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微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微信以其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促进自身与微信的融合。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促进其与微信的融合非常必要,这种举措不仅可以发挥微信平台的优势,更能促进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具体探讨电视媒体与微信的融合发展,以及电视对于微信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按所利用的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功能类型,图书馆微信可以分为自媒体平台、互动交流平台、移动服务门户三种不同的建设类型。根据图书馆微信功能定位的不同,其内容建设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媒体型微信以推送图文消息为主,互动型微信重在图书馆与读者间信息的交互,移动门户型微信则需将图书馆各项业务服务嵌入微信平台,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中,媒体型微信建议固定推送栏目,优化信息呈现方式;互动型微信可以综合多种互动方式,重视信息的反馈;门户型微信业务界面要尽量轻便化,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3.
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社交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更引发了媒体变革。本文从微信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入手,分析阐述了微信用户数量可以在两年内突破三亿,并对传统媒体及自媒体造成冲击的原因,梳理了多种媒体形态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视角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受众对微信媒体功能的使用行为、接触动机和满足情况。研究发现受众对微信媒体功能的使用动机可以归纳为信息获取、社会交往和功能性体验三个取向。受众对内容类型的接触偏好与上述三种动机一起对微信媒体使用满足具有显著影响;女性的微信媒体使用满足更高。这一媒介接触模式体现出受众媒体使用的内容依赖特征;微信用户通过在微信平台阅读新闻与评论信息,来提升自己对微信媒体的使用满足。  相似文献   

5.
梁宏斐 《新闻世界》2014,(12):135-137
本文主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分析浙江卫视与湖南卫视的微信公众账号是如何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运营的,从信息发布频率、版面设计、内容和主题等方面去考量,进而比较这两大媒体微信公共账号的区别,并对电视媒体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方面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6.
微信是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具人气的应用产品之一。微信的基础架构是基于点对点传播的即时通讯,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在信息载体形态上,微信集合了所有形式的人类信息传播符号载体,可以实现移动智能终端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在信息传播渠道上,微信将人际间多媒体的信息传播从传统电信网络迁移至移动互联网络。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和API接口的开放,微信越来越具有媒体平台的性质。通过微信,个人和团体组织都可以实现一对多的大众传播,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实现了众多移动互联网商业创新。  相似文献   

7.
程澄 《传媒》2014,(10)
正随着Web3.0的到来,一个以移动手机作为接收终端,实现即时交流的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应运而生。通过这个平台,符合条件的个人、媒体和企业均可申请一个专属的微信公众账号。进入微信公众媒体后台,运营者可以进行素材管理、消息推送以及实时交流。微信用户也可以通过订阅感兴趣的微信公众账号,实时掌握平台推送的最新动态信息。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了微信用户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信息到达率并不等同于信息接受率,订户的参与度并不意味着满意度。受众的关注度、使用率是促进媒体发展的主要动力,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是微信公众平台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微信已经成为继网站、微博之后的又一新媒体传播平台。报纸媒体借力微信可以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将微信平台作为服务转型的突破口,培育黏性用户群落。本文以河北省纸媒微信平台的编辑实践探索为例,管窥我国报纸媒体借力微信平台实现突破的新媒体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剧增以及微信社交、传递信息功能的增强,微信已成为受众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手机App之一,微信公众号也成为接受与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深受企业和个人的青睐.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促使广播媒体加快了使用微信公众号的节奏,如今,各大广播媒体基本上都搭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并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运营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财力,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广播媒体传播信息与加强和听众互动交流的"新阵地",极大地拓宽了广播媒体信息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拉近了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也促进了广播节目收听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折江虹 《新闻世界》2014,(7):193-194
微博、微信作为微媒体的代表,推出短短几年各自就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新兴媒体,二者有共同之处。但是,微博、微信在许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从对二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社交微媒体走向的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腾讯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可以说,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其中25.4%的用户关注了认证媒体,所以各类媒体都不得不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与利用。那么媒体怎样才能做好微信公众号呢?本文试着从对媒体公众号20强的分析中得出一点结论。1.微信公众号与纸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日趋严重,主要体现在社交网络平台。微信朋友圈是个人自我表露的重要平台,但同时也面临着隐私泄露的问题。本文以社交媒体平台微信朋友圈为例,探讨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的动因机制并针对社交媒体平台隐私泄露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报纸遭受到社交媒体的强烈冲击.报纸以微信矩阵的方式进入微信平台,不但可以提高报纸的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还可以将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拓展到新兴媒体,这可谓是报纸针对新的媒体变局采取的一次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滞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而言之,可以认为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经历、观点的载体。Web2.0时代到来之初,自媒体通过个人博客、网络社区的论坛等方式有过迅速的发展。2011年腾讯公司出品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出现,并在2012年超越微博称为新兴得互联网服务。同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平台服务,由于其可以实现群发推送、自动回复等功能,广大自媒体人将其视为极其有希望的发展载体。不可否认,微信超过3亿的客户群体对于创建和形成自媒体品牌极具影响力,但自媒体在微信平台上的发展是否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尚有待观望。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信平台进行分析,以期得到自媒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使自媒体能够在微信平台上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严晓璐 《新闻世界》2014,(11):96-97
近年来,传媒和旅游两大产业发展迅猛,但二者的单向发展制约了各自的更大提升,因而传媒业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微信目前是亚洲地区拥有最大受众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旅游与微信的结合,是旅游产业新的巨大机遇。本文从四川旅游媒体的微信营销现状入手,总结了其营销方式与传播特点,探讨了提升我国区域旅游媒体微信营销水平的策略,以期能对全国旅游媒体的微信营销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蓓雷 《新闻世界》2014,(4):141-142
今天,微信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无论是商家营销还是感情沟通,微信由于其强大功能以及其广大的受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电视媒体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也要抓住契机,将微信的功能运用到电视媒体的各个环节。本文就微信的发展历程、微信的作用、优势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电视媒体的发展等对微信平台在电视媒体的发展状况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信自媒体的兴起,微信公共平台的推出,以微信公共平台为依托的自媒体品牌得以迅速发展,这种新型自媒体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微信自媒体公共平台的发展出发,将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微信自媒体品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调查采访,探究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郭泽德  梁丹 《声屏世界》2013,(12):63-65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竞争白热化的电视媒体也将目光投向了微信平台,将自身在电视领域的影响力延伸到微信平台,并尝试通过微信平台推动电视媒体的发展。因此,通过对电视官方微信传播内容的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电视媒体微信传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新老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已经在实践中搭建并开始使用现代传播平台。如今传统媒体使用最有效最快捷的当属微信公众平台,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媒体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不仅仅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延伸,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公众账号以传统媒体做后台,越来越显示出新媒体的特性,其影响力、实用性也越来越大。做为传统媒体人,如何运营好新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是摆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大数据走向实践,有的专家称之为"大数据元年"。在大数据时代下,微信是当今移动互联网的新宠,用户数量(包括海外用户)已经超过6亿。而微信的公众平台则是腾讯在2012年适时在微信中推出的自媒体开放平台,一经推出受到热捧。本文将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历程看其的发展机遇以及将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