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美国伊利诺大学阅读研究中心对中美儿童的课外阅读比较之后,得出以下结论: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是美国儿童的  相似文献   

2.
爱青 《课外阅读》2010,(9):28-28
前一阵子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么一段话:《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平均每年为5000字,还不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孩子阅读量的六分之一。还有权威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5年,我国的国民阅读量从60.4%下降到了48.7%。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看完这些话和数据,不由得陷入深思,人们都怎么了?世风日下,人们被物质利益所诱惑,极其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了,这种情况也慢慢影响到孩子了。我们不能让情况任其发展,我们要采取措施让孩子多读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学生一学期下来只读二十几篇课文,阅读量是微乎其微的。为了扩大阅读面, 广大语文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开列了具体的书目,并不断强调如何如何读。但最 终学生读了多少未可知,而是否有效则更未可知。究其原因,是教师仅仅把读书当做任务下 达给学生,而没有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上下功夫。  提及读书,学生的感受多半是“要我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深有感触地 说 :“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 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人们正是认识到了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都争先恐后地购买各种书籍给自己的孩子阅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家长、教师从自身的爱好、自身的理解出发,想当然地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而孩子面对我们精心挑选的“丰盛大餐”却常常索然无味,读书的效果则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美国4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比许多外国的同龄孩子要强得多。这是一次对34个国家的4年级学生进行的国际性研究得出的结果。除美国的孩子排名靠前外,瑞典和英国的学生阅读能力也很好,比较差的是伊朗和科威特的学生。美国学生在下列几方面比较突出:65%的美国学生每星期能得到6个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经进行过统计,中国孩子的平均阅读量是每人每年5000字,而美国孩子的平均阅读量是3万字。在学校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  相似文献   

7.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让人欢喜让人忧从我国的现实状况看,儿童阅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有阅读习惯的只占总人口的5%,阅读率依然面临持续走低的趋势;另据《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孩子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孩子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在阅读量上,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则是美国孩子的1/6。  相似文献   

8.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让人欢喜让人忧 从我国的现实状况看.儿童阅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有阅读习惯的只占总人口的5%,阅读率依然面临持续走低的趋势;另据<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孩子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孩子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在阅读量上,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则是美国孩子的1/6.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美国实施美国阅读计划,发动100万志愿者帮助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并推出必读书目;以色列向孩子倡导三句话:书本是甜的;知识和智慧是抢不走的;学者是最受尊崇的。  相似文献   

10.
多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和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啃”名著,读完还要摘抄,写读后感,学生叫苦连天;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强制孩子看,孩子怨声载道。可见,我们在重视课外阅读的同时,也忽视了更重要的一方面——童心的自由。事实证明,优秀学生的语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课外;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然而…  相似文献   

11.
几乎人人认同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的语文素养和精神成长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无疑,阅读滋养是重要的。但阅读什么,如何阅读,阅读效果怎样,也是当前的困惑难题。作为一名执教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倡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带着困惑本文对高年级学生的经典阅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运用教育"长板"原理,帮助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12.
大师风范     
美国孩子阅读能力世界之最 “都说美国孩子动手能力虽强,但基础知识差。”然而据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新近所作的调查,此话可能只说对了一半。这就是说,尽管美国孩子在笔算、心算等计算方面的能力确实糟糕,但却拥有比世界任何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 该协会曾对涵盖欧美、亚洲等地区的总共 34 个国家的 3 万余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 了一次有关 阅读能力的国际性对比,结果证实:美国孩子的平均得分名列榜首,接着是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孩 子,再后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孩子,而平均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育人之处,育人者是读书教书的学者,被教育者是念书啃书的学生.只有当学者和学生能专心致志沉浸在书中,能自主自觉遨游在书中,他们才能教学相长,循序渐进,互相启迪,共同进步.在生活中,我们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所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试想,如果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热爱阅读的人,孩子也必然成为热爱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然而,在中外国民阅读情况的对比中,从阅读量看,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是儿童阅读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人生之初就恋上阅读、亲近经典、呼吸书的芬芳,走好阅读的第一步。一、大声朗读走进阅读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认为:"为孩子朗读是孩子小学毕业之前应该保持  相似文献   

16.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让人欢喜让人忧从我国的现实状况看,儿童阅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有阅读习惯的只占总人口的5%,阅读率依然面临持续走低的趋势;另据《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孩子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孩子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在阅读量上,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则是美国孩子的1/6。  相似文献   

17.
都说美国孩子动手能力虽强,但基础知识差。然而据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新近所作的调查,此话可能只说对了一半。这就是说,尽管美国孩子在笔算、心算等计算方面的能力确实糟糕,但却拥有比世界其他国家的同龄孩子更强的阅读能力。该协会曾对涵盖欧美、亚洲等地区的总共34个国家的3万余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闻记者能力的国际性对比,结果证实:美国孩子的平均得分名列榜首,接着是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孩子,再后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孩子,而平均得分偏低的是伊朗和科威特等西亚国家的孩子。美国孩子的阅读能力之所以超强,其中一…  相似文献   

18.
阅读犹如一盏灯,可以点亮孩子生命的天空."个性"犹如一对翅膀,可以让孩子在明亮的天空里驰骋更高更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教学过程中教师潜意识中希望学生在阅读理解常规符合成人所谓的标准,过于强调阅读技巧的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理念相去甚远,那么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阅读中释放自已的个性呢?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多彩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弊端的有效途径。一、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学  相似文献   

20.
“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是一个人生活世界的延伸。在美国,不管克林顿的“阅读挑战”,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是要大力提倡阅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