅认为“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 ,‘小说法程’之类” ,就是“专掏”青年的“腰包”的 ,因而主张“多看大作家的作品” ,如说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 ,他的作品 ,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 ,也就不能领悟 ,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 ,是必须知…  相似文献   

7.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这句话是值得珍视的,遗憾的是这个说法还是不够具体。什么是“不好的”呢?鲁迅先生曾说:“研究大作家的手稿,看他怎样修改。”如今这句话也用到了他的身上。早在1981年,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编辑家朱正先生就出了《鲁迅手稿管窥》一书(再版名为《跟鲁迅学改文章》)。  相似文献   

8.
《祝福》写于1924年,时过境迁,距今已经八十多年。加之文章写作背景复杂,思想深刻。文笔蕴藉,篇幅较长,洋洋洒洒达万余字。因而,让生活阅历并不深厚的学生去还原鲁迅笔下的“鲁镇生活”,认知吃人的“封建礼教”,领悟鲁迅先生写作《祝福》的深意,便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从“教”的角度说,教师“讲”好这篇课文并不难,但如何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文字材料去感悟课文,却并不容易。教学时,老师普遍感觉到费时长,见效慢,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缺乏兴趣。然而,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教师调动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积极接受的主体,发现并领悟教材的全部意义。因此,在教学《祝福》时,我充分考虑了以上各方面的因素,运用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陆文夫几乎是专写苏州、专写苏州小巷、专写苏州小巷人物的作家,被誉为文学上的“陆苏州”,这种殊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其他人所不曾有过的,在整个文学史上也不多见。但是,就此认为陆文夫成功的秘诀是因为写了苏州,似乎就不那么恰当了。其实,仔细地考察起来,陆文夫作品的“苏州味”并不那么纯正、突出。与鲁迅相比,陆文夫笔下的“苏州味”远没有鲁迅笔下的“绍兴味”那么浓烈、那么鲜明、那么令当地人感到亲切。苏州,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一向反对习作者迷信《小说作法》之类,主张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认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些话不仅强调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且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也有极其深刻的启示。仔细揣摩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构思,我们就可以从中悟出一些“应该怎样写”的道理。选定一个最合适的舞台,让主人公在这  相似文献   

11.
不动笔墨不看书,边动笔墨“金不换”。 鲁迅当年写作常用一种叫做“金不换”的毛笔,“金不换”就成了文笔的代名词。鲁迅读书多多,创作也源源不断。一个人只读不写,容易眼高手低;不会写作,就不懂文章奥妙。阅读与写作相联系,不光能巩固所得的知识,而且能提高感悟、理解、研究和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曾写闺土讲述在海边沙滩上,一小动物乘月偷吃西瓜的故事。这小动物音“查”,但汉字没有这个字,于是,鲁迅为需要,就创造了“猹”字。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在故乡几日,深深感受到故乡人、事、物的巨大变化,结尾在“我”离别故乡时这样写道:“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是写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传达出“‘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我’的心里很不平静”的更深一层含义。  相似文献   

14.
怎么走近鲁迅?鲁迅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高峰,是旗帜。于是,不管是教鲁迅写的文章,还是教他人写鲁迅的文章,许多老师总是努力往思想性、革命性等异于常人的崇高上靠,仿佛不这样做,就会矮化巨人,弱化伟人的影响力,不足以使学生“认识、了解鲁迅”。但是,  相似文献   

15.
鲁迅发起组织并直接领导的莽原社于1925年4月11日正式成立于北京。由他主编的《莽原》周刊也在这个月的二十四日出版。据《两地书》记载:鲁迅酝酿筹办“莽原”时本来才是“一种计划”,“除百来行稿子以外,什么也没有”,而《京报》抢先登出了广告云:“思想界的一个重要消息;如何改造青年的思想?请自本星期五起快读鲁迅先生主撰的《□□》周刊,详情明日宣布。”鲁迅觉得“广告”“写得那么夸大可笑”,就立即亲笔拟  相似文献   

16.
“画疤痕”是鲁迅小说重要的艺术细节。鲁迅小说中的疤痕描写,可以透视封建制度对不幸人们生命的蔑视,透视封建思想对下层人民心灵的戕害,透视悲剧主人公灵魂的挣扎,疤痕透视病态社会“巨大疤痕”。鲁迅在多篇小说运用了“画疤痕”的艺术细节,体现了他一贯的“写灵魂”、“写病态”、“写不幸”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17.
鲁迅写小说提倡“白描”,主张象中国旧戏和花纸上没有背景的方法,他说过:“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达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其实,鲁迅并不排斥环境的创造,排斥的只是那些繁冗的“唠叨”,那些离开人物、主题的表现的“环境描写”。事实上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很注意人物赖以植根的现实生活土壤,他往往在刻划人物、叙述故事的时候,就同时揭示了形成性格和情节的环境,并不给人“陪衬拖带”的感觉。认真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环境因素,是掌握其思想、艺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伟大领袖的这句精彩评断早已深入人心。大多数国人心目中的鲁迅,是个整天横着眉毛跟黑暗势力斗争、斗争、再斗争的钢铁战士,不知疲倦,不懂休闲,不谈风月,不近人情,就知道写呀写,喊呀喊,用三仙姑评价丈夫的话说:就知道在地里“死受”。这样的鲁迅形象颇为类似那移山的愚公,挖山不止,征途漫漫,几时才得个轻松爽利?所以当今的时髦男女们,对鲁迅大人尊敬是尊敬,但多少有些摇头不喜甚或眉头紧皱,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啦。正是对鲁迅的这种误解,给我们这些讲鲁迅课的教书匠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每次讲现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石文静 《中国教师》2012,(6):51-53,80
<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鲁迅逝世那年周晔才十岁。这篇回忆性文章是从亲人的角度,尤其是幼亲的角度来写的,既独特又真实。文章文笔朴素,感情真挚,没有夸张、没有拔高,比较符合她这个年龄的感受和领悟。文章一面世即受到好评,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时间也比较早,  相似文献   

20.
<正>“虚与实”在写作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是看得见、摸得着、具象显形的人和事物;“虚”是抽象的,需要想象和模拟才能感知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见识和意蕴等。好的作文在生动感人的事实叙述之外,讲求灵感闪现和顿悟发掘,这样行文才能境界超脱高妙、令人激赏。山之气质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气韵写不出,以草树写之;人之精神写不出,以领悟写之。领悟是什么?领悟就是“实”化“虚”的认识和发现,是“虚”处穿插“实”的作文秘诀,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心灵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