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忠 《四川档案》2007,(5):41-41
服务是图书馆职业的根本属性,也是图书馆职业价值的核心。文章认为,图书馆人的责任心不仅包括进取心与奉献之心,还要有一颗“平常之心”。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23日,湖南湘潭市劳动局领导来到湘潭金沙职业介绍所,代表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向该所颁发了“全国优秀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表彰通报与荣誉奖牌。有谁能想到,手捧奖牌热泪盈眶的职介所“掌门人”,8年来帮助17800人就业的沈雀希。几年前还是一名下岗档案员。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6,(6):46-46
2006年第3期《档案学通讯》贺军的章指出,我国档案职业的现状不客乐观,其边缘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其客观原因有三:一是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垄断,开放式的信息获取基本能满足大众需要;二是社会的民主意识增强,对档案部门不作为、不负责的行为和存在的体制弊端敢于说“不”,通过舆论宣传,影响档案职业声誉;三是档案职业客体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时滞性”更加突出,同时也加剧了其边缘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区委、区政府和人武部与时俱进地做好复转军人的优抚工作,工作中,做到优抚政策法规化、安置使用政策化、重点救助具体化,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复员退伍军人的合法利益,使复转军人工作更趋规范和完善。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区委、区政府和人武部与时俱进地做好复转军人的优抚工作,工作中,做到优抚政策法规化、安置使用政策化、重点救助具体化,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复员退伍军人的合法利益,使复转军人工作更趋规范和完善。优抚政策法规化“服务好现役的、安置好退伍的”这是该区在优抚工作中的一贯思路。为进一步改善优抚对…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4,(2):63-63
张维斌、张继芳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20世纪60年代末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村青年经过体检、审查应征入伍。然而,刚到部队第二天就“复员”了。原因是他参军的思想动机有问题。据说,他到部队吃第一顿饭时,两眼盯着香喷喷的白面馒头,自言自语地说:“我就是为你来的!”一句话反映了他思想深处的从业观。这话传到部队首长耳朵里,他被责令脱下了刚刚穿上的军装。  相似文献   

6.
林真 《福建档案》2002,(6):41-44
社会变革和信息技术的双重冲击给档案职业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给档案职业角色的拓展和转换带来了机遇。正如一些档案专家所指出的:“近一二十年来档案领域的变化不是局部的、表层的、技术性的,它足以引发我们对整个档案管理活动规律的思考。”^①如果我们能抓住社会变革和信意化的契机,强化档案职业意识,拓展职业职能,提升职业素质,重塑职业形象,那么我们就可能抓住了一个绝妙的时机,来提高我们的地位,受到现代档案工作从未受到过的礼遇,像古埃及中档案司神一样,重新坐回上帝的身边,而不是坐在冷清的件办公室或是寂静的档案架前。”②  相似文献   

7.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5,(10):72-72
04-05世界职业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格拉夫长笛音乐会:与中国的首次握手;舞台喜剧《阳台》:陈佩斯给戏剧“还俗”  相似文献   

8.
田园 《今传媒》2006,(12X):57-57
做了驻站记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都称做“无冕之王”。既然记在人们心目中那么重要,也能为人民做点实事,为何不去做呢?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在某些地区甚至发展成报料公司。职业报料人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中击着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范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升温的职业报料”热”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有一个观点吓了我一跳。作者竟然将记者与IT业程序员、促销员等一起归入到吃“青春饭”的人中!当然,作者也有解释,此“青春饭”并非那种靠脸蛋、年龄吃饭的“青春饭”,而是指对体力、精力要求比较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11.
金玲 《记者摇篮》2009,(4):62-63
时下有个时髦的词语,叫“职业人”,它是指一种处于一定职业中的身份,更是指处于这种身份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对于很多职业来说,“职业人”以及由此衍生的近乎程序化的“职业态度”不仅是一种职业趋于成熟化的标志,更是能否有效发挥职业功用的必须。作为一种职业,新闻记者本来也应该遵守这样的准则——最真实地呈现时间的原生态,但是在操作中,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在某些地区甚至发展成报料公司。职业报料人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中击着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范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升温的职业报料”热”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档案职业的角色定位与形象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稳步推进,使档案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学指出,档案职业处在既有可能被图书、情报管理所同化,又有可能被性能优良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所替代的所谓“夹缝时代”。身处夹缝之中,有危机,也有生机。是在危机中消沉,还是变危机为变革与飞跃的转机,这关系到我们这个职业、这项事业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才也有了各行各业的标准。编辑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对其中的佼佼者,即所谓人才,自然也有业内的评说。何谓编辑人才呢?答案因人而异,概括言之,论述的重点似乎都离不开人的“头”、“眼”、“口”、“手”这四大感官。  相似文献   

15.
徐雁 《中国编辑》2006,(6):82-84
提出编辑要“观书”,而不能只“读书”,是出于提倡一种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因为务实,所以才向天天活跃在图书市场经济中的职业编辑们,提出“观书”的建议,而不是“读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职业边缘化分析——兼谈对图书馆学教育的启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新 《图书与情报》2006,(4):34-38,43
文章从“图书馆职业是一种专业化职业”这一命题出发。分析了来自职业内部对图书馆职业的。自我歧视”,并认为这种职业边缘化现象将导致图书馆活动质量的降低和图书馆教育方向的迷失。文章在对目前图书馆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的边缘化是图书馆职业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提出图书馆学教育应遵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律。关注图书馆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图书馆职业也应通过制度、机构等途径。为图书馆学教育校正方向、修正方法。促进图书馆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栋 《新闻天地》2004,(2):27-27
媒体天天在发布着悬赏令:“在南京、上海,许多人成为新新职业者——新闻,‘线人’,如果您有重要新闻线索,请拨打新闻热线……一经采用,即可获得丰厚稿酬。”一夜之间新闻“线人”似乎成了令人羡慕的一份职业。作为一个在我们身边若隐若现的词语,我们对“新闻线人”这一职业知之不多,但在我们身边,“新闻线人”已经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图书馆研究中,往往使用“职业道德”概念,很少使用“职业伦理”概念。但是,近年来,“职业伦理”概念开始出现在图书馆研究中。为了规范图书馆研究,促进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建议使用“职业伦理”概念。最后,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应该用“职业伦理”概念代替“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工作特性的几点感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图书馆职业具有“后台性”图书馆工作具有连续性、积累性,图书馆能力空间的层次非常丰富,其职业性质决定其需要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同时对隐性知识的要求很高。作一名优秀的图书馆人,既需要敬业精神也需要服务本领。  相似文献   

20.
林栋 《中国编辑》2005,(4):47-48
每当听到有人叫我“编辑”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把头扬一扬,把胸挺一挺,为什么?因为我热爱这份职业,一方面它能让我安身立命,另一方面它令我充满成就感,个中的原委大致可以有四点:一是这份职业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二是这份职业品位儒雅,蕴藏了丰富的知性意义,我会乐此不疲地去追求;三是这份职业会与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让我能够接触到名人、作家、学者、普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