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  相似文献   

2.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生命并非演习,而…  相似文献   

3.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照着去做,果然,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位朋友。朋友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承诺     
我想着那个孩子。那个叫涂雨生的孩子。那个四川绵阳的孩子。想着8年前,我们在绵阳的一句话,一句写在纸板上、签了名、挂在一棵新植小树上的相互承诺:一定要活着!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4,(8):20-21
不仅是教师,人——作为人都应享受生活。许多哲学家费尽一生的心智在思索,人为什么活得着,或一辈子只为给自己活着提出一条令人信服的理由。在有思想的人看来,活着如果没有意义,不如死去。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承诺     
我想着那个孩子. 那个叫涂雨生的孩子. 那个四川绵阳的孩子. 想着8年前,我们在绵阳的一句话,一句写在纸板上、签了名、挂在一棵新植小树上的相互承诺:一定要活着!  相似文献   

7.
小店     
丁琛 《中学生电脑》2004,(11):56-56
老头临死的时候跟我说:“很多年前有人给过我一次选择,是孤独地活着,还是幸福地死去。我很怕死,于是,我选择孤独地活着。这些年来我活得很苦,难以言喻,早知如此,我那时候就该选择幸福地死去。”  相似文献   

8.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习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她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  相似文献   

9.
徐庆华 《今日教育》2006,(10):29-30
一位哲人说过:“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他们宁愿为歌星、偶像倾其所有,却不愿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根本没有想到过让孩子也付出点什么。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因此,学会感恩应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做起,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爱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0.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 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 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 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 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个穷书生借宿朋友家,时间长了,主人厌烦,想让他早点离去,但又苦于说不出口。一个雨天,主人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给他:“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相似文献   

12.
生命永恒     
“生命永恒”是老话题,但本文有独特视角——孩子的眼光。死亡,“被埋到泥土里去,那一定很黑,他不害怕吗”;活着,“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玩,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吃……”。作文在写“死亡,是生命的一种回归”时,用的还是“(中篇童话《青鸟》中的)孩子们”的眼光——“无数的小鸟、小动物在欢快地嬉戏”。始终坚持同一视角,主旨鲜明。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特殊的测试。你们先拿一张纸出来。”这时同学们都很好奇,就按老师说的拿了一张纸。老师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下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认真完成。首先请在纸上写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于是,我郑重地写了“真情”、“篮球”、“朋友”、“亲人”、“知识”这五个词语。  相似文献   

14.
郑晓江 《中国德育》2007,2(5):28-32
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思想主题,21世纪的中国教育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尤其关注儿童、青少年情感一精神生命的发育、涵养。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享受生命,这是我们理解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当生命存在遭遇“欲望陷阱”,当“活着,还是死去”成为每个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开设“生命教育专题”,期望通过讨论提供一种思想立场、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5.
曾看过一篇文章——“孩子有什么权利”。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孩子之后,一纸诉状将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字母之前,能把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感恩呢?难道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在他们老的时候照料陪伴、回报他们么?带着这问题,我不知不觉就上了小学。去年5·12大地震,我从电视里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在废墟中双膝跪地,用双手支撑着身体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当人们把孩子救出来时,发现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有母亲的身体保护,毫发未伤,而他的妈妈却已经死去多时。裹着孩子的被子里塞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没发送出去的短信,上面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他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价值     
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长总笑而不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成长N步曲     
引子“花谢花飞花满天”,我的手突然触碰到了自己的心跳,我知道自己降生了,在异常美丽的五月……一、纯真年代父亲有一个大大的木材场,里面尽躺着那些死去的生命。它们活着的时候贡献了一生,死去了还为人类的房屋坚固地站着——追寻无限的活着的意义。我生命中的第一堂课,正是植物给的。  相似文献   

20.
    
沈苇说:“诗不应该写在纸上,而要写进血液、骨髓和神经。”那是诗歌的渴望,抑或是上海市位育中学副校长、诗人钱涛呕心沥血尚在完成中的组诗——是他给诗歌的孩子灵感的手指,在缪斯的竖琴上弹拨心中的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