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征 《新闻窗》2011,(2):77-78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我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许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民生新闻之所以如此火热,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也因民生新闻以其轻松的风格、与老百姓贴近的内容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2.
庄重 《记者摇篮》2012,(5):55-56
随着民生新闻形式的兴起,民生新闻形态的深入人心,民生新闻的传播媒介不断增多,诸如网络、手机、广播、报纸等。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电视新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网络的传播快,电视新闻不再作为受众得到第一手新闻的最佳途径,而且网络的涉及面宽,表达更为自由,人们互动交流的空间也更大。纵然网络如此强大,电视民生新闻仍旧有其长期生存并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博客、微博等网络互动平台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拓宽了民生新闻的传播途径,以至于人们对新闻内容的收视要求趋向多样化发展,导致民生新闻的舆论导向发生改变。本文就新时期民生新闻的舆论导向做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媒体环境里。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媒体新闻理念的不断更新,新闻的传播途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电视新闻中最为传统的一个新闻栏目——时政类新闻栏目,自然会受到多元化的冲击。比如,与民生类新闻栏目相比,  相似文献   

5.
王应军 《新闻界》2012,(16):34-37
当前,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地方电视台开辟了大量民生新闻栏目,但栏目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不讲究编辑意识,不重视编排,栏目占用了很多的播出时间,却没能给观众提供足够、有效的节目信息量,严重影响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和节目的传播效果。本文拟从选题优化、编辑意识、传播符号三个方面对民生新闻栏目的信息量管理和控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当今各电视台已被一轮又一轮的“民生热”所席卷,内容的市井化、栏目的同质化、价值观念的扭曲化等问题凸显。本文在回溯民生新闻兴起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南方台民生新闻栏目集群的显性表征,呼吁各电视台吹响新媒体时代民生栏目创新转型的集结号,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孟建忠 《东南传播》2012,(2):159-161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它的产生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国内新闻栏目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在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范式和发展误区的基础上,提出电视民生新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和向公共新闻提升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电视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民生问题在我国得到的普遍关注,我国电视新闻也在向关注民生问题上发展。地方电视台作为地方新闻的主要传播途径,具有非常明显的时效性和地域性优势。而在我国地方民生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因此,以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作为切入点,结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栏目内容、栏目形式、市场现状以及发展方向与趋势,来具体论述我国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并针对其不足与缺点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近些年取得长足发展,也因同质化等问题有了众多诟议,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民生新闻走栏目集群化、向公共新闻转型及在全媒体时代进行多渠道传播等论点,借此来打破电视民生新闻停滞不前的现状,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转型。  相似文献   

10.
创办民生新闻类栏目是打造城市台本土栏目品牌的首选。一、要做到个性化定位,异质化生存。在民生新闻竞争愈演愈烈的态势下,栏目的品牌化首先应该考虑“异质化”特点。必须从群众理解和关注的角度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新闻,这不仅是发挥民生新闻的最大传播效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后,全国许多电视媒体纷纷开办了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收视率高,老百姓很喜爱。但从目前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传播误区,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果。传播内容:量多而质乏电视民生新闻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播媒介更新换代,现代信息科技发展速度加快,新闻传播业开始融合新媒体技术,通过其强大传播力与广泛受众群体,为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近些年,短视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电视民生新闻融合短视频,很大程度上塑造并优化了新闻传播力与影响力。基于此,针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优化途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台发展自身的重要武器。方言类民生新闻热播主要出自以下原因:栏目定位精准;栏目主持与包装的娱乐化;符合受众潜在的方言需求。方言类民生新闻栏目健康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社会责任感,扩大舆论影响力;注重媒体的人文关怀,加强传播的贴进度;注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媒体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4.
以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开播为标志,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的特色迅速得到受众的好评,民生新闻栏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兴起,至今将近十个年头.但是各地民生新闻的发展和节目采制水平却参差不齐,某些栏目品牌公信力打了折扣,节目不能实现有效的传播.面对这些问题,部分学者前几年曾提出过“后民生新闻时代”的理念,笔者在此不想做太多理论上的探讨,而是就当前如何把民生新闻作足、作实,如何加强栏目的运作、管理,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孟坚 《视听纵横》2010,(2):48-50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新闻的后民生时代,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本文试从几例新闻报道探索地方媒体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和重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丁永富  黄贵 《今传媒》2016,(9):90-91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民生一直是国家、社会、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电视新闻栏目主要报道的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了当前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需求,深入探析了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之路,并对电视民生新闻文化多元化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促进栏目品牌的升级与转型,为我国在新媒介视角下探寻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文晶  贺婧 《中国出版》2012,(24):44-46
民生新闻要求媒体关注受众需求,重视同受众的互动。网络媒体的诞生迎合了民生新闻的要求,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以网络民生新闻传播立体化研究为切入点,分析网络民生新闻的特点,概括网络民生新闻传播立体化的表现形式,研究网络民生新闻如何通过立体化的传播来正确引导舆论,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公众行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如火如荼,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我国的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由此受到冲击,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是民生新闻的标志性栏目,这个栏目的开办带来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第三次革命,也引发了大量关于民生新闻栏目的探讨。本文将就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出现播出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受众需求变化、内容老套、互动性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拓宽新闻传播途径;创新表现形式;发挥新闻的组合优势;强化新闻内容思想深度;有效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平台加强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