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燕 《林区教学》2013,(8):110-111
良好的交往水平,一定的合作技巧,是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成功的基础之一。在幼儿园里,教师为幼儿创设交往与合作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开展社会性角色游戏对幼儿的交往合作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还能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合作水平、交往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合作交往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最佳时期。我们要随时捕捉机会,积极搭建平台,不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为其健康快乐成长打好基础。本文重点从幼儿一日生活、游戏和情景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它不仅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还能满足幼儿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同时又是最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南》提出:"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而大班的幼儿正好是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最能体现与发展的时候,并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懂得合作、分享与轮流等。由此可见,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交往水平,一定的合作技巧,是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成功、成才的重要基础。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交往环境,放手让幼儿进行交往活动,培养其交往能力。幼儿游戏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人世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还能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合作水平、交往的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顾丽琴 《教师》2014,(16):9-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从中体验与老师、同学共同生活的乐趣,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学习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情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为幼儿树立交往和合作的榜样现在刚入园的幼儿以独生子女居多,约占到一个班的90%,他们在家里都是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天天享受着衣来伸手、饭  相似文献   

6.
合作与交往能力是社会个体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特别是在今后社会的发展中,具备交往与合作能力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所以,提高个体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很重要。学前阶段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的许多品质都在这一阶段形成,所以在幼儿时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对幼儿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培养交往与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创设游戏环境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帮助幼儿学会交往,培养幼儿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   一、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是培养幼儿友好交往的基础   幼儿友好交往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幼儿初期,对成人依赖感较强。随着幼儿渐渐长大,幼儿需要扩大交往范围,这样幼儿在逐渐扩大的实际交往活动中,能充分感受到友好交往所带来的喜悦,从而激励幼儿交往的热情。现在幼儿在幼儿园内能够自由活动、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而造成了幼儿交往的局限性。我刚接大班时,三十多名幼儿中,只有五六名幼儿有良好的交往习惯,能与任何一名…  相似文献   

8.
教师不仅要教育引导幼儿乐于与同伴交往,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幼儿的人际交往,更应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交往规则意识和交往规则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能力包括交往中的冲突解决能力、交往中的亲和能力、交往中的规则能力、交往中的竞争能力和交往中的合作能力。其中交往中的规则意识和规则能力是最重要的交往能力。没有"规则",一切交往都不可能。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是在交往中习得的,交往是培养幼儿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最重要平台。世界各国无不将交往能力的培养作为本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的功能之一在于将交往"规则意识"内化为交往技能,这是现代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中国传统教育重视"道德君子"的培养,但不重视"规则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内课程资源和教学外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和充分利用各种"交往机会"平台,不断强化幼儿交往中的"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把幼儿培养成具有良好的交往规则道德和良好的交往规则能力的"双优生"。  相似文献   

10.
幼儿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合作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可以提升其合作与交往技能,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文章基于儿童本位论视角,通过了解幼儿合作行为的含义、发展特点,分析幼儿合作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探究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成娟 《教师》2012,(22):120-120
幼儿时期培养其合作能力主要是在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培养交往、配合与协调的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儿时期也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满足,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应该关注同伴的合作行为,要依靠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并将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纳入幼儿团课程目标体系中,其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是切入点.教师应尽量给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并及时有效地对幼儿同伴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培养其合作能力主要是在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培养交往、配合与协调的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儿时期也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满足,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表达与交流是幼儿最基本的一种需要,也是幼儿健康成长与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但在幼儿园总会有一些缺乏表达意识、不喜欢跟人交流的"静寂型"幼儿,为了促进这些幼儿的语言发展,笔者以个案追踪分析、制订针对性策略的形式对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人际交往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交往能力也就成为人们个性品质中一项尤为重要的个性指标。在幼儿园的社会交往的诸多培养途径中,通过从自由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养成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培养幼儿活泼、外向、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为将来的性格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现在生活中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低下。只有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了解多种交往方法。并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与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投入交往。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积极接触周围的人和事,逐步提高幼儿自、身的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较好地处理各种关系。才能帮助他们迈好社会交往与合作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合作与交往应从幼儿开始培养,在区域及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合作与交往并体验快乐,充分设计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合作意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合作习惯,提高合作技巧,家园合作,共同见证合作成效,正确评价合作程度,将幼儿合作能力推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对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幼儿来说,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开始注重人的个性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学会分享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分享能帮助儿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圈子,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从而能够与人交往、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让幼儿明确分享的意义,开展分享活动训练,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并与家庭合作,强化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20.
顾海玲 《考试周刊》2011,(81):235-235
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为此,作者利用幼儿园特有的优势,为幼儿创造一个"大家庭",开展"大带小"系列活动,让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频繁接触,在相互交往合作中体验、分享与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养成对他人、对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与人交往合作的规则,提高交往合作能力。让幼儿从狭小的自我空间里解脱出来,为将来走向社会铺设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