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目的:定量研究特定运动员某阶段射箭训练中各影响因素对中靶情况的作用,为改进训练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射箭运动训练多参数实时同步检测系统对训练中的瞬时心率曲线、弓片应变、撒放时间、动作视频、靶视频、箭初速等参数进行实时同步检测,在非线性时变目标向量函数模型的一阶简化基础上,估算各影响因素的扰动量。结论:对两名运动员实测分析表明,撒放时间、心率等因素对不同运动员中靶的影响不同,为运动员个性化训练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
射箭动作节奏的一致性是射箭项目教练员一直关注的重点。研究运用高速摄影机在不干扰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下,对我国里约奥运会4名优秀反曲弓射箭运动员的射箭动作节奏特征与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优秀射箭运动员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环与非10环成绩在瞄准节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优秀运动员在最佳瞄准阶段时间越长,运动员的成绩越稳定。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声动反应时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声动反应并不能作为优秀射箭运动员技术监控的有效指标。因此,作为国家队教练员不能一味强调射箭技术的快节奏,需要注重射箭技术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射箭技术评价指标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运用Qualisisy红外光点测试系统、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Noraxon肌电遥测系统等对国家队射箭队运动员进行测试,对运动员的射箭动作技术进行分析。结论:1)姿态角、肌肉用力激活程度、举弓阶段主要用力肌肉激活顺序、举弓、开弓时间等的一致性可作为射箭技术评价指标;2)各动作阶段所用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技术评价指标,但开举弓时间比与中国国家队射箭成绩正相关;3)基础平衡的足底压力中心指标可作为身体素质、选材及成绩预测的参考依据;4)射箭运动员实射时身体在前、后方向上的稳定性较差,主要与腹背肌力量的不均衡及没有专业运动鞋有关;5)运动学及肌电学都表明,中国射箭训练对举弓、开弓阶段的重视不够,背部肌肉用力特征不明显,撒放技术合理性不高。建议:1)快节奏只是个别运动员的特点,不能因为团体比赛时限缩短而过多强调快节奏。2)采用振动法或不稳定支撑面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力量训练。因为这两种训练方法不仅可增加肌肉力量,而且可使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本体感受器得到训练,从而增强对射箭动作的感觉能力;3)为射箭运动员定制或选择有防滑块鞋底、前后上翘程度符合运动员脚型特点的射箭专用鞋。  相似文献   

4.
梁强 《体育科技》2011,32(4):47-49
射箭项目所使用弓的拉力基本是恒定的,所以射箭项目的运动员并不像举重、田径等项目那样需要绝对力量及爆发力,他们需要的更多是耐力,因此,对射箭运动员的身体训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冬训期间脑机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冬训期间不同阶段脑电图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冬训期间不同阶段射箭运动员大脑机能变化的特点,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专项负荷训练课后,射箭运动员顶枕区双侧α频段脑电功率值有下降趋势,而中央回双侧β频段脑电功率值有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专项训练课对运动员中枢机能有较显著的影响;冬训期间大负荷量低强度专项训练阶段,射箭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会由兴奋转向抑制;在冬训期间小负荷量高强度专项训练阶段,由于训练的负荷强度增加以及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随之增高;优秀射箭运动员中枢机能的各项脑电指标波动范围较大,存在个体差异.在建立优秀射箭运动员冬训期间主要脑电指标评价参考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重点运动员个性化参照标准,以便更好地用于训练监控.  相似文献   

6.
射箭运动技术诊断是该项目科学化训练的难点和要点,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超高速影像和三维红外线运动学分析的方法,以及高精度的时间、速度、位移等系列运动学指标的测量和射箭运动力学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监控射箭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状态;高水平射箭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具有撒放时间短、声动反应快、箭速高、动作稳定性和一致性高的特点;另外,从功能原理与专项技术规律角度深入分析了反向动作与动作效率、动作稳定性等要素的因果关系,提出了优化撒放方式、减小反向动作幅度、增强动作控制能力是提高射箭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对新一届国家射箭集训队运动员在不同训练负荷状态下脑电超慢涨落图SET及其脑电复杂度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训练负荷对优秀射箭运动员大脑机能产生影响的特点,为提高射箭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1)在射箭训练中,负荷量的增加并不能提高运动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和训练效益,因此,负荷量安排应在合理的区间内进行波动式的设置。同时,射箭运动员LL-HLI阶段与LL-LLI阶段额区β频段功率值有显著差异,快速放电的强度增加会导致能量消耗加大,其中枢神经虽然兴奋性得到提高,却更容易出现疲劳。2)在LL-LLI阶段运动员6种神经递质水平呈"飞燕型"分布,与正常人脑电超慢涨落图分布并无差异。在HL-LLI阶段,一方面,作为人体的内源性活性物质的运动员脑内5羟色氨(5-HT)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另一方面,这一阶段脑内多巴胺(DA)水平则较LL-LLI阶段有所下降。3)不论是HL-LLI阶段,还是LL-HLI阶段,运动员脑电复杂度均出现下降趋势,虽然两阶段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LL-LLI阶段,均有运动员处于中枢疲劳状态,并且两个阶段出现中枢疲劳现象的运动员人数呈上升趋势,提示应该在强调运动训练科学性的同时,也需要对训练后的恢复更加重视,科学训练与科学恢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57-261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揭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特点,为射箭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和成绩的提高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前对正处于集训期的16名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 1)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的FMS测试平均分为16.44分,最高分为21分,最低分仅为13分;2)肩关节灵活性测试得分最高,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测试得分最低,有11人出现了左、右不对称情况;3)不同运动等级的射箭运动员中,跨栏步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和训练年限的优秀射箭运动员之间的FMS测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肩关节灵活性、躯干核心区和肩胛部的稳定性水平较高,髋关节的灵活性、腘绳肌和比目鱼肌的柔韧性较差,身体两侧的肌肉力量有差异,且两侧髋关节的稳定性不对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1)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和肌肉用力的特点;2)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原则;3)力量训练特征;4)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四个方面对射箭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0.
以24名国家射箭集训队优秀射箭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引入脑电非线性分析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运用脑波诱导技术探讨国家射箭集训队运动员备战第17届亚运会不同训练阶段中枢机能变化的规律。对24名被试运动员亚运会选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的脑电实时测试表明:亚运会选拔赛前的3个训练阶段测试中,冬训中期的顶枕区α频段功率值较冬训开始和亚运会选拔赛前2个训练阶段显著降低(P<0.05);冬训中期运动员5-HT水平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DA水平则有所下降(P<0.05);冬训中期及亚运会选拔赛前阶段,被试运动员脑电非线性参数均出现下降趋势,并且上述2阶段Lempel-Ziv复杂度均显著低于冬训开始阶段(P<0.05)。对最终参赛的8名运动员脑波诱导训练后脑电测试结果显示:8名参赛运动员综合放松度测试值始终呈上升趋势;脑内DA平均值有所提高,5-HT平均值则出现下降,脑电Lempel-Ziv复杂度平均值上升;8名运动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AS得分和SCL-90总分在30天的脑波诱导训练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1)国家射箭集训队在亚运会选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中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变化与其训练负荷强度及负荷量的变化有关;(2)国家射箭集训队运动员大脑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在亚运会选拔赛前的变化最为明显;(3)脑波诱导训练在改善备战亚运会的8名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大脑中枢机能与大脑高级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Recurve archery is an Olympic sport that requires extreme precision, upper body strength and endur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quantify how postural stability variables both pre- and post-arrow release, draw force, flight time, arrow length and clicker reaction time, collectively, impacted on the performance or scoring outcomes in elite recurve archery athletes. Thirty-nine elite-level recurve archers (23 male and 16 female; mean age?=?24.7?±?7.3 years) from four different countries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prior to competing at a World Cup event. An AMTI force platform (1000Hz) was used to obtain centre of pressure (COP) measurements 1s prior to arrow release and 0.5s post-arrow release. High-speed footage (200Hz) allowed for calculation of arrow flight time and score. Results identified clicker reaction time, draw force and maximum sway speed as the variables that best predicted shot performance. Specifically, reduced clicker reaction time, greater bow draw force and reduced postural sway speed post-arrow release were predictors of higher scoring shots.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investigating shoulder muscle tremors at full draw in relation to clicker reaction time, and the effect of upper body strength interventions (specifically targeting the musculature around the shoulder girdle) on performance in recurve arche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射箭运动员安静时血液氨基酸的水平。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射箭运动员早晨安静血液中四种氨基酸即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r-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四种氨基酸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最低检测限为0.01;平均回收率大于89%。日内RSD小于6%,日间RSD小于9%。结论:射箭运动员在安静状态时的血液氨基酸水平与正常人相当,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射箭运动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我国射箭运动训练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射箭技术训练年训练总量增大,周训练时数延长,负荷强度明显提高;对射箭用力性质及技术用力特点的理解存在差异;心理训练虽得到了普遍重视,但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射箭战术训练开始引起重视,但对其规律性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对训练的监控还较薄弱。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外形、尺寸、重量与国际标准男、女铅球相同的三维数字测力铅球系统,其核心是内装电阻应变式三维力传感器。该系统能够单独进行无线测量,并能与摄像机、三维测力平台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同步测量。能够测得人体对铅球在X、Y、Z空间3个方向的力值、力的曲线、各方向的合力值、曲线和X、Y、Z方向上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冲量。该测力系统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可实现无妨碍、无损伤检测;测量安全可靠。可连续测量、记录、显示、存储、信息处理和输出打印等。训练实验证明该系统不仅是一种科研仪器,而且是一种训练监控系统,将为铅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有力的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he aiming phase, an archer pulls the arrow back a little bit before he releases the shot. This pulling back of the arrow is called the “final pull”. Simultaneous with the final pull, the archer has to hold the bow calm.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examine the motion of the bow and the final pull in highly skilled archers. From a technological point of view, we wished to develop a system to measure the draw-length in the final pull that could be used during archers’ normal training. Seven archers (two males, five females), all of whom were participants at the Junior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German National Championships, performed 66 shots indoors at a target 30 m away. Each archer shot the same bow as used in competition. On-target trajectories of the aim point movement were measured. Also, the alterations of the draw-length in the final pull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rregularities in the final pull have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archers’ scores. Intra-individually, a smaller range of motion of the bow in the last second before the shot appears to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archers’ scores.  相似文献   

16.
王永红  陈祥伟 《体育科研》2017,(6):54-59,66
为了了解我国射箭运动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射箭运动研究的方向,厘清射箭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路径,基于CiteSpace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98年以来发表在C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射箭运动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射箭运动研究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目前仅仅形成了简单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只有少部分作者之间有合作关系;研究大都以高校为依托,还没有形成基本的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史、体育文化、射箭与竞技体育、射礼、弓箭系统等方面;传统射艺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文献、文物双重互证法等考察两汉时期军队的体能、技能训练体系。从《汉书·艺文志》所载“兵技巧”类书目入手,探讨两汉时期军事体育与战争形态、武器装备及军队训练的关系,其中“兵技巧”主要包含“习手足——军队的体能训练”“便器械——使用兵器的技能训练”“积机关——军事工程学领域的方法”三方面内容。两汉时期的“兵技巧”在军队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方面的特点和价值体现为:①引入手搏、剑道、蹴鞠等一系列身体活动作为“习手足”的训练手段与方法;②形成从民间到军队以弓射、骑射、弩射以及刀、剑、戟、矛为核心的“便器械”技能训练体系。两汉是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训练的重大变革时期,以车战和步战为主的中原军队必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射为主的新型战争,其军事体育和军事训练体系为在汉匈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韩国和美国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韩国和美国的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遵循射箭运动发展的规律,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坚持快速发射的技术风格,有效地使用背肌发力与持续加力等新技术,从小开始早期训练,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开发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实行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管理制度,加强射箭训练科研工作,是韩国和美国在射箭运动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也是两国射箭运动科学化训练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