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文化导致了传统艺术观念受到冲击,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新的概念出现在了当下的审美话语之中。在当下的审美文化领域中,艺术的生产空前繁荣,大众对艺术的接受也较以往更为直接和多样,艺术和审美领域的表层的繁荣却遮挡不住艺术及大众审美内容的匮乏和单调。将艺术低俗化正成为当下审美领域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这种发展趋势将会给艺术本身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冲击,导致艺术生存和发展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2.
阿多诺等人认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是商品与大众传媒的发展结果,它标志着传统精英文化的崩溃。大众文化并不就是大众的文化,它以舒适、通俗、优美的形式给人的瞬间的刺激与虚幻的满足,并生产出了大众的“虚假的需要”。大众文化和商品一样,隐匿了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的“权力话语”,因而消解了大众的批判能力。从文化角度看,它反映出普遍的审美经验的退化与纯粹艺术的毁灭,反映出作为现实批判、超越的审美王国的解体。  相似文献   

3.
美和审美都不可避免地依附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文化的发展是缓慢的,渐变式的,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动荡、激烈的发展过程,社会文化、审美文化也都随之发生了剧烈变更。特别是现代消费文化带动下的审美文化冲破了传统审美的规定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审美文化,本文通过对传统审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行论述,揭开现代审美的功利化和商业化特征,以期为现代中国大众审美文化在全球村的历史条件下寻找本土语言。  相似文献   

4.
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当代大众审美文化 ,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的成果 ,长时间以来 ,对电视技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技术是艺术的辅助手段层面上 ,技术被理解为一种创作手段。随着大众审美文化的兴盛 ,大大地推进了人们对技术的认识。当前 ,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大众审美文化艺术的技术化与技术的艺术化代表了对电视技术认识的两种趋势 ,本文拟对大众审美文化背景下的技术批评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山寨文化”是技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一方面打上了技术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也深深凸显了“草根”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大众消费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山寨文化”的含义和特征.然后以美学的视角对“山寨文化”进行审美解读.进而反思“山寨文化”的现象.并提出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沈鹏 《声屏世界》2010,(3):42-43
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的出现是文化传播的一次革命。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一个审美繁荣的时期。”①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审美与实用的矛盾不再是难题.而大众对审美功能的重视使得日常用品、生活环境无不渗透着视觉艺术设计的理念,无不体现出视觉审美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的腾飞使得文化的地域性越来越弱,经济的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化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日益重要,而大众媒介担当着文化交流这一重任.它将一定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以及特定的文化倾向传达给人们,从而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促进着文化的发展.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的样式,作为受众倾向性明显的国产喜剧片更是兼具了喜剧化和本土化特质,与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由于国产喜剧片的商业化本质、工业化生产和受众意识的控制,它作为缺乏美学价值的商业文化,阻碍了高雅文化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的审美,也在更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认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但在受众层面,它也是一种有文化意义的"生产性文本"。在国产喜剧片对现实进行嘲讽,对生活进行恶搞,以及进行某种意义解构的同时,还应当在大众文化的基础之上建构更为积极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传媒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新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传媒时代,以数字媒体为载体的广告传播已经不囿于传统载体概念,在科技进步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催生下,向各个艺术延展.图式艺术活动中,审美信息的传递和传播对图式设计文化和审美文化充分实现其目的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样也充实了图式艺术设计自身的信息,使图式艺术信息更具有传播性和影响力,引导了大众的流行时尚、语言文化、视觉文化,以及大众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广告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审美哲学在广告领域的体现,对当代大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如何利用适度的后现代广告来引导大众的审美观,建构健康的审美文化,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广告的特点及其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广告人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无限度地迎合受众,应同时考量传统社会文化的接受度和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引领健康大众审美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从第一本时尚杂志在中国上架,由时尚杂志担纲主演的一场时尚大戏便轰轰烈烈在中国上演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这一场时尚大戏也愈演愈烈。可以说,时尚杂志在当代大众生活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引领着大众的消费旨趣,也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分解和融合,让人们以多元化的审美方式,来追求、体味、享受愈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12.
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等。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从美学角度看,受众需要的形成受到其自身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此同时,受众选择接受媒体过程中其审美文化心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随着各种媒体的不断兴起和繁荣,受众选择面明显地拓宽了,眼界也不断地开阔,其需要也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满足,这样受众必然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和追求。要想满足正在发生变化的受众的审美需求,首先必须对其产生原因即审美文化心理作出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影视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将影视文化的成就推到了新的高度。但在今天市场经济高涨的环境下,影视创作为了不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被淘汰,出现了为迎合大众消遣娱乐需求而格调低下、轻浮浅薄的媚俗倾向。因此当代影视艺术表现出了媚俗的典型特征。这将对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大众意识形态产生负面影响。传媒对大众审美的影响是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当代影视的审美倾向并加以正确引导可以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开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大众审美文化现象中,广告审美文化应该说是最为活跃,对传统美学冲击最为强烈的文化现象。因此,本文对广告审美文化后现代表现进行理性的审视,以响应和支持陶先生所提出的问题。从审美角度看待广告不难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传统的审美取向、审美趣味在广告中几乎  相似文献   

15.
鲍佳倩 《视听》2022,(3):43-45
社会正逐步步入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后现代时期,视觉媒介的革新促使消费主义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精英艺术向大众审美转型的下沉式发展.受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精英艺术向下兼容,并表现出商品化、大众化和规范化的特点.精英艺术的层次正趋于平均化,以更适合大众口味的方式"向下倾斜",变得日益平庸化.艺术创作受制于大众审美,艺...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反映的是客观真实事件,它的政治价值、认识价值早已得到大众的认可,但它的审美价值近几年才越来越受到重视。电视新闻的审美价值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特征。新闻脱离了真实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电视新闻也不例外。“真实”是电视新闻的生命。新闻的审美,最根本的问题是必须要完全遵从于真实,  相似文献   

17.
电视大众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视大众化的含义 电视的大众化,从化层面解析,有两个含义:一是通俗化。电视节目具有合乎大众审美需求的内容与形式,贴近大众,内容为大众所关注,形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二是多样化。电视节目把过去为少数人享用的化变成了大众化。它面向的是各种成分复杂的、层面不同的大众群体。大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大众构成的多样性,也使得电视节目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由受众的审美文化心理谈编辑的社会职责及编辑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方面.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广告审美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它是以经济目的为基础的受众愉悦活动.广告审美的发生机制突出了内容和形式的共融,信息确定性和表现艺术性的共存,产品功能和审美培育的结合.广告审美是一种建立在功利性审美基础之上的审美,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隶属于社会大众审美的范畴.广告审美活动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慧燃 《现代传播》2006,(5):133-135
传媒是文化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占据着文化产品的主导地位。同时,媒体成为当然的审美文化的传播者。但时下,媒体在其产品中,在为大众传播着审美文化的同时,也给大众注入了许多非审美或反审美的元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媒体人的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审美文化素质低下是主要原因。媒体教育必须重视对传媒人才的审美文化教育,提升其文化层次,使媒体人成为合格的文化使者,使媒体成为文化的首善之区,为净化我国的文化环境,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