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议《已故上校的女儿》的叙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上作出了大胆的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叙事风格。本文从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叙述语言三个方面对其代表作《已故上校的女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曼斯菲尔德的这种独树一帜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她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我们从叙事视角、时间倒错、叙事方式、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女主人的贴身女仆》和《巴克妈妈的一生》的叙事策略并探讨其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3.
从曼斯菲尔德的《花园茶会》看她的小说叙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名篇《花园茶会》为起点,考察英国短篇小说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发展情况,总结出她对英国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叙述风格。其主要特点是叙述语言———氛围语言和心理语言的营造;叙述角度———作者情感的节制和叙事视野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已故上校的女儿》作为一篇典型的曼斯菲尔德式的短篇小说,不仅延续了作者前期的写作题材和语言风格,更以典型的无情节写作手法,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曼斯菲尔德的《已故上校的女儿》在叙述时间方面运用了时间交替倒叙的手法,有意识地跳出了传统叙事时间;而在叙述视角方面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所不同的是,她更多地灵活采用第三人称外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即有时由处于故事外的叙述者用自己的旁观视角客观冷静地叙事,有时又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光观察和讲述。  相似文献   

5.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叙事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文章讨论了《麦琪的礼物》的叙事速度、叙事动力、悬念设置以及聚焦模式,认为小说没有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而是采用了加速叙事、减速叙事和聚焦变化等手段,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红桃Q》体现了苏童短篇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运用童年视角和第一人称的回顾性叙事,构成了对当时主流、宏大叙事话语的某种反驳,有效地规避了成为主流意识传声筒的可能;红桃Q和死亡构成的叙事悬念,增加了叙事因素的多元性和叙述效果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7.
艾衲居士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豆棚闲话》在独特的结构中凸显出强烈的议论说理倾向并有其新的特点。这既有源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说书人评论式叙事传统的影响,也得益于其独特的叙述交际场所设置,是作者为明确传达其叙事意图而创造出的新型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8.
罗建波  丁旭 《文教资料》2008,(34):33-34
作为2泄纪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对短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她开创性地使用了许多现代主义技巧.她注重细节的表现,对内心世界观察敏锐,语言含蓄优美.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语言等方面分析她的短篇小说<苍蝇>,探讨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康拉德被西方评论界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英语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推动了叙事艺术的发展与革新。目前对康拉德作品叙事艺术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中长篇小说上。然而,事实上他对叙事艺术的探索与创新大都是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进行的,因此对他短篇小说叙事艺术的研究更有助于理解他独特的叙事艺术与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作品的整体艺术魅力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康拉德早期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青春》为例,分析了其中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语言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从中深入理解康拉德叙事艺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陈红  成祖堰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1):102-103,111
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优秀短篇小说《大披巾》以精湛的叙事艺术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叙事模式、描写停顿、叙述频率、叙述视角和叙事声音等方面探讨《大披巾》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从《已故上校的女儿》看曼斯菲尔德的叙述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篇小说的题材、写作手法、语言形式等方面都作了大胆创新 ,形成了一种具有散文诗式的小说体裁。叙述时间、叙述角度转换和叙述语言是她创作技巧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作为英国短篇小说领域的创新者之一,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呈现出与传统短篇小说极不相同的叙事风格,经其革新后的英国短篇小说面目一新,自此开始广受世人瞩目。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叙事风格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漫长的求索求变过程。本文将其创作分为前期、转型期、后期三个创作阶段,撷取三个阶段中代表不同风格的三篇作品进行比较,以探知曼斯菲尔德的求变过程和最终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发现该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本中作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而这样的短篇小说之所以能在方寸之间达到独到的思想表达效果则主要得益于作家由微而著、从具象到抽象的个性化叙事策略。《苍蝇》是曼斯菲尔德晚年的代表作,自然也是其叙事策略的成功典范。行将离世的曼斯菲尔德在饱受病痛之后,对生存之道和生命的价值有了深刻的感悟。这一作品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从老伍德菲尔德访友和一只苍蝇落入墨水瓶中等细琐小事入手,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题材中阐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感悟,揭示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屈的抗争和永不言弃的执著。  相似文献   

15.
姜欣 《文教资料》2007,(31):25-26,24
《旅程》是英国现代杰出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该文的故事非常简单:小女孩凡尼拉由于丧母而被父亲交给奶奶抚养,年迈的老奶奶到码头接孤女渡海回家。曼斯菲尔德经过巧妙的构思,通过准确巧妙的意象运用以及精心选择的叙述视角和叙述语言,在简单的表层文本下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爱会引导我们平静地渡过生命的轮回。本文拟就作者对上述写作技巧的出色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通过对小说中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运用,以及场景、停顿等叙事方法的运用的分析,剖析<孔乙己>如何通过叙事艺术的巧妙运用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独特的写作风格中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其小说的"无情节"结构.在她的"无情节"结构中作者对时间空间的处理在英语短篇小说的实验改革中起了开拓的作用.<已故上校的女儿们>的叙事结构突出表现了她的时空处理手法,并且几乎天衣无缝地契合了主人公自我分裂的性格特征.这种在叙事结构和叙述内容上的巧妙结合表明曼斯菲尔德在写作风格上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明显地表现了她的现代派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魔法》中巧妙地运用了框架叙事和嵌入叙事的叙述分层手法,并在不同的叙述层面上揭示出了双重的主题寓意,展示了一个充满魔法的叙事世界,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手法。本文主要就作品的叙述层次和主题寓意这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一直以其在短篇小说叙事方式上的创新为评论界所称道,她打破了传统小说以情节为基础的叙事框架,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断变换叙事视角;运用叙述者内隐的自由间接引语模式,传达出叙述者和人物的双声效果,使小说融入朦胧的审美色彩;采用透视人物意识活动的意识流手法,重新组合时空秩序,模糊了现实和心理的界限,增强了作品的张力;描写印象式人生场景的片段,捕捉心灵瞬间的顿悟,利用声、光、色等意象和自然景物的象征赋予了作品散文诗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