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的内参报道是专为各级党政领导提供不宜公开见报的内部信息。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党报记者不仅要重视内参报道,还应把写好内参报道作为自己的一项看家本领。2002年以来,我在《辽报内参》上先后刊发50余篇文章,其中有10余篇被人民日报《情况汇编》、新华社《内部参考》转发,有8篇被中央、省主要领导批示。在此,我谈谈自己写内参报道的体会,与同行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2.
去年初,我们记者部试行了记者采写报道定额。从一年多来试行的情况看,这种办法对于调动记者搞好采访、写作的积极性,多写稿,写好稿,及时完成报道任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今后考核记者,评定职称,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克服了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发放奖金吃“大锅饭”的现象。这次实行记者采写定额,是编辑部在我部搞试点的性质,办法是经过大家讨论制定的,现简要介绍如下: 在记者部里,对凡是能够独立担负采写任务的记者,一律实行定额。定额包括本人采写的稿件、组织通讯员写的稿件和内参稿件。  相似文献   

3.
有些刚迈进新闻单位的同志。不知内参怎么写,甚至有些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未写过篇内参。究其原因,一是有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内参列入记者编辑工作任务;二是有些人不愿写或不会写内参。下面结合工作体会谈谈内参采写问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先后采发内参稿3篇。《陕西商洛地区40万灾民缺粮》(《国内动态清样》3月18日644期采用)得到李鹏总理的批示;《冬春连旱灾情严重,柞水10万人缺粮》(陕西日报《要情反映》5月22日25期采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转发,省委领导作了批示;《令人深思的“豆芽案”始末》被《内参选编》4月12日第14期以黑体标题刊用。这些内参稿件,对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讯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敢于写内参。我当通讯员多年,为各报刊社写了不少稿子,但过去从未写过内参稿或批评性报道。今年,新华社陕西分社对特约通讯员明确提出了写内参稿的要求。如何办呢?不写完不成任务,写的话又有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省各级新闻单位和党政宣传部门大都办有《情况反映》一类的“内参”刊物,它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其原因是“内参”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了决策参考。应该说公开报道和“内参”,是新闻工作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却存在重公开报道而轻“内参”的倾向。据笔者观察了解,新闻记者采写“内参”的很少,特别是市(地)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写过“内参”的还不到5%;而写过“内参”的记者,其作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有几部揭露“四人帮”罪行的电影,剧中人讲“记者给某某写了内参,结果,某某就挨了整”,还有一部中篇小说,篇名就叫《公开的内参》.这是向群众披露内参仅有的信息。那么在现实生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的同志约我写一篇文章,谈谈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其实,我做新闻记者的时间不长,没有什么经验好谈,这里谈一点体会。我是1945年夏天调《盐阜大众》报当记者的。调报社以前,我是一名游击队战士。在战斗间隙里,我正在一面热心地学习文化,一面积极地为党报写稿。写什么稿呢?几十字、一二百字的小通讯、小故事。我当时只有这么个水平。对新闻工作,我是无知的。  相似文献   

8.
我是党报一手从通讯员培养成长起来的高级记者。 从一九五四年当农民写稿算起,至今已与“方格田”打交道四十来个年头。前前后后大约写了二千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记者来信、散文、杂文、社论、调查报告、报告文学。同时,还出版了《大寨人故事》、《农业学大寨》、《社会主义实干家》、《大山情》、《记者酸甜苦辣》、《怎样写消息》、  相似文献   

9.
陈燕 《新闻界》2003,(6):48-48
一、内参机构和体制的几种模式内参是新华社的主业,因而它没有设专门的机构,新华社的记者都有写内参的任务。人民日报最近专门设立了内参部,主要是审稿和发稿。本文所论述的仅限省级党报的内参。1.采编独立型内参部作为一个新闻业务部门,有记者、编辑,从选题到采写、审稿、发稿均由本部门完成,比较好操作,稿件质量、数量有保障,但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编辑、记者。在体制上,内参部一般隶属于主报,在成立了报业集团的省(市)则隶属于报业集团。从各省(市)实践的情况看,隶属于报业集团也有不便,因报业集团是管理机构,内…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声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办事处贺元芳:我是退休的小学教师,闲来无事给报社前后写了60多篇稿,一篇未被采用,搁笔不写了。去年初,我借到第二期的《新闻与写作》,看了《通讯员要注意学习》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写稿需要具备许多知识。从此,我注意学习《新闻与写作》上刊登的文章。读了《广播经济新闻中数字的妙用》,《传神的动词》、《新闻中的对话》等文章后,我写稿时就参考着使用,改正了以前我盲目用数字,喜欢用形容词,乱用对话的毛病。在《新闻与写作》的指导下,我逐步掌握了写消息、通讯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地市报记者写内参没用;也有的地市报记者认为,写内参是大报记者的事。我的观点是:大报和小报记者的职责和使命感是一致的。如果能在抓好报纸的同时,也抓好内参报道,那么,党报联系群众,发挥喉舌和耳目的作用会更有效,有些不宜公开报道但又是非解决不可的事,也必然会引起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得以解决。我们石河子垦区有个紫泥泉种羊场,是国内四大种羊场之一。从50年代开始,这里涌现过一批绵羊研究专家和优秀牧工,他们繁育出的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闻名遐迩。但是,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科研人员严重流失,1984年以来已有14名科研骨干调离了种羊场。今年夏天,我到种羊场采访,这一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内参《紫泥泉绵羊研究所前景不容乐观》。这篇内参报道引起了  相似文献   

12.
张哲 《新闻知识》2001,(5):42-42
中央及地方多家媒体曾报道:山西运城地区耗资2亿多元搞假工程欺上瞒下的丑闻,至今已两年有余,造假工程者未被查处,而首次在《人民日报》内参披露事实真相的《山西青年报》记者高勤荣,却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当地司法机关以受贿、诈骗、介绍卖淫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12年。山西省纪委的有关人员也质问:为什么要写份内参?写内参的动机是什么?谁给提供的线索?读了这篇报道令人震惊,就因为记者给党报反映了问题,揭了一些领导的丑,便遭到如此下场,实在令人痛心。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在践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人格尊严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3.
心声     
我没想到这辈子要搞新闻,因为在学校学的是财会专业。1993年3月,却自投罗网进了县委报道组。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新闻杂志就是《中国记者》。回忆初次写稿,难就难在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是《中国记者》告诉我“到基层去,到生活中去”我一口气跑了十个乡镇,写出了几篇反映农村经济的报道。几篇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地市报记者写内参报道没用,也有的地市报记者认为,写内参是大报记者的事,小报记者没必要去写内参。我以为,报纸固然重要,内参报道亦不可忽视,大报和小报记者的职责和使命感是一致的,如果在抓好报纸的同时,也抓好内参报道,那么,党报联系群众,发挥喉舌和耳目的作用会更有效,有些不宜公开报道但又是非解决不可的事,必然会引起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以求解决。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石河子垦区有个紫泥泉种羊场,是国内四大种羊场之一,从五十年代开始,这里涌现过  相似文献   

15.
看了这个题目,读者也许会联想到,在《中国记者》1987年第10期上曾登载过这样一篇文章:《他与“世界第八奇迹”》。这篇文章写的是中国新闻社记者蔺安稳于1974年春回家乡临潼县探亲时,看到县文化馆收集的农民打井时挖出的秦陵陶俑,认为这个考古新发现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于是写了一篇情况反映,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这是最早的一篇关于秦陵兵马俑的报道。遗憾的是,他以后没有机会对此进行连续报道,关于秦陵兵马俑的进一步发现与发掘的报道任务,就落在我和好些常驻陕西的记者身上了。1979年4月,中国考古学会在西安举行成立大会和第一届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有色地质报》拥有46名通讯员和15名兼职记者,这些同志扎根基层,活跃在生产第一线,坚持边工作边写稿。但是,部分同志缺乏新闻写作知识,写  相似文献   

17.
烈日 《出版参考》2009,(15):I0008-I0008
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吴晓波进入新华社杭州分社,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在新华社写内参大稿,全国各地深入公司企业跟踪调研,新华社不计成本地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也让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这一切后来都成了吴晓波《大败局》、《激荡三十年》一系列书的素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8.
张欣民 《新闻三昧》2006,(12):46-48
我当过大报的通讯员,曾为《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写稿,也当过企业报通讯员,为《首钢报》写稿;我也当过《首钢报》记者,现在又供职于《中国冶金报》。做新闻工作,最苦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也就是手里没有可供采访报道的新闻线索。我们每个人活动的范围都是很有限的,有时我们可能在新闻现场,但大量的新闻发生时,我们不可能事事在场,一个记者是这样,一个通讯员也是这样。所以,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有限的范围里怎样发现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地写出新闻报道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发现新闻线索。1、处处留意,周围时…  相似文献   

19.
批评报道要写,这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批评报道写好,这是记者的写作艺术。但批评报道不仅采访难而且写稿难,弄不好还会“吃官司”。因此,许多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大都不愿涉足这个方面的报道。今年4月,《湖北日报》特意推出了两组批评报道,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被报社内外称之为“成功的舆论监督”。现在回想起来深深体会到,舆论监督的成功在于成功的策划。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信息     
人民日报鼓励编辑记者多写高质量内参为鼓励报社编辑记者多写高质量的内参,向中央反映重要情况,人民日报从1989年1月1日起,设立内参好稿奖。好稿的标准:(1)事实准确,所反映的问题、情况新鲜、重要,对中央领导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