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范读导入,直奔重点师:老师先来给大家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跟着默读。(配乐朗读,教师感情充沛真挚,读毕掀起掌声)师:这篇散文写得好不好?生(齐):好!师:好在哪里?好,这个同学积极举手发言,那就请你说说。  相似文献   

2.
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是完全可行的。下面抄录《琐忆》的训练片断,仅供参考。师:作者赞扬鲁迅的崇高精神和战斗风格,篇末有一段含义更深的抒情文字。十分精彩,请先听我朗读,然后大家两个一组,轮流读给对方听(师表情朗读从“听着鲁迅先生的谈话”至篇卒,生随后轮流对读。师从巡视中发现某学生读得很有感情,便请该生为大家朗读)。  相似文献   

3.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齐读课题—— 生:钓鱼的启示. 师: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第一,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 (师依次出示四个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并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沮丧")  相似文献   

4.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齐读课题——生:钓鱼的启示。师: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第一,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师: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师依次出示四个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并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沮丧")  相似文献   

5.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看到一篇《画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教学设计,感触颇多。【案例1】……(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你们听了朗读后想说些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师:同学们读中有悟了吗?谁来告诉大家?师:出示课件(赵小艺画风的句子)。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能感受一下吗?师:宋涛是怎样画的?(指名读)师:赵小艺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谁来表演读?师: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各抒己见)生:自读喜欢的句、段。生:(评价朗读效果、全班交流)……【透视1】教学…  相似文献   

6.
一、发现一道风景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生:(齐答)是。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生1:(朗读)“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水声。”师:好一个“水面月光如银”。这是一…  相似文献   

7.
教例: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赠汪伦》(生理解诗意后)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深厚的友谊,我们怎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生自由朗读体会)生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这水深吗?大概只有150尺?(众笑)生B:(读略)师:嗯,水深约有500尺了!生B:(第二次读略)师:还不够深。请大家听老师读一读。(教师范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请大家再读一读。(生自由练读———指名读)生C:(读略,感情稍深)师:很好,水深确有千尺,但情深还不到千尺。生D:(读略,很有感情)师:刚才两位同学的朗读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8.
师:秋天的雨为什么会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二段. (生自由朗读) 师:你喜欢哪一句?请你来读一读,你说你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件出示大瀑布壮观景象的画面,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赞美看到的画面,导入新课。一、今昔对比,感受大瀑布师:看着这图画,咱们脑海中有一段文字一定被激活了。(画面上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水声震耳欲聋")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一段话。(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谁想来朗读?大家认真地听,看看朗读声中能不能浮现刚才的那幅画。  相似文献   

10.
犤初读课文过程中,黑板上留下了经教师指点、学生讨论理清的课文脉络:响起掌声(第1~4自然段)感谢掌声(第5~6自然段 议论掌声需要掌声身处困境(第7自然段)犦师:请同学们轻声把整篇课文朗读两遍,读后告诉老师:哪一自然段课文所写的情景最使你感动?(生读课文,思考)生:第4自然段。师: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课文,略显平淡)生:(忽然站起,大声地)邢平读得不好!(笑声。未征求老师意见,该生便富有感情地朗读起来)师:(笑)这么说,你也同意邢平同学的意见———第4自然段写得最让你感动了?(生点头)师:大家同意他俩的看法吗?生:(齐)同意!师:说说看…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读:读准字音 师:昨天下午,大家预习《行路难》的时候,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关于词语读音的问题比较集中. (师生共同解决词语读音问题.) 师:解决完了词语读音问题,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诗歌. (一生朗读诗歌,字音标准.) 师:字音读得很标准,请大家齐读诗歌. (生齐读诗歌.) 二、细读:理解诗意 师:预习中提到的关于诗歌意思的问题比较具体,老师整理了几个比较集中的.  相似文献   

12.
师:请大家齐读《我爱这土地》。(生齐读。)师:刚刚大家确实齐读了一遍,但仅仅是读了一遍(有意强调"读"字),读的时候没有注意朗诵艺术及技巧。朗读与朗诵是两个概念。希望大家通过自己读的实际行为来理解和区分它们。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朗诵一遍这首诗。(生再读,总体音量提高,注意  相似文献   

13.
(教师出示并感情朗读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然后师生一起朗读。)师:这两句诗显得有点深奥,不过,我们学习了《一夜的工作》后,相信同学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这篇课文写的是逝世了26年却依然活在人民心中的好总理,请大家一起说出这个伟大的名字———生:周恩来![教师朗读诗句《有的人》,不但给教学增添了浓郁的文学气氛,并且为学生理解周总理公仆形象奠定了基础。]师:通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和采访长辈,同学们对周总理已经有所了解。这节课,我们随诗人何其芳同志到周总理的办公室,看看周总理这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一、谈话师:今天,陈老师来给你们上课,大家开心吗?生:开心。师:陈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然后请同学们把游戏的过程写成一篇短文章。(出示:做一个小游戏,写一篇短文章)怎么样?感兴趣吗?生:感兴趣!师:太好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大家这么感兴趣,我相信今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案例(一)利用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都喜欢听故事,那么老师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有关阿凡提的故事。课件演示:(用flash动画呈现"阿凡提的故事",并配音朗读)时间一天天  相似文献   

16.
《我要的是葫芦》(第三册)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是进行词句训练的良好材料。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葫芦开始长得怎么样? 生:葫芦开始长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片段一师:(板书课题)哪位小朋友能把课题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声音真甜!你重读了“浅水洼”,是在提醒大家,小鱼在哪里?生:小鱼在“浅水洼里”。师:还有谁能读出不同的感情?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一、通过自学课文,探寻“秋魂”之内蕴,演绎各部分寓含之人生哲理。   二、旁征博引,发挥创新思维,归集与各部分人生哲理相应的谚语、俗语。   三、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和欣赏水平。   教学形式   集图、文、声、乐、像于一体,多媒体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小夜曲》乐曲声中多媒体投影栅格显示课题“秋魂”。   提问释题:   投影显示“国魂——军魂——师魂”;“魂——一种精神、一种楷模;学习的榜样、前进的动力;聚合人心的、鼓舞人情的崇高品格。”   “秋”也有这样的品格和力量吗 ?请看…  相似文献   

19.
一、点词读句 帅:这节课老帅带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看黑板,诗的题目是-- 生:<牧童>. 师:上课之前,同学们有没有渎一读这首诗啊? 生:读了. 师:我知道,学这首诗,对你们来说不算困难.因为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字,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那是非常简单的事.今天老师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大家做到熟读--(生:熟读成诵).现在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练习朗读.开始! (生自由朗读)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段]师:险峻的天游峰上有一位可亲可敬的扫路人,想认识他吗?请大家浏览课文,用“”画出并朗读文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生轻读、圈画)师:谁愿意告诉大家,在天游峰你所见到的扫路人?生:(1)“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