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从辞书史的角度,运用现代辞书释义理论,具体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表名物、表动作行为和表性质状态等三类词的释义方式,并和《说文解字》等历史上的辞书相比较,我们认为《汉语大字典》的释义理论和释义方式较以往辞书有颇多创新之处,这些理论可以指导今后的现代辞书编纂实践。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更为科学、经济的手段被引入到辞书编纂领域。通过在汉语辞书释义方面的语料库技术运用,不仅能提高辞书释义的客观性、准确性,还能进一步增强汉语辞书编纂的科学性。本文以北大语料库为依据,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相关词目及释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语料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进一步明确现代语料库技术在改进释义内容、规范义项顺序和提高近义辨别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辞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也是推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重要形式。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多功能词典》、《新华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辞海》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辞书,对它们关于农具这一语义场的收词及释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指出目前辞书在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辞书编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规范性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的释义系统化入手,以循环释义为基础,来考查《现汉》的释义规范性与释义科学性,发现释义还未系统化与释义不准确之现象,期待进一步完善《现汉》的规范性,为辞书编纂树立标竿。  相似文献   

5.
辞书修订是提高辞书编纂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05版与96版标"〈书〉"词条的收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语文辞书修订过程在词条增删、释义及体例变化等几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汉语大词典》与《辞源》、《辞海》等辞书作比较,全面论述了古人笔记中的语言资料对《汉语大词典》的义项设立、义项释义和例句收录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大型汉语辞书的编纂必须重视古人笔记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语料库技术作为一种更为科学的、经济的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辞书编纂领域。在汉语辞书释义方面的语料库技术运用,不仅能提高辞书释义的客观性、准确性,还能进一步增强汉语辞书编纂的科学性。语料库的出现在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确保辞书编纂中语料分析的合理性、科学性,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把握真实性、穷尽性、有效性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明代陆嘘云所编俗语辞书《世事通考》广泛收录当时俗语词并对部分词作了释义,颇能反映明代汉语词汇的实际面貌,对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世事通考》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9.
《名公书判清明集》是历时词汇研究的一部重要语料,通过对该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词条的比对,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在词条收录、义项收录、词语释义、书证例举等方面存在着2580处问题,这充分证明《名公书判清明集》在辞书编纂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虽然代表了我国目前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瑕疵。本文具体指出《汉语大词典》"就"字头词条在收词、释义、书证、溯源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对该书的修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触恼”和“恼触”是同素逆序词,均源于汉译佛经.它们有四个义项:害;触犯、冒犯;招惹、扰乱;痛苦、烦恼.《汉语大词典》、《佛经词语汇释》等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均有不妥之处,说明汉译佛经词汇研究是薄弱环节.汉译佛经在词汇训诂、辞书编纂和汉语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大型语文辞书在释义、举例等方面应该源流并重、义项完备、释义精切、例证准确.编纂高质量的大型辞书,要对历代文献进行全面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概括词义.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大型语文辞书,但任何工具书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本文以宋代墓志为基础语料,综合运用词汇学和词典学知识,对《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例证滞后、词目漏收、孤证和释义不确等问题提出商榷意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与修订,有助于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大型语文辞书《辞源》问世,标志着汉语文字典辞书的编纂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宣告了科学的汉语辞书学的建立,其功劳是巨大的。但是该书中的问题也不少。今就其释义方面的缺失摘出若干条来讨论.希望对辞书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期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大变动的时期。文章选取魏晋时期《三国志》中有关“心”的词语 ,将一些辞书未收 ,或虽收入而释义不全的词作解释 ,试图为阅读古书和辞书编纂提供些许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一书是中国古代最为全面的营造学专著,也是中国官方颁布最早的营造法典,是研究宋代建筑以致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看,《法式》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用语,这对考察汉语词汇中的建筑一类专门词汇的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意义直接体现在辞书编纂过程中,例如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二典”———《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和《汉语大字典》均引用了《法式》一书内容作为书证,有的还是作首例书证,如《词典》中的“束腰”、“平”、“拒马叉子”等词。另一方面,辞书编纂工作者在处理《法式》所载之建筑用语的收词、释义、书证上却往往对《法式》一书重视不够,以致出现一些不合理或是失误之处。这实际上是一个怎样看待古代科技典籍在辞书编纂中的价值的问题。以下就以《法式》一书所载建筑用语在《词典》中的收词、释义、书证情况为例,分析一下《词典》编纂在这方面的得失。一《法式》中常用而《词典》未收的词《法式》中有一些建筑用语,直接列在《法式》目录中,或是出现频率比较高,而《词典》中却未予收录,比如以下这些词:功限、料例、壕寨、蜀柱、寻仗、地、角石、角柱、螭子...  相似文献   

16.
清代学者段玉裁的巨著《说文解字注》对我国的辞书编纂影响很大。这部巨著总结了《说文解字》及前代各种辞书、字书的训诂成就,并针对汉语、汉字的特点,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汉字的形、音、义关系,奠定了汉语辞书编纂的基础,为汉语辞书编纂开拓了新前景。《段注》的训诂实践为后代的辞书编纂提供了范例,同时,其语言学理论也指导了后代的辞书编纂。  相似文献   

17.
明清俗语辞书是指明清时期记录并诠释汉语俗语的辞书,同义词是指按一个义住系统横向聚合的词群。明清俗语辞书在词目收录与释义工作中为我们留下了相当多的同义词研究材料并表现出了一些同义词研究的意识。明清俗语辞书中关于同义词雅俗的辨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同义词研究。明清俗语辞书中的同义词研究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同义词词典编纂的构组与释义和通用性的语文辞编纂的立目与释义。  相似文献   

18.
词汇研究是编纂语文辞书的基础,而谶纬词语研究还很薄弱。本文论述了谶纬的语料价值,并将谶纬视作西汉文景之后的语料,通过具体例子提示研究者注意其"层次积累"。《汉语大词典》中与谶纬相关的词条存在书证滞后和释义不准确等问题。有些书证滞后是系统性的,有些释义不确源于训诂失误,有些却源于文献讹误,这些主要是因为大型谶纬辑本未进入辞书编纂者的视野。本文主体部分对21个词条进行考释,并提出《汉语大词典》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宋元以来民间文书含有丰富的近代汉语词汇,具有珍贵的辞书学价值。研究宋元以来民间文书词语,可为包括《汉语大词典》在内的大型语文辞书补充失载的词语,可为部分词语补充新义,可纠正部分词语释义的不确和为部分词语提供例证,从而提高语文辞书编纂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本书借鉴、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充分揭示同义复词产生原因、途经、特点、功能的基础上,就目前最权威的大中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义复词进行全面考察,纠误补漏,为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大量可资借鉴的实证,为语文辞书收释同义复词提供收录原则、释义方式、编排处理等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因此,本研究成果将有力促进语文辞书的编纂质量,充实训诂学的内涵,扩大训诂研究成果,能为大、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词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