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梦"的破灭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贯主题。奇幻之作《返老还童》以一个传奇性的故事处理了一个关于生命的严肃思考:人生正如"美国梦"的幻灭,从憧憬,到获得,到最后失去。作者通过本杰明"返老还童"的一生告诉人们:一切表面的虚华都会消失,所有美好的事物终将走向灭亡,人们用尽平生追求的梦想只是幻影,返老还童也不能带来永恒的美好。  相似文献   

2.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川端康成是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一生受佛教及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的"虚无"思想不仅构成了"雪国"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净化了《雪国》。利用禅宗的"虚无"思想来分析作品,以期为《雪国》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牡丹灯记"是中国明代小说《剪灯新话》中的一篇代表作,随着《剪灯新话》传入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本文将通过梳理"牡丹灯记"在日本的传入、编译及被接受概况,来探讨日本文艺对"牡丹灯记"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日本二战后著名作家井上靖的最后一篇历史小说。《孔子》是井上靖读《论语》的心得,从作家在作品中重点讨论"天"、"天命"和"仁"等问题,可以看出井上靖对中国原始儒学的认识存在着误读,这也和儒学在日本传播的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5.
陈福康教授的《日本汉文学史》是中国人撰著的第一部全面研究日本汉文学发展史的著作,是考察日本这个暧昧邻邦的一部良史。而所谓良史,主要体现在"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的材料搜集与使用以及"不虚美,不隐恶"的著史态度上。《日本汉文学史》做到了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较好的统一,是域外汉籍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6.
张永亮 《文教资料》2012,(16):27-29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地狱变》发表于1918年,是根据日本古籍《宁治拾遗物语》卷三中的《绘佛师良秀喜欢火烧自家记》和日本古籍《古今著闻集》卷十一中的《弘高的地狱屏风图》的故事创作出来的。本文通过梳理良秀画《地狱变》的时间历程,并通过文本引证结合对良秀人物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良秀的至上艺术之旅,即"睁着眼"而不是"回首"去寻找至上艺术。  相似文献   

7.
《古今集.日文序》是日本和歌史上一篇影响深远的古典歌论,其第一段前三句更是歌论史上的千古名言。张蓉蓓在汉译此处时,因受原文断句琐碎的影响而笔出误译。我们以此误译为契机并以《日文序》为根据,可以揭示出和歌的两大美学特征,即"托思于物"与"真意秘藏"。《古今集》全集便贯穿在这两大特征之中。《古今集》这部日本文学古典中之古典,既是日本文化本质的诗化象征,也是日本民族性格的传神写照。  相似文献   

8.
李韬瑾 《文教资料》2010,(16):22-23
《方丈记》是平安末期鸭长明所著的随笔集,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一同被誉为日本古代"三大随笔"。《方丈记》中体现出的无常观,也是日本中世文学在思想内容上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提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教育政策方面制定了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学制》在日本高等教育初创时期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保证高校生源质量;其次,构建第一所国立大学框架;最后,在教育内容方面倾向实科教育。《学制》在明治维新期间为日本高等教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伊豆的舞女》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在《伊豆的舞女》中,天真清纯的舞女"薰子"与主人公"我"演绎了美好朦胧的恋情。笔者立足于"我"、薰子以及其他巡游艺人们的人物关系以及对人、对生活的态度观察,剖析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梁萌萌 《文教资料》2012,(13):25-26
川端康成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前朝和歌、《源氏物语》等"物哀美"特质的文学影响较大。作品《雪国》是其"物哀"美学影响下的代表作,基调优美哀婉,情节平和含蓄,却让人在掩卷后不断回味。本文分别从"物哀"的形成与理解、《雪国》中的物哀之美及其中的现代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日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物哀"之美这一明显特质入手,结合《雪国》,分析这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方媛 《林区教学》2010,(11):40-41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者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者川端康成是一个一生追求"美"的作家,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一生发表了许多作品,成为日本作家的代表。川端康成一生追求"美"的同时,深受佛教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他接受佛禅思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笃信佛教及禅宗的国度,佛禅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此外,川端康成一生坎坷,两岁开始便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现实的孤苦无依下,佛教的诸多思想深深走入了川端康成的内心。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在继承日本传统美的同时,也体现了深刻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13.
顾随,周汝昌的老师。《苏辛词说》,顾随讲授艺术的自家撰为文字的一种具有浓厚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著作;《苏辛词说》是《稼轩词说》与《东坡词说》的合称,两部《词说》,本系姊妹为篇,同时相继,一气呵成,弥足珍贵。1940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这年的秋天,深感家园沦亡之大痛的青年学子周汝昌,考取了燕京大学这所不挂日本太阳旗,以"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的"武陵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文华秀丽集》中的"杂咏"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杂咏"类汉诗与我国"杂诗"的渊源关系,并分析日本"杂咏"类汉诗在借鉴我国"杂诗"的同时进行了哪些取舍,并对这种取舍缘由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5.
明治八年(1875),龙三瓦将标注史料来源与考异这两种方法首次同时用于日本汉文编年体史书《皇朝小史》的编纂。编纂方法的改进,使《皇朝小史》在"史实求真"方面超越了明治维新以前所有的日本汉文编年体史书。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东福寺写本《参天台五台山记》中"坏"字,不应校勘为"坯"、"壞",而应校勘为"杯",义为小艇。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夏季号)发表的《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一文,存在诸多不足或失误之处:第一,马礼逊《华英字典》在英文解释上,对"Freedom"与"Liberty"有所区别,但在中文解释中皆以"自主之理"一词译之;第二,传教士《自主之理》文中的"自主"、"自主之理",即指英文"Liberty";第三,《新解地理备考》的最早版本,最晚当在1847年已经刊印;第四,蔡锡勇在《美国合邦盟约》中,明确以"自由之福"对译"the Blessings of Liberty";第五,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日本"自由"概念进行的是批评,而不是引介。  相似文献   

18.
《幻影博览会》新连载冬目景幻冬社相信大家对冬目景已有些了解了吧,现在他的最新连载《幻影博览会》将在幻冬社登场12月号上,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大正时代的帝都,在东京这个舞台上,侦探松之宫和他的助手高苑将开始他们的奇异历程。  相似文献   

19.
《论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学术巨著,也是记载"倭人"的最早古籍之一。《论衡》中"倭人献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与日本交往的一段事迹。但是这段事迹真实与否,一直饱受争议。通过进一步研究,尤其是通过对《论衡》的固有名词如"鬯草""白雉""越裳""宛"等的比对论证,可知,王充所谓的"倭人"其实是"东夷"的一种代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倭国"和"日本国"。  相似文献   

20.
焦窈瑶 《文教资料》2012,(32):161-165
同样以盲女的爱情故事作为创作题材,《春琴抄》和《盲恋》分别体现了信奉"艺术至上"的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和中国作家徐訏在各自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对"美"与"爱"的执着追求。作为名正言顺的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谷崎润一郎在"转型期"创作的《春琴抄》既烙上了其早期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残留的"恶魔主义"印记,又有"阴翳之美"的超越。而长期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边缘化的"鬼才"徐訏在20世纪50年代漂泊在"独立于海峡两岸文学格局之外"的香港,始终坚持自由主义的创作立场,延续对生命爱情的哲学探索,《盲恋》中的梦放、微翠和《春琴抄》中的佐助、春琴同样经受了视觉对爱情的考验,佐助自毁双目使春琴的"美"和两人的爱情得以重生,梦放为微翠的"献身"和微翠复明后的自我毁灭带有神秘的宗教救赎色彩,表现了探索"心灵与肉体的消长,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内心与外界的冲突"的"唯美主义者"徐訏内心的痛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