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缺陷产品召回是消除批量性缺陷产品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危害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在发达国家已非常完善。而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立法相对滞后,导致了我国政府在缺陷产品监管上的无力及企业对缺陷产品召回的轻视。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完善现有立法,并制定专门的产品召回法,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的产品召回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法律完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在政府的介入之下,及时消除产品缺陷的有效制度。梳理近年来我国颁布的关于缺陷产品召回的相关法规及草案,结果表明,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仍显不足。应当科学规范"缺陷"的定义,进一步完善召回行为的立法规范,设计合理可行的惩罚体系,使产品召回制度得以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付志中 《红领巾》2005,(2):73-74,125
我国现行产品责任立法应该借鉴外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的重构,可从安全注意义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产品召回制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效益是经济学和法学共同追求的价值。在法学研究中引进经济分析方法对法律制度和在法律规则之下的人们的行为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通过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若干问题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提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应采取分散立法模式,并从界定缺陷产品的范围、惩罚力度、鼓励自愿召回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中国的施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入世的初期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势在必行。影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立法、管理、企业、消费者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重视,使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通过介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分析其对消费者、销售者、产品流通、消费环节等的重要意义,回顾其发展历程,从立法层面、行政管理层面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法律规范体系、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等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国家,并最先应用于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把对消费者的保护放在第一位,从确立以来,便获得广泛的关注,逐步得到推广,英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产品召回制度。本文从产品召回制度的概括着手,探讨建立产品召回制度的必要性,剖析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不足,通过与美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对比,为完善我国的产品召回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缺陷产品监管是产品质量立法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尚属空白,章对借鉴国外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立我国的缺陷产品监管机制的有关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鲁 《考试周刊》2010,(32):239-240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自从上世纪60年代发端于美国,至今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并将其作为维护经济市场稳定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制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召回事件的发生,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却存在着起步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文章针对缺陷产品召回的必要性、产品召回制度目前现状及缺陷产品召回的原因,相关国家召回制度的借鉴价值等方面论述了该制度的现实意义,进而为突破当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困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上频频出现的产品安全问题,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共安全及稳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现有缺陷产品召四制度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完善的建议,期望我国尽快建立健全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切实有效地维护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的终身教育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特征是:实现了终身教育的法制化,建立了层次多样、结构完备的施教机构,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终身教育经历了从思想理念到社会实践、从学术探讨到国家教育政策吸纳、从教育概念到制度架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从终身教育理念普及、法律制度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等多方面推进我国的终身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凸现了建立中国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作为缺陷产品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以公平、安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理论为依据,建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应以主体制度、程序制度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国外政党注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主要有:制定详细配套、简明实用的党规党纪;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党规党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突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严格执行党规党纪.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国做法,而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政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有益做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之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拥有健全有力的法制保障、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制、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多样化的经费来源以及针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评估制度,且都对农村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给予了特别扶持.我国要充分、合理地借鉴上述做法,将职教纳入大教育体系中,在强化法制化管理、改革招生和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的职教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职教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教育发展与现代教育法制理念和法制实践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起步较晚,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教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都显薄弱,在教育法制实践中呈现出的多层面、多类型的缺陷或缺失,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育法制效率的提高,最终影响着教育效益的有效实现,因此,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制已有了两千多年经验的积累,每个朝代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制。《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于《唐律疏议》编写时期的说法,却是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探讨了《唐律疏议》完成的真正时期。  相似文献   

17.
贫困是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通过反贫困立法把宪法关于社会救济和权利保障的规定落到实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借鉴这个经验,把推行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复兴,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的历史。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建政、依法办事的政策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继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打开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体系。以历史分析的方法系统性回顾党的百年法治历程,以及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的主要特征,以此从中揭示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法典式的立法模式是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的理想化模式,法典化程度是衡量大陆法系国家法制建设发达程度的主要的标志.我国环境法的法典化研究处在起步阶段,从环境法调整对象、环境权力体系完善程度、环境法现状看,目前中国环境法不适合法典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新闻事业的国家。而当社会的法律制度和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产生实际的社会需要时,中国古代新闻法制就开始起源了。历史典籍《国语》的记载及有关研究成果可以佐证中国古代新闻法制起源于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颛顼(zhuanxu,音同专须)时期”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