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学业预警能有效补充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方式,是一项有利于保障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的柔性政策。通过调查H大学,发现其研究生学业预警缺乏规范性和正式性,具体表现为:缺乏理念指导,预警指标与标准设定不合理;预警平台尚未建立,数据收集和等级划分不明确;预警组织不够稳定,预警流程与监督机制不规范。因此,建议高校从塑造科学的预警理念,制定合理的预警指标与标准;创建一体化预警平台,建立学生数据库和预警等级;建成稳定的组织架构,在打造灵活流程和责任监督制等方面优化研究生学业预警。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入预警理论,通过监控和预警系统的简要介绍,呈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监控和预警系统的运行流程及其组织保障。运用研究生培养过程监控和预警系统,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针对预警信号的状态,提出可行的方案,以便管理者正确引导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54-59
为了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在分析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质量监测与预警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理念:全面系统集成、强化流程控制、注重数据分析、加强信息服务,并从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信息安全设计、数据交互设计、监测预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说明。该平台在南通大学投入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在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与分流、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的同时,深入分析延期博士生数量随之增加的深层次原因,从助力全体博士生成才的理念出发,通过调整基本修业年限、提供学业支撑、实施学业预警等措施,构建与博士生培养分流机制相对应的博士生学业预警与帮扶机制,形成了学业流程预警帮扶、专项事务预警帮扶、学业申诉预警帮扶、院系网格化预警帮扶等模式,显著提升了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案例研究发现,生源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前提,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科研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核心,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决定性因素,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关键,管理体制机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制度保证。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刚性的管理制度多而柔性的质量文化缺乏等问题,应通过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导师队伍整体质量,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优化研究生培养氛围,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等途径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是关系到整个研究生培养制度与模式变革的重大问题,是控制博士生培养过程质量、促进博士生培养结构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颁布,建立与完善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的研究发现,其分流淘汰机制融合嵌入在博士生培养全过程,具有模块化和系统化的特征,涉及组织机制、预警机制、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支撑.据此并结合我国当前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的运行现状,分别从分流理念、制度设计、缓冲预警以及善后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袁青  童明波 《文教资料》2008,(8):176-177,12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探讨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对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最重要指标,国内外各大高校也都对培养体系进行了完善和改进。高等学校内部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保证体系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基于此,通过目前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各关键要素,以期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找到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长安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了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系统。宏观层面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微观层面对研究生个体综合能力进行质量评估,并分别建立了两个子系统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为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涵,定义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