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项目学习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之一.文章以“一次函数的应用”为例,设计项目主题,引导学生拆解项目任务并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以实际问题解决为载体,通过发现与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促进学生模型观念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李健  王吉文 《生物学教学》2011,36(12):40-42
本节教学以DNA结构模型构建的探究为主线,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总结修改DNA结构模型的过程中自主总结出DNA的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制作简易的DNA结构模型,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体会DNA的结构特点和DNA结构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主要依据"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精神,参考我校"链式"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实际,以多媒体为依托,以主题为核心,以问题为纽带,采用"主题—模型—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图视情境—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分享提升—模型建构—延伸探究"等环节设计教学过程,旨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与探究栏目是新教材的重要内容,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苏教版《化学2》教材中共有15处括动与探究,可以统计归纳为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阅读与讨论探究、实验与生活和制作模型五种活动类型。如何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开展探究活动,更好地建设和开发这一资源,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这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方案,让学生体会探究的  相似文献   

5.
以层层深入的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对蚂蚁在圆柱侧面和长方体表面怎么走最近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度参与学习活动,逐步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模型化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时,关注模型建构,外显思维过程与方法,有益于启发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实现在学习中从分析“一个变化”到研究“一类变化”的转变。文章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探究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模型,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模型,并将其运用在实际问题研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高考物理的重点考查内容,也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复习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通过实验模型的建构、实验方法的探究、对比辨析、问题驱动等方式,为学生构建更完善的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模型体系,以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飞 《中学生物学》2010,26(1):30-31
以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在引导学生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以探索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最后得到的4个科学结论为基本线索,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究历程中归纳并深刻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
以铁的吸氧腐蚀的原理探究为项目,通过“分析暖宝宝的成分”“设计实验探究暖宝宝发热的原因”“设计实验验证原电池的电极产物”以及“改进实验验证氧气是否参与反应”四个任务,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实验探究模型以及深化对铁的吸氧腐蚀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教科版"玻尔原子模型能级"教学设计,突出"理论探究和实践验证玻尔理论"这一核心;以问题为主线,以理论探究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发现为动力,采用物理学史的启发式教学设计和探究式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再现玻尔理论的发现过程,引领学生对物理规律美的追求,领悟科学探究方法,达成探究玻尔理论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建构模型,合作探究,可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文章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基于生物科学史有效开展模型建构教学。  相似文献   

12.
1开放化学实验室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室课程资源的作用,首先应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最多的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探究活动。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通过科学探究,自己去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讨可视化外部表征工具三维思维图(3DTG)的内涵,介绍该工具在支持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3DTG的构成要素,构建科学探究过程模型,开发基于该模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为主题的探究教学案例,对基于3DTG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付诸实践并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以“冰的体积为何大于水”的真实问题为情境,通过情境问题—猜测解答—实验探究—搜集证据—进一步猜测—实验探究—建构模型等课堂教学环节,在证据推理中帮助学生构建分子晶体模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1设计思想新课标和新教材最突出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笔者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使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相互启迪、自主学习、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和分析美国教材《Prentice Hall Biology》和我国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关于模型构建的内容,以"减数分裂模型的构建"为例,发现两国教材有关模型构建在位置、结构安排、内容、表述上均有显著差异。美国教材力图通过模型构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能力,中国教材没有发挥出模型构建应有的教学价值,将重点放在知识和记忆层面。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对我国的模型构建探究活动提出了有一定借鉴价值的建议:正确认识模型构建的教育价值,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树立真探究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基础性内容,是实验思维、实验方法和操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教学中,基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程序、方法以及思维盲点、障碍点,循着学生思维轨迹,引领学生共同探寻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的装置模型、操作流程模型和思维模型。引导学生以“三关注”(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为着力点、以“三聚焦”(流程设计、实验调控、结论形成)为关键点、以“三提升”(结果分析、方案评价、观念形成)为核心点,建构“333化学实验教学模型”,形成解决实验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以“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为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及应用模型,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加深理解、拓充新知、内化整合等系列过程,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实践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为例,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科学地设置问题,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渗透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科学思维要素,以期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探究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道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的解析几何题为例,借助GeoGebra的动态呈现和辅助探究,利用“化动为定”探寻解题的方向,借助“以形助数”简化运算的步骤,通过类比推广深化这类蝴蝶模型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模型探究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