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主流。教育目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法生活化、教育主体人本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方面;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出发,重点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对"现实世界"生活本质的向往,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壳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片面化的方法路径。要立足以人为本核心教育理念,回归现实生活本质,从构建多重目标体系、提供源于现实生活的教育内容、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实现人本化价值取向上下功夫,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伟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2):102-107,1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知识化和工具化等弊端,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理念的人本化;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取材于现实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通过实际的生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创设"合乎人性发展的环境",实现教育环境的德育化等方面来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幸福化”的原则,才能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灌注和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以学校、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位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学生的“人”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转向,等价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社会化、生活化、人本化的过程。社会化增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转向的理论基础,生活化渗透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转向的核心内容,人本化深入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转向的最终方向。面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转向的困境,只能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中寻求破解之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兰荣  张震 《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把教育主体置于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使教育内容源于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使教育方法融入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是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学中的"供给侧"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体内涵出发分析高校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所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从"供给侧"一端发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价值引领特殊化齐头并进;(2)优化供给内容,把握时代脉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3)创新供给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学生实际,以生活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改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等问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9.
黄树军 《江苏高教》2022,(2):108-114
"获得感"一词被用来作为检验成效的衡量标准。网络时代人与人"不在场交往"的关系特征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关系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方式,在网络时代巨大的虚拟空间变量场中也随之发生改变。文章立足网络时代在"现实与虚拟"空间双向互嵌全面贯通的"新"空间生态背景下,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以及逻辑进路出发,侧重以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需求、供给内容、供给方式和供给主体作为主要分析维度,来研究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和谐"理念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具备先进科学文化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和谐”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和谐”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进一步凸显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促进学生成才的目标,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采用“生活化、心理化、选择化”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谐向上的观念,使他们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结合2018年社会热点事件新药GV-971上市、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播、王逸平研究员时代楷模事迹宣讲、抗生素耐药国际会议召开等,深层次解析医药专业知识,增强自主科技创新意识,提升民族自豪感,强化职业操守培养,进行社会热点整合式药理学教学,推进课程思政,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海派文化的本质是市民文化,体现出娱乐对城市高强度竞争的救赎功能。海派市民文化进入电视时代以后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恢复海派市民文化正脉则得力于世博时代到来后上海所获得的诸多有关世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上海城市身份的正面确认。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以及《舞林大会》,体现出了海派市民文化复兴的动向。《中国达人秀》是海派娱乐业的纪念性形态,《舞林大会》激活了世人对上海舞厅文化的记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系列则显示了海派市民文化的刚性力量。2002年上海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使得世界性的元素第一次以正面、积极、合乎法理的姿态再度移植到上海。新海派市民文化将在合理、健康、理性、自觉地消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本土文化的元素。世界性的美学均衡性法则已为上海城市及其市民文化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和白先勇,一位生活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一位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台湾。两位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交集的作家,因为同样居住过上海,同样被上海所迷,同样创作了许多上海小说,让本来平行的两人有了交集。解读张爱玲和白先勇两位作家创作的上海小说,可以发现两人对于这座城市所诠释的两种感伤。  相似文献   

14.
海派小说雅俗互动态势的形成与上海作为西方各国的租界,全面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上海的现代消费文化环境中,海派小说有着明显的商业化写作色彩,这是海派小说通俗性与世俗性品格获得的根本原因。同时,上海这座城市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又使海派小说超越了俗性特征,与世界新潮携手,攀上了先锋文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冯靖 《教育教学论坛》2019,(31):112-113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肩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目前,该门课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设计待创新、教材内容待充实、教学的有效性待提升。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榜样教育、运用信息化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6.
高校要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以文化内容传承增强德育实践的感召力,以文化内涵凝聚拓展德育实践的新媒体平台,以文化形式创新提升德育实践的针对性,以文化氛围创设提升德育实践的实效性,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思想成长、道德修养、奋发有为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7.
企业顶岗实习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数控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校企合作的主要体现。围绕数控专业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现状,依据数控技术(中高职贯通)专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与企业的沟通,探讨了对教师"产教研"融合能力的培养途径,建设了"产教研融合"平台,构建了基于复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开展实习生带教工作中,经常发现口腔工艺专业学生(实习生)在校期间已充分掌握口腔修复体制作基本技能,在临床上能迅速融入角色开展生产操作,但是新入职学生对于企业生产质量管理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略显欠缺,现企业中又缺乏相关系统培训——尤其是适应岗位标准需求、执行业务标准操作时显得束手无策——这样一个弱点严重地影响了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发展。鉴于此,通过校企合作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并基于岗位需求探索口腔工艺专业人才入职培训方案,力争为企业能更顺利地招募本专业学生作为新员工建立起一座校企衔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上海、首尔都市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影视文化、流行文化、都市空间、上海文化、文学中的上海与首尔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梳理上海与首尔文化交流的历史,关注两个都市文化交往的现实,总结都市文化发展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与汲取优秀文化传统与经验,发展中韩两国、上海与首尔学者之间的友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与上海有着密切联系.他对上海社会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和十分复杂的感情,总体上说,对上海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近代上海造就了陈独秀的巨大声名,陈独秀也给上海留下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今天的上海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教育发达的全国核心城市,而且成为全国陈独秀研究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