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着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少先队辅导员需要重视辅导学生的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推动学校教育的高效进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下我国学校少先队在辅导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新时期的教育模式提升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林波 《辅导员》2011,(13):28
据全国妇联最近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其生活和学习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农村学校少先队组织要从以下几方面为他们服好务。一、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关爱网络学校少先队大队首先要协助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准确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家庭情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段时期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学校实行寄宿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提升教师和家长教育管理技能,以及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等,可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责任,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教育部、全国妇联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明确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第一,教育部门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加强农村教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力量,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5.
管贵年 《学周刊C版》2014,(4):105-105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离开了父母,学校是他们的家。因此,留守儿童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亲情化、制度化、多样化、竞争化、具体化五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离开了父母,学校是他们的家。因此,留守儿童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亲情化、制度化、多样化、竞争化、具体化五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异地谋生而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少儿群体。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从优化家教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联系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异地谋生而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少儿群体.现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从优化家教环境、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联系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生源大量外流,在农村学校求学的有不少都是留守儿童.面对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如何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对初中校长来说是一大挑战.但是,只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思考,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他们的管理就会有效而且高效.作为一名初中校长,我从农村学校的实情出发,从纠正留守儿童的不良思想、纠...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直以来倍受外界的关注。由于受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探讨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问题,简要谈一谈贫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伟 《学周刊C版》2019,(21):169-169
留守儿童是时代发展的特殊产物,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与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都为之努力,帮助其走出困惑,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本文主要论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系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面对家庭缺失的留守儿童,学校决不能无动于衷!学校必须采取应对的关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应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认知偏差、情绪消极、行为障碍、人格障碍、人际关系障碍、适应障碍等心理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情的缺失及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未深切到实处。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教育工作,需要学校、父母、监护人、社会、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学校里的特殊群体,心灵关怀缺失是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学校德育质量观由关心成绩转向关怀心灵是农村学校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应然选择。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意味着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积极的情感反应,激发和唤醒他们内在的生命力量,让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度过留守生活。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是学校的特殊群体。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有着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且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普遍偏低。社会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很好地预测攻击性行为。从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探究留守儿童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策略,以期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出国务工等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学校也就有了"留守儿童"学生这个名词,也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现状、成因入手,建议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切实做好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有义务对其展开科学的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长期与亲戚或者爷爷、奶奶相处,家庭教育理念的落后会导致其在思想、行为方面出现偏差,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对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彩琴 《安徽教育》2009,(Z1):47-48
<正>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已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新任务。池州市教育局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积极推进各方协作,多方位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西部基础教育成败的重要问题。由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立足于西部农村中学的调查研究个案,呈现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寻找学校教育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