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语文即生活。”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那么,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该离不开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笔表达自己的感情,即“我笔写我心。”我认为这就是作文,那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呢?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所谓“从内容人手”,即让学生弄清要写的内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如何“从内容入手”呢? 1.培养观察能力,捕捉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文章就是写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把生活中的材料变成文章,第一步就要靠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观察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指的是亲眼见、亲耳听、用手摸、用心想。既要观察自然界的万物,也要观察社会生活广角。间接观察指的是通过博览群书,观看影片、声像、画面,对客观事物产生间接…  相似文献   

3.
乐玉亮 《教师》2011,(30):64-64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培养的阅读技能之一。那么,就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把握信息的方法,授之以“渔”,同时加以实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一直困扰师生的一个难题,它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既绕不开也回避不了。那么如何才能把作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作文不再难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作文之乐,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反思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作文教改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成功之路。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一、细心观察生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前提写作材料从何而来?“写作材料的来源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向前发展,写作的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的流淌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  相似文献   

6.
楚节梅 《小学生》2012,(11):63-63
当前小学语文的紧迫任务是要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而作文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教学是一个重头戏。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会写,大面积的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目前,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作文无啥可写,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一、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学生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无啥可写,看到老师出的题目,往往是不知道从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有效的作文教学指导,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观察生活的细致性.以及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那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习作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习作要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关注孩子的生命体验。可是,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践,我们无奈地发现,现在的学生每当写作文时,总是很为难,内容总是空洞地拼拼凑凑,就连抒情也是在无病呻吟。究其原因,因为习作教学偏重记忆,更多训练的是想象作文和自主拟题的记忆作文,忽视了“观察”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那么,怎样实现学生习作的生命回归呢?  相似文献   

9.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培养的阅读技能之一。那么,就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把握信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现在大部分学生感到作文练习乏味,缺少激情,无内容可写;许多语文教师则"怕教作文,怕改作文"。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比较轻松地教作文,学生又怎样才能愉快地写作文呢?一、"百宝箱"助学生积累小学生生活圈子小,社会阅历不丰富,写作素材来源有限。要弥补写作材料的不足,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准备一个"百宝箱"。  相似文献   

11.
李凤梅 《小学生》2011,(1):38-38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习作要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关注孩子的生命体验。可是,面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我们无奈地发现,现在的学生每当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很为难,他们总是在空洞地拼拼凑凑,就连抒情也是在无病呻吟。究其原因,因为习作教学偏重记忆、忽视观察,更多训练的是想象作文和自主拟题的记忆作文,忽视了“观察”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那么,怎样实现学生习作的生命回归呢?  相似文献   

12.
刘孝敬 《学语文》2013,(4):61-62
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必不可少,教师的教法各有千秋。那么,何为作文?"作文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培养孩子感悟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美的一种形式,是引导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3.
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作文教学始终是一个困扰很多师生的问题。尤其是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且是少数民族学生,不会写作文的现象尤为突出。可作文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搞好作文教学。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10,(11):143-143
作文的写作及教学是有不同层次的。就以要写生活而言,作文命题那么多,甚至五花八门,哪有那么多的生活经验来对应?这就只好求助于书本材料,且书本材料的积累,正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作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过程。作品是心灵的精华。感受最深的人才会有传神的笔调。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去观察生活,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如何去获得这些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呢?我觉得要善于向生活取经,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面手"。一、学会"摄影",开阔眼界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发出什么样的闪光?天空像什么样子?有什么变化?只有仔细地观察过这些景色的人,才能成功地描绘出景色。所以,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  相似文献   

16.
陈芳 《考试周刊》2011,(69):58-58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我觉得教师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让孩子想说、敢写,乐于书写自己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张玲 《甘肃教育》2009,(8):41-41
作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表现生活。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操作呢?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必须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当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但是不少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来,以致于对作文产生了厌恶感、恐惧感,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他们走近生活。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中考作文中,很多学生面对越来越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作文题,不是觉得无从下手,就是写出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生活习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写作素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生活、广泛阅读和教会方法三方面探讨了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