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黄金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领路人、导航员等多重角色,通过正确对待、科学设计、及时批改、合理应用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激发学生预习热情,让预习服务于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指导学生会预习,提高预习能力是搞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指导有效的预习方法,必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提高预习能力是搞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指导有效的预习方法.必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廖艳利 《广西教育》2014,(41):101-101
正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诸如背诵新课单词、试读新课文等预习任务,但往往没有给予学生有系统性的、针对性的预习指导,因此,预习的作用和优势难以得到发挥。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一、科学设计预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趣味性、针对性、可接受性的原则,科学设计预习内容,避免预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通过预习,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探究、处理信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从而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预习的重要性已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日趋明显。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进而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能力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要创新预习设计,保证预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预习活动,提高预习的效率。因此,本文从初中数学的预习现状入手,探究了初中数学的预习设计策略,以期提高预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杨堃 《考试周刊》2014,(4):56-56
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视预习,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重视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国文 《考试周刊》2013,(30):121-122
搞好学生自主预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高一新生目前自主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及措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增强自主预习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等,教师要基于预习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路径,给予学生载体支持,提高预习目的性,给予方法引导,提高预习科学性,给予平台支持,激活预习内生力,发挥评价作用,提高预习有效性等,让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0.
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作用。通过丰富的形式,采取灵活的方法,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愿望,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极好办法。其关键是探究有效教法,引导学生爱预习、会预习,促进学生有效预习,提高预习效率,求得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2.
徐玲 《考试周刊》2012,(44):63-63
预习对于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实践证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预习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从明确预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参与力,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保持学生的"热度"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孩子天地》2017,(6):194-195
有效的预习对于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学生因为接受力和理解力不同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预习策略,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预习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习"这一教学环节,着重论述了从五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预习卡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愿望,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极好办法.其关键是探究有效教法,引导学生爱预习、会预习,促进学生有效预习,提高预习效率,求得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6.
崔文芳 《考试》2009,(6):38-38
语文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富有成效的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前提,为同化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全册预习、单元预习、单课预习三个层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预习课文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预习课文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多种预习方法,并通过"预习卡"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广泛,文章就如何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到小班化教学的“预习导航”中来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这样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预习导航”,学生可以接触到新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共享预习成果,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预习导航情况进行评价整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自学能力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建立预习效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广泛,文章就如何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到小班化教学的预习导航中来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这样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预习导航,学生可以接触到新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共享预习成果,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预习导航情况进行评价整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