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减排二氧化碳的有效技术之一。考虑到二氧化碳泄露风险的不确定性,用模糊语言来评价二氧化碳泄露的各种风险因素,将模糊集和证据理论相结合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安全风险评价。利用Jousselme距离确定专家权重,并对冲突证据进行修正,再采用Dempster组合规则融合不确定证据信息。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价程序,从而选择理想的二氧化碳封存场地。  相似文献   

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减排二氧化碳的有效技术之一,而将二氧化碳存储于深部地层中,往往因为一些地质及工程的原因而导致二氧化碳泄漏,会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考虑到二氧化碳泄露风险的不确定性,用模糊语言来评价二氧化碳泄露的各种风险因素,将模糊集和证据理论相结合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安全风险评价。采用Jousselme距离确定的专家权重,并对冲突证据进行修正,再采用Dempster组合规则融合不确定证据信息。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价程序,从而选择理想的二氧化碳封存场地。  相似文献   

3.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愿景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非传统国防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双碳”愿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的发展定估及贡献,对比了国内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措施,以期实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10,(8):13-13
近日,美能源部宣布将实施总额达31.8亿美元的三个项目,以加速发展商业规模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其中,政府直接投入9.8亿美元,并撬动私营部门投入22亿美元。美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这些投入是推进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发展,以实现政府承诺在8-10年内开始碳捕集和封存商业化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重点是与碳捕集和封存及碳有效利用相关的先进煤基技术示范,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5.
杨锦琦 《科技广场》2014,(5):203-206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被广泛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应积极进推动我国CCUS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制定权责清晰的CCUS安全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可在短期内有效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大环保价值和战略意义。作为捕集和封存的中间过程,管道输送是目前比较经济有效的二氧化碳输送方式。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利用Span Wagner状态方程计算和分析了纯二氧化碳的物性参数(密度、黏度、比热等),并建立了一维可压缩流体管道模型,对二氧化碳管道在气源参数波动、开阀、关阀等条件下的管道瞬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二氧化碳管道在快瞬变流动条件下的管道沿线参数变化规律,为二氧化碳管道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碳库,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30%由海洋吸收,而海洋储碳周期达数千年,这对缓解并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利用海洋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定义了海洋碳封存的专业技术范围,总结了海洋碳封存相关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当前海洋碳封存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以期为我国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能源利用过程碳减排途径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梳理总结山东省在CCUS政策和标准、示范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和人才及专利方面的现状,分析当前山东发展CCUS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完善CCUS政策支持与标准规范体系、加大CCUS示范项目支持力度、培育创新主体等战略力量、加强技术攻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碳捕集与碳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的主要环节,对CCS项目的总成本进行了估算,并根据2010年欧洲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碳当量价格,利用复利终值估价法建立总收益估算模型对项目的总收益进行了估算。提出了CCS项目经济性的评价方法,构建了CCS项目经济性评价模型,并利用一个案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为CCS项目投资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关键的减排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CCS技术发展路线图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包括主要权威能源机构的CCS技术路线图,重点分析了各路线图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我国CCS技术发展现状,对制定我国CCS技术路线图提供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和管理、引导开展系统性的评估、发展数字建模技术、做好电厂和其他工业升级或配套措施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借“碳捕集领导人论坛”在京举行之机,中国大唐集团与阿尔斯通21日共同宣布,双方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结成长期战略伙伴并携手在华开发碳捕集与封存(CCS)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已经给人类带来恶劣影响,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是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方法/过程]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II)检索有关“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的专利,开展专利分析:(1)对专利数量、专利申请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2)对专利公开国家/地区、专利权人以及研发团队合作关系等进行关联关系分析;(3)使用CiteSpace工具进行文本主题聚类分析和热点分析,基于专利被引频次分析“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领域的关键技术主题,以掌握该领域的技术研发态势。[结果/结论]全球“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技术的研发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发展期;中国和美国的专利量领先全球,是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布局市场;较多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申请了专利,且全球企业间技术研发的合作较少;“碳捕捉”的材料、设备、系统以及“碳封存”的储存罐是研发热点,但“碳捕捉”技术较多关注能源开采、发电、采矿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研发较少。从高被引专利来看,中国是该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布局市场,在传统能源开采、工业生产、煤火发电等行业的碳捕捉方法、设备和系统技术研发较多;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如防爆防雷、农业生产等技术研发较少;相对于“碳捕捉”和“碳利用”技术来说,“碳封存”技术则较为空白,这与“碳封存”技术的实现条件较为复杂以及成本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建 《资源科学》2012,34(1):20-28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电也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构成。我国未来低碳发展将主要取决于低碳电力技术的选择及其推广,其中风电与碳捕集与碳封存(CCS)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都处于发展初期,其未来不确定性较大。本文将基于风电和碳捕集的技术学习曲线,探讨这两类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实现市场竞争所需的)推广时间、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等,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减排量与发展路径相同的前提下,风电技术成本较新建煤粉(PC)电厂碳捕集技术成本略高,后者若考虑了碳运输与碳封存成本在内,其减排成本将更高;另外,考虑了技术学习效应后,风电技术与CCS技术成本较相关研究结果都更低。到2025年风电技术发展将面临电网基础设施的瓶颈,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将很难取得突破;碳捕集技术减排潜力更大,其新增投资主要表现在燃料成本与新增资本投资部分,当前主要工作应加快发展碳捕集示范项目、强化国际学习与合作,降低其不确定性,在2025年实现CCS与风电技术的对接。  相似文献   

14.
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对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面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文章提出通过能源变革,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的电力脱碳与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以及能源需求侧的能源利用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10,(12):9-10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渥太华大学科学家成功利用X射线晶体成像仪和计算机模拟手段,对被称为“棒球手套”的捕碳材料如何捕捉二氧化碳分子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科学家认为,该项成果为设计定制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捕碳新材料指明了研究方向。相关文章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各国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日益强烈。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有效控制碳排放的手段之一,因其减排灵活性、保持化石燃料可持续使用的优点备受关注。本文从专利角度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发展状况,从总体趋势分析、专利申请人、专利涉及技术领域、专利运营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对中国企业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进行专利布局、产业定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碳达峰、碳中和”已经上升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2021年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由此可见,除能源技术领域以外,循环经济、碳汇等生态环境领域相关的低碳技术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是至关重要。因此,面向2035年这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点,遴选一批优先发展的生态环境技术课题,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轮德尔菲调查的技术预见结果,应优先发展8项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环境技术课题,分别是:少水绿色低碳造纸技术,高精度全球变化数据产品,汇碳节水湿地恢复技术,超低排放控制技术,碳排放和减碳的影响评价及成本核算技术,全球碳、氮、水和能量循环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碳分离与能源化技术。德尔菲调查的结果显示,研发投入、法律法规政策和市场可行性是制约上述技术课题完成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从经费投入、制度建设、市场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有向距离函数构造了只要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一绩效指标和同时要求二氧化碳减少与经济产出扩张的综合绩效指标,并以我国主要工业省区为例,分析其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和减排潜力,研究表明:样本期间总体绩效偏低且有退化趋势,年均减少二氧化碳且增加经济产出的潜力在30%左右;潜在碳强度明显小于初始碳强度,且部分工业省区的排序在两种碳强度状态下将发生较大变动;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前沿的向外移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块矿石的内部有什么?透过矿石,人们或许可以从里面发现气体、水、盐等成分,矿物在成长过程中将这些成分捕获并封存,便形成了流体包裹体。如果清楚了解流体包裹体的组成、压力、体积、温度等物理化学性质,便会得到“一把由自然通向人类社会运转的钥匙”。试想一下,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大力提倡绿色经济的当下,如果能够将工厂等地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捕集并封存,是不是可以更快地实现绿色发展?对微观流体包裹体等地质流体的研究还对能源的开发、了解地质的演变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我国石化行业2000—201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演变进行分解,进行阶段性及累计效应分析,考察投资、产出、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强度、能源强度和投资效率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投资、产出及能源消费规模是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碳强度和产出碳强度是主要的促降因素;能源碳强度、投资效率和能源强度作用较弱,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是未来石化行业减碳政策制定的主要着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