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博士生导师队伍机制化建设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机制化建设,逐步完善其遴选机制、保障和激励机制、竞争和考核机制、监督和淘汰机制,是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从1981年起恢复博士生培养,至1998年底,已授予博士学位4.5万余人。这标志着我国博士生教育已逐渐形成规模。但是,这个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面对下世纪科技、人才竞争的挑战,面对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博士培养水平的差距,面对我国约占现职80%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将陆续退休等等问题,我国博士生培养的数量及质量无疑都需有相当大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博士生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明显的薄弱环节。尽管各培养单位和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广大导师和管理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抓质量,想了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发展,申请博士学位的标准也在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实践中,执行申请博士学位标准的效果如何?博士生有哪些诉求?文章基于博士学位标准的问卷调查,结合历次学位标准的主要变化,阐述了博士研究生培养不同发展阶段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和具体做法,分析了要求博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起因、积极影响、成效,以及申请学位限制性条件的历史必然性和负面影响,就新形势下进一步修订完善申请博士学位标准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这几年国家对科学的重视.以及人才强国理念的不断深入,博士点和博士研究生扩招人数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00多个,在校博士生数量已超过13万人,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学术水准的提升。因此,抓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应当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就是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的原因 1.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各国教育制度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按 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 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 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习和研究成果 的结晶,也是衡量博士生质量水平的主要标志。它是博士生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术水平和写 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博士学位 论文,保证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必须 不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领域。而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环节。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武汉大学在设立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基金项目资助、搭建完整且具有优势的学科平台、探索新的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本文试图结合武汉大学的经验.剖析我国高校中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充分发挥了培养单位的主体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文化的推动作用来提升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曾利用在美国学习考察的机会,详细了解了美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情况,直接参加了一些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活动。本文就考察中了解的信息,谈谈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和特点,希望对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有所受益。美国的博士学位是大学或学院授予的最高学位。一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院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放在首位,因为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代表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地位。博士学位包括研究型博士学位和专业型博士学位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士培训质量:成就、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认为,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调查研究和文献计量结果表明,相关群体对我国博士生培养状况基本满意: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更具前沿性,参考文献更全面,写作更规范,成果更有创新性,其整体状况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博士生已成为我国学术论文产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也面临优秀生源流失较为严重、不同单位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差异、创新能力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比还有一些差距等问题,应不断提升博士生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博士生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和灵魂所在,而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博士生培养质量问题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为主要内容,对五所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比较充分;导师的指导频率和指导程度与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博士生一般论文的质量以及博士生科研能力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在培养制度方面,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终结性"而非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教育;博士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下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培养类型多样,渠道多元;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制度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学位授予权审核制度、研究生院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博士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质量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作根本工作实践,分析了博士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其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以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达到培养一流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笔者在欧洲的访学经历和调研,对欧洲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发现导师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博士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欧洲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于国内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燕山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实践,从学科建设、培养机制、学位管理、导师队伍以及培育工程等方面探讨如何建设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机制,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和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candidates embarking on higher degrees by research (HDRs, e.g., PhD, professional doctorate, practice-based doctorate), we still have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why they are choosing this path.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motivate students to embark on research degrees? Given that many of those who succeed in completing their doctorates will not go into academic positions, the motivations for choosing to undertake a research degree may not match the experience or outcomes (and hence, perhaps, contribute to incompletion rate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motivations of students in all faculties embarking on HDRs at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A survey of 405 students was subjected to a factor analysis. Five factors emerged: family and friends, intrinsic motivation, lecturer influence,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career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5.
The structure of geographic mobility from doctorate training to present employment is explored among sociologists. Disparate patterns of geographic movement are exhibited across regional cohorts of graduates. The geographic mobility system is also explored after controls are applied for extent of professional involvement and chronological age at receipt of the doctorate degree. A moderately strong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the Ph.D. region and that of the present job region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16.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朴雪涛 《教育研究》2005,26(5):77-82
与传统哲学博士相比,专业博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位制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自1992年在英国出现,十多年来发展迅速,涉及为数众多的大学和学科,但其在各院校和各学科间的分布不均衡。在专业设置、培养过程和研究工作等方面,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大学理念触动、政府公共政策引导、市场需求诱致和学习借鉴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政府、大学和社会都应为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The doctorate in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is the terminal degree in the field of counselor education within the U.S. The authors surveyed CACREP-accredited doctoral programs to assess department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credentials,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the admission, retention,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hD was a preferable degree to other degree offerings. Programs were found to be diverse in their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relating to admissions and retention, time to complete the program, and student expect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faculty representation was found to be sparse in CACREP-doctoral program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18.
Secondary data on 1,028 graduate students nested within 24 programs and admitted into either a Ph. D. or Ed. D. program between 1990 and 2006 at an American public university we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benefits of employing multilevel discrete-time hazard analysis in understanding the timing of doctorate completion in Education an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is timing. While no single factor was found that explains conclusively the timing of doctorate completion, this analytic techniqu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lustering of students within programs and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students who do not graduate by the end of the observation period (censored cases), revealed that the median time-to-doctorate was 5.8 years, with the fifth and seventh years as periods students were most likely to complete the doctorate. A student’s master’s GPA at admission,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students in the program, and the mean GRE quantitative score in the program were each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odds of doctorate award whereas the size of the department housing the program ha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教育博士作为一种专业博士学位,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员",专业性体现为实践性。基于实践性的教育博士基本价值定位,教育博士的招生应重视对考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考察,以实践需求为导向,设置实践性课程,教学上注重反思性实践,开展行动研究,把实践、反思与研究结合起来,反思实践、研究实践、为实践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与教育学博士的趋同,保证教育博士的专业性,提升教育博士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