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据统计 ,我国每年因伪造盗版图书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几十亿元之多 ,盗版不仅损害了出版社和消费者的利益 ,还有损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形象。因此 ,为了预防伪造盗版图书 ,打击犯罪 ,防伪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在图书出版中的应用已成为各出版社普遍重视的实际问题。随着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成熟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1 激光全息防伪标志技术  全息防伪标志的全称为激光全息防伪标志技术 ,它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 ,结合模压技术 ,将记载有物体信息的干涉条纹通过加热、加压的方式转移到普通电化铝塑料薄…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图书盗版等一系列侵权事件发生率明显上升,图书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文章在分析美国图书知识产权保护的经典立法案例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图书知识产权保护与美国图书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别,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郑小强 《出版科学》2011,19(6):49-52
盗版一直是制约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瓶颈,图书盗版贯穿于出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盗版者、出版社和作者三个利益主体之间在图书市场竞合,形成典型的三方博弈。政府的介入改变原有均衡,且政府在打击盗版力度上的差异会达到三种不同的均衡状态。只有当政府打击盗版的力度足够大时,图书盗版三方博弈才能达到最佳均衡。  相似文献   

4.
苑春  郑小强 《出版科学》2013,21(3):57-60
图书盗版是制约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图书盗版的治理迫在眉睫。盗版者、出版社和著作人三个利益主体在图书市场上互动,形成典型的三方博弈。本文分析博弈中不同纳什均衡的实现条件及其演化均衡性。研究表明:在打击盗版和奖励举报人力度上的差异会造成不同的均衡,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和对举报者的奖励会改善均衡结果。政府打击盗版力度的强弱、"追究盗版"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盗版空间的存在状况会影响盗版的均衡。最后,总结全文并梳理相应的反盗版策略。  相似文献   

5.
面对迅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业,出版机构为了保证数字出版物在销售上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必须提供像图书的ISBN、期刊的ISSN、录音录像资料的ISRC等让人们很容易检索的标识码,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出版物被轻而易举地非法复制盗版。这就成为数字出版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禹 《出版广角》2023,(6):41-46
在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版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正版图书保护、版权保护等问题,是出版业版权保护一直努力想要解决的难题。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和特征使其在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版权保护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能,具体包括区块链防伪溯源、区块链渠道管理、区块链版权保护、区块链版权交易、区块链版权资产化等。运用区块链技术,保护版权和促进出版业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图书盗版一直是出版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侵害了作者的著作权和出版社的出版权,还扰乱了出版市场秩序,严重制约出版行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新的侵权形式不断出现,打击盗版难度加大.因此探索解决图书盗版问题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本文简要总结分析了图书盗版的现状,进而审视和深入剖析了治理图书盗版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突破治理图书盗版中的盲点、痛点和难点,探究图书盗版解决路径,助力新时代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电子商务业的出现。这种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业发生了变化,数字出版逐步演变为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出版类型。一、我国学者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研究伴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图书出版行业也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出版应运而生。事实上,作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出版观念在数字化时代已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网络已成为图书出版的重要构成平台,而这对于图书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图书盗版行为也愈演愈烈。网络图书盗版行为不仅危害作者、出版者和读者的权益,也危害整个社会的利益。分析了当前网络图书盗版行为的表现形式,从价格、内容、读者等方面探讨了网络图书盗版行为存在的根源,提出了治理网络图书盗版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下,纸质图书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市场逐渐缩水,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知识的快速获取,传统出版业受到社交媒介、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传统出版业如何成功转型受到业界人士和学者的关注. “众筹”概念的引入和其在各领域的成功案例,为出版带来一丝希望.Inkshares作为国外优秀的图书众筹出版平台之一,通过对优质资源的全面整合,不仅为作者提供全流程出版服务,还通过分区特色服务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各参与方的利益最大化.Inkshares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11,(19):5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知识产权白皮书·出版业》。"白皮书"中称,目前我国网络数字化盗版严重,搜索引擎成为盗版内容的重要出口,其中百度、百度贴吧和百度文库成为网络数字化盗版的最大源头。"白皮书"指出,盗版是我国现阶段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和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保存和传播的机构,一直受到知识产权的困扰.完善的图书赔偿制度对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健康发展,提高馆藏资源的质量,促进馆藏效益最大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在图书赔偿过程中的盗版和版权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建立更加健全的图书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与我国版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权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TRIPS协议中规定的七种知识产权形态之一,它既是作权人的个人权利,又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知识产权资源。然而,在通常情况下,一提到版权保护,首先联想到对盗版等侵权行为的惩戒,很少考虑作为国家或民族知识产权资源的宏观版权保护问题。加入WTO,对我国出版业来说,既可以消除一些发达国家长期对我国实行的歧视性贸易,推动我国出版业管理和技术的创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面临国外出版商对我国出版业市场、版权等出版资源争夺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我国的科普图书出版现状,探讨在出版业改企转制背景下,科普图书出版面临的困难以及民众的阅读取向、知识产权保护等社会因素对科普图书出版带来的冲击及应对策略;出版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以完全市场化的经营策略,建立长远的内容产业发展理念,积极寻求国家政策支持,促进科普图书的出版繁荣。  相似文献   

15.
论宋代的图书盗版与版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出版业中的"盗版",严重侵害了著作者及出版者的权益,因此现代出版法规对此种犯罪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条款,以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然而"盗版"不仅困扰着今人,也困扰着古人,因为此等不光彩之事"古已有之",并非现代人忽然变得刁顽,才干起如此肮脏的营生。盗版,盖始于印刷术广泛应用之初,此前图书流布靠手抄,极为艰难,"盗抄"的事大概很少,尚不构成为社会问题。有了印书的"版",可以大量印制,这就意味着丰厚的利润,于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与发展,数字出版物--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学术性数字出版物的发展大有完全取代印刷出版物之势.面对如此迅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业,出版机构为了保证数字出版物在销售上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必须提供像图书的ISBN、期刊的ISSN、录音录像资料的ISRC等让人们很容易检索的标识码,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出版物被轻而易举地非法复制、盗版.这就成为数字出版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元宇宙是与真实世界拓展交互的虚拟世界,它是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所构建的虚拟活动平台。在图书出版领域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图书出版提供新生态的运营体系、有效转化资源输出模式、实现立体化知识传播、强化版权管理及保护措施,并为读者提供沉浸式场景体验和提升信息获取效率。文章在分析元宇宙技术赋能下图书出版的方式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未来图书领域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探索,以期为出版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赋能,为当前数字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图书价格是否虚高常常是媒体和百姓谈论的话题之一.有报道说,出版业属我国十大暴利行业之一,自然让人联想起图书高定价低折扣、盗版猖獗、销售萎缩、库存积压等现象.显然,图书价格不尽规范已严重影响了出版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强  梁爽 《出版参考》2015,(11):31-32
在巴基斯坦这样的一个国家中,出版业的重要性或者优先权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巴基斯坦图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亟需解决. 一、诸多要素限制巴基斯坦图书出版业发展 图书出版业市场狭小成为限制巴基斯坦图书出版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作家、出版商、书商之间的合作缺乏一个健全和公平的商业机制,无法实现共赢进行有效合作;盗版在巴基斯坦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给正版图书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20.
打击盗版的诉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打击侵权盗版的力度,但图书出版业的盗版现象至今仍然十分猖獗,极大地损害了出版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出版秩序。图书盗版越来越危及出版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为此,不少出版社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仍然收效甚微。面对许多图书批发市场上3—5折的盗版书的冲击,拥有专有出版权从事合法经营的出版社对此恨之入骨又对屡打屡盗、屡禁不止的盗版现状有些无可奈何。如何加大打击力度,有效地打击盗版,各家出版社都在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