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积极心理学思潮影响下,心理学研究焦点己逐步从原来探讨个体的疾病症状转向发掘人们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上来。在这种背景下,抗逆力研究脱颖而出,并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抗逆力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当事人的内在潜能,不再单纯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更加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对青少年抗逆力进行研究和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探索青少年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让逆境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青少年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曹玥 《少年儿童研究》2023,(2):25-34+50
以千禧年前后出生且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史访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手机网络普及下的新媒介环境如何促进留守儿童成长历程中抗逆力的形成。研究发现,对于身处逆境中的留守儿童来说,手机网络具有提供文化资本、扩大社会交往及调适精神取向的功能,由此在物质发展资源、情感支持系统与个体精神取向层面促进保护性因素的生产,增强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借此可以认为,手机网络作为“媒介校准仪”有助于校准留守儿童面对困境时偏离主流的心理与行为,使之与社会规范与社会期待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第二期"抗逆力:当代孩子不可或缺的能力"在首都图书馆开讲。来自北京市家庭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及关注家庭教育的家长等200余人参加。什么是抗逆力?抗逆力培养对儿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具有抗逆力的儿童有哪些特征?如何提升孩子的抗逆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抗逆力研究的先行者田国秀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对家长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寒冬",而处于就业弱势的高校贫困生就业显得更加严峻,这一问题也进入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领域。文章从社会工作视角,在"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理念的指导下,从贫穷归因出发,根据"人在环境中"以系统观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成因提出宏观对策,并在优势视角指导下从微观上发掘高校贫困生特有的优势和抗逆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广州市越秀区一线专职班主任大多数兼职心理教师,对问题生的转化一直尝试从心理学的专业出发,寻找科学的突破口,试图能更专业地解决这个问题.越秀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樊晓茹等参与了林伟贞校长主持的课题《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通过研究共同体的学习研究,了解到问题学生产生的问题行为有可能是抗逆力非常规的表现形式,通过“优势视角”,能科学地判断问题学生的行为,为转化问题学生开辟出一条新径.优势视角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强调辅导者在对来访者辅导时,不单纯关注生活危机与困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从优势出发,唤醒来访者抗击逆境的潜质,挖掘来访者自身的内在潜能,从而生成应对困难的力量,展示出理想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优势视角介入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通过聚焦中职生的优势与潜能,将学生问题放在具体社会情境中,重构问题意义,激活学生内在的抗逆力,重建学生自我认知,从而帮助中职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优势视角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社会工作领域兴起的一个新的实践工作取向。它关注案主的优势与潜能,挖掘案主所处环境中的资源,提倡平等、合作、陪伴的互动关系,坚持发展与成长的服务方向。这一工作手法已被运用于多种人群中,其中学习困境学生是目前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领域关注的重要群体。本文中,笔者阐述了优势视角的基本假设、理论依据和主要概念,分析了优势视角下的问题观及对学习困境学生的解读,提出通过3I——I have、I am、I can的干预策略来提升他们的抗逆力,并强调了社会工作者在其中应承担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陕西某高校的110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心理健康素质视角下大学生抗逆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视角下大学生抗逆力提升策略,包括引入优势视角理论,挖掘个人优势;构建和睦的家庭环境;加强学校引导;等等.  相似文献   

9.
相对其他农户,脱贫农户在生存和发展中可能需要经历更多的风险和逆境。抗逆力作为个体所具有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以脱贫农户F为个案,通过叙事探究呈现其不同生命历程中抗逆力的培育策略、表现形式和保护性因素,可以发现:面对不同压力源,脱贫农户采取了相应的学习策略,通过积极抗逆力(认知调节和行为调节)和消极抗逆力(否定、逃避和选择)来应对相关压力。外部和内部保护性因素双管齐下,可以激发抗逆力。在此基础上,勾勒了脱贫农户抗逆力培育的生成机制:“爱学会学”是抗逆力培育的重要手段;“保护性因素”是抗逆力培育的间接推手;“合理选择”是抗逆力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取向,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从优势视角出发分析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优势观念、成员资格、赋权、抗逆力、对话与合作等核心信念,探讨优势视角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进而提出优势视角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建构方向,希冀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抗逆力”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当事人的内在潜能,更加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爆发和自我超越.文章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学生“抗逆力”的方法,做了一些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等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生长拔节。文化引领是教育管理者的大智,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我校在"发展潜能"这一文化主张的引领下,通过开展"个人潜能秀""潜能大舞台""潜能展示台""潜能活动节"等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滋润着生命个体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3.
《太原大学学报》2022,(1):68-78
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关注。对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摆脱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促使其更加健康地学习、成长和发展。以L村为例,运用抗逆力理论分析框架和个案研究法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现状,借鉴孔普弗(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抗逆力模型分析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五种风险因素和六种保护因素。同时将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相结合,运用鲁特(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风险防范机制,从而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重构,促使其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正确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14.
稳定脱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逻辑延续,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立足多维贫困视角,将抗逆力纳入可持续生计—脆弱性—社会排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稳定脱贫包含经济、能力和风险三大层面的科学内涵,但现阶段稳定脱贫面临三大现实困境:贫困户脱贫环境积弱、持续增收困难的经济困境;脱贫后帮扶力度递减、内生动力不足的能力困境;脱贫户"抗逆力"不强、返贫风险系数高的风险困境。因此,亟需重构致富信心与后续帮扶机制,保障脱贫户稳定收入来源;重构动力激发与能力提升机制,增强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重构敏捷管理与返贫治理机制,降低脱贫户的脆弱性与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   

15.
邓惠平 《父母必读》2020,(5):104-106
当家庭结构出问题时,我们要相信孩子身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养育方法得当,父母离婚这件事也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心理能力,激活孩子的抗逆力,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向优势视角与发展视角转变。  相似文献   

16.
四川大凉山特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人格发展出现异常。基于优势视角理论假设,摒弃对儿童问题和病理的关注,立足于人本主义的健康人格标准,借助毕摩信仰的力量,以灵魂建构为重心,着力培养特困儿童的人生观、世界观、进取心;遴选民族艺术为课程,以学校教学、校外实践、特长训练为平台,努力构建特困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构筑"类家庭寄养"模式,重建家庭支持系统,着力培养特困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谐人际、情感及意志能力;设置"三生教育"模块,以发现自我价值、发挥个人潜能、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培养特困儿童的责任心和生活能力。促使特困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为适应社会生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理论的核心概念,抗逆力的提升可以使主体在逆境中能够理性的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通过对延安旅游业的抗逆力的分析,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优势——以红色、绿色、黄色文化为主的三种发展模式,及其外部优势——政府的政策调控,以期对其发展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童真课堂"是儿童自主学习、创造的课堂,"以真为先"是童真课堂的核心理念.教学中要从生命视角、儿童视角以及学科视角关照"童真课堂".把脉儿童"真学"起点、建构儿童"真学"过程、提升儿童"真学"效能,关注儿童"真思""真言"与"真情"."童真课堂"具有强大的发展力、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民间美术创作应基于儿童需要的记忆模式,通过"唤醒内在审美力""诱发深度感知力""抒发个性创造力""潜化丰厚鉴赏力"四个实施策略,转换学生创作思维,有效表达审美意象,提升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困境儿童抗逆力社会工作发展至今,主要以政府和民间两种方式运作,围绕个案、小组、社区三种工作方法展开,并出现了服务力量地区性失衡、学校与社工合力欠缺、服务效果缺乏评估等问题。该文在上述问题加以思考论证的基础上建议,要加强对贫困农村地区困境儿童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形成社区工作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优化对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