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I0012-I0013
关于生命开始于地球的理论有许多,其中一个叫有生源说。根据这个理论,一颗源自太阳系内火星等行星的小行星或彗星上的微生物形式最早把生命带到地球。  相似文献   

2.
孟凡治  刘德英 《科学中国人》2009,(7):I0005-I0005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 探寻宇宙的奥秘是人类永远的童趣。从幕天席地的遥远洪荒走来.人们对异地景观的差异认识产生了最早的地理学。当亚里士多德把人类家园解释为一个球体之后.认识地球成为了地质学发展的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3.
在达尔文之后,我们已经深信现有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由此发现最早的人类祖先化石大约距今300万年。而地质学家根据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的地球岩石,基本上确定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在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有人认为,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  相似文献   

4.
杨凡 《百科知识》2011,(15):50-51
物种灭绝是21世纪地球面临的一大灾难。科学研究证实,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按照这一速度,现存物种的一半将在本世纪灭绝。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人类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浩渺无垠的宇宙.宇宙是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最早是从地球开始的,再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太阳系所占的空间直径约有120亿千米.比太阳系更大的是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在银河系里,大大小小的恒星有1 000多亿颗.银河系还不算很大,现今已发现10亿多个和银河系同样庞大的恒星系统,我们叫它"河外星系".所有的河外星系又构成更为庞大的总星系.总星系同样在宇宙中也只不过占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王献溥 《资源科学》1991,13(3):34-37
就目前所知,宇宙中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而地球只有一个。但人类并没有把地球管理得很好,环境恶化、生物资源枯竭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鞋子趣谈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狩猎生活中,发明了骨针,并用来把柔软的兽皮缝捆在腿上,爬山踏雪,追捕野兽。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因没有底,故称为“帮”,现存最早的鞋子是在公元前2000年的埃及古墓中被发现的,那是一双以纸莎草制成的凉鞋。古罗马的鞋...  相似文献   

8.
碳中和目标下的若干地球系统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碳中和作为21世纪最大规模的有序人类活动,亟待科学应对。文章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讨论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气、陆地和海洋相关的地球系统科学中的若干科学和技术问题及现存的知识不足。从地球系统模式、气候监测指标、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碳源/汇核算方法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支撑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手段及现存的问题。基于目前存在的挑战和不足,建议深入理解气候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完善地球系统理论与模式,从多圈层角度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气候变化理论基础;自主构建气候变化监测指标系统,研发温室气体监测与核查手段和平台,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9.
知识与幽默     
,●刺怕,地球人管这叫沙尘泰,●●谁叫你把飞礤往地球上乱开"知识与幽默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诩为进化过程中“最佳产品”,但人类并非地球的统治者——而真正支配地球命运的,是那些从墙角里钻出来吓人的跳、爬虫;是那些触手粘粘软软、叫人毛骨悚然的无脊椎动物。生态学家说,若人类从地球上消失,生物圈仍然会运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生物向环境释放的生态危险性地球现存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估计有1000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它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  相似文献   

12.
黑洞,这个宇宙中最贪婪的天体,也许曾经网开一面,释放了最早的一批生命物质,这些"逃犯"最终落脚地球,进化出了地球生命,并在几十亿年后孕育了我们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北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是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大问题。地球以亿年为单位积累下的化石燃料,现代人类几百年之内就把它耗尽,这本身就是值得忧虑的事情,更何况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物对地球大气的污染,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面对这些情况,不少学者对世界未来能源选择问题发表了许多议论,其中有一位叫A.罗宾斯的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硬能源路线和软能源路线的理论。所谓硬能源路线即以原子能、煤为主的路线,所谓软能源路线即以太阳能、  相似文献   

14.
百科文摘     
石鼓与石鼓文现存在故宫铭刻馆的珍贵文物石鼓,是唐初在今陕西宝鸡被发现的。元军攻克中都后,将金庙的枢密院改为宣圣庙,将石鼓列于庙中。1269年元大都建立国学,元二十四年又建立国子监,将石鼓移放置今天安定门内的国子监。石鼓上刻有文字,叫石鼓文,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在10块鼓  相似文献   

15.
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那么50年之后呢?人们已经陆续开发了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所谓的新型能源,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相当不错的替代能源,这就是氦-3。它或许能作为未来地球上新的能量源泉。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全世界现存的可利用一级资源日益减少,而地球的人口数量却在逐年递增,这表示将来需要更多的居民住房面积以供人民日常生活之用,而工民建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循环利用的一级能源,严重打破资源平衡,致使地球不堪重负。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全球急需绿色的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最近,欧洲天文学家在不同场合宣布首次发现了一颗体积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世界众多媒体纷纷报道,有的称它为"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有的甚至把它称为"第二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家园".然而,仅凭目前媒体报道的这一尚未正式发表的成果,还远不足以证明它是"第二地球".对待此类科技新发现,媒体、科学家和公众都应保持冷静.  相似文献   

18.
按照科学推测,如果没有温室效应的存在,地球的温度应是-19℃,而不是现今的14℃。正是温室效应使冰冷的地球变得暖和,才导致在几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命形态。如今,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温度升高,有可能使人类的生存条件陷入险境。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温室效应意味着既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也是地球生命的结束。  相似文献   

19.
张奉连 《知识窗》2014,(15):54-55
目前,地球拥有70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人类最拥挤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走向生态纪元的社会!这种创造产生手布莱恩·斯维姆和托马斯·柏励所撰写的宇宙故事:“地球共同体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人类所做出的决定。人类已经把自己纳入地球过程的遗传密码之中,而且其程度是如此之深。推崇技术纪元的人,把地球看作资源,未来应该增加对地球的利用,所有一切都应该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推崇生态纪元的人,提倡一种新型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地球共同体的整体安宁是其根本的关注。生态纪元的未来可以解决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