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定势思维在解题中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本文指出,在教学中可有目的地设计例题,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以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定势思维在解题中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本文指出 ,在教学中可有目的地设计例题 ,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 ,以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消极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僵化、封闭、凌乱,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正向思维受阻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联想类比的思维习惯;课堂提问时要启发多向思维及转换方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等多种途径,有效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对形同质异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比较辨析,就容易导致错误的结果,这就是受到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同时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消极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僵化、封闭、凌乱,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正向思维受阻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敏税的观察能力和联想类比的思维习惯;课堂提问时要启发多向思维及转换方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等多种途径,有效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电大数学辅导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定势思维作为人们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我们若能正确地认识它的内涵及其作用,则一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本文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电大数学辅导教学实践的体会,试从对定势思维的认识出发,拟对它在思维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进行了简明地阐述,并提出了克服消极作用的具体办法。愿请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7.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教学时要注意克服其消极的作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适时的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各种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独创性,以响应素质教育、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一、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可否认,对于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中学生而言,思维定势有它积极的一面,但若受到定势思维趋向性和专注性的影响,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就会引起它消极的一面.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一、克服思维定势产生的负面影响 1.思维定势对学生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文章通过实例 ,阐述了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化学中的消极作用及其克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相似文献   

12.
思维定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它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时 ,思维定势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应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 ,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鉴于思维的两重性,对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思维的两重性,采用适当的对策,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使负效应适时地向积极作用方面转化,使学生思维能力向高层次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思维定势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数学思维定势也是如此。这种倾向性在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表现为学员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因此,认清思维定势两重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克服消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思维定势亦如此。数学教学既要发挥思维定势正迁移的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的正迁移和怎样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呢?对此,谈点粗浅的做法与体会。一、培养思维定势,发挥正迁移作用思维定势的作用,表现在合适的条件下,能迅速地联想旧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6.
黄杰 《中学教学参考》2010,(17):110-111
定势思维对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作用,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利用定势思维,才能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是习惯性的思维.对定势思维,我们承认其消极的一面,但也不能忽视其积极的一面,比如我们常说的“经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我们往往推崇发散思维,而否定定势思维.其实,我们将发散思维与定势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人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的,经验的积累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人们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或修正老经验,以获得更为完善的新经验.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定势思维.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定势思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闻采访,定势思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合理利用好定势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注意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避免思维的单一性,摆脱消极思维定势的束缚。有利于克服思维僵化的弱点。计算机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习和掌握一个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现象人人都是存在的,人们往往会按一种固定了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表现出人们思维的一种准备状态.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消极的一面常常表现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妨碍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和形成,不利于智力的发展.产生思维定势的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