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心机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及访问法对参加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心价值主要源于太极拳本身的特点、脑流量的改善、社会支持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十年来有关太极拳发展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针对太极拳发展的整体研究和中外太极拳的对比、竞技太极拳发展、太极拳发展策略等研究较多,但有关传统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太极拳教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教学要注重把太极拳文化贯彻其中;要注重太极拳运动感觉、太极桩功和太极拳单势动作的静力练习等方面的基本功练习;要注重太极拳攻防技击含义的讲解贯彻在太极拳教学中;适时地采用太极拳“慢拳快教”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适当运用形象的太极拳的口诀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一来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试论太极拳技击的训练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技击功效的研究对继承和发展传统太极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习练特点、技击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研究了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拳对老年人运动、呼吸、心血管和神经、消化及心理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全面增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强调在老年人群中普及太极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与访谈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我国高校太极拳教学开展现状出现的问题,从太极拳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提出教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大学生对太极拳认知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科学地划分了太极拳的认知体系,分析和讨论了上海市大学生对太极拳认知的基本情况,并对大学生能够科学的认识和实践太极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厦门市居民对太极拳健身的认知、参与和消费等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厦门市6个社区居民习练点300名太极拳爱好者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居民太极拳健身的消费现状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太极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宣传力度和健身理念等问题;反映了厦门市居民对太极拳的健身意识较明确,参与态度较积极,消费水平较理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现有太极拳练习对血压、血糖、血脂造成影响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总结分析太极拳练习对血压、血糖、血脂造成影响的具体机制和不同人群进行太极拳练习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旨在为太极拳的科学练习、推广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西几所高校大学生24式简化太极拳普修课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选太极拳积极性高,兴趣浓,选课人数多,且选课比例女生多于男生,并且对太极拳的习练作用和意义能给予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存在着师资短缺、对太极拳知识缺乏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为太极拳在广西地区高校的深入开展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思考高校体育的发展时,总是不断地挖掘课程资源,对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完善。然而,针对高校研究生体育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还有很多内容值得研究,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健身功能充分适应高校研究生的身心特点和健身需求。本文通过对太极拳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寻求与高校研究生体育教学和身心适应能力的结合,让太极拳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并进一步丰富太极拳教学的相关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三学生临近毕业,面对升学竞争的压力,其身心健康状态问题在当今日益突出。以简化太极拳为手段不仅能满足他们锻炼身体的需要,更能对其心理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高三自然班学生练习太极拳和未练习简化太极拳班级的对比研究,分析太极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太极拳在中学毕业年级中更好地开展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动即变化,太极即变化。太极拳即变化之拳。太极拳运动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太极拳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拳“变化”的真意,只会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太极推手过程中劲力的作用,并从运动力学的角度和应用的角度探究太极拳推手过程的原理,剖析"开合劲"",螺旋劲"",串劲","抖劲"4种劲力在推手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太极推手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构建太极推手运动员科学的培养模式,皆在促进中华武术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民间、高等体育院校与武术运动管理部门协同培养,通过形成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的人才输送方式,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等是培养武术太极推手运动员良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继承和进一步弘扬发展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作为祛病、强体和防身自卫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但大多数练习者对太极拳推手的“技巧”不太了解。文章对太极拳中“四正推手”的技术进行分析,使练习者熟悉并掌握太极拳推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是大众习练和式太极拳,考取国家武术段位的规定考试用书,该书依照和式太极拳技术特点、围绕和式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编写而成。段位制套路在编排过程中,依据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将"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武术演练形式,确立为技术内容的结构标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对《和式太极拳段位制教程》的相关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促进和式太极拳和武术段位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简单易学,具有观赏性、竞技性、健身娱乐的运动,它具有我国的民族特色,是将太极融入其中的新兴运动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期刊,研究太极柔力球的起源,运动特征,以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心血管与呼吸系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心境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吸取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人类的智慧、文化传统。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研究对提高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增进国际间友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法,叙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太极文化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涵的内容,指出了在当前环境中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紧迫性,并对太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海上职业工作者不但要求有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及人际关系。太极拳是我国目前流行最广的健身运动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高人体心肺机能及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还能防病、治病,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诸多领域发挥强有效的价值。当今,太极拳的锻炼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太极拳锻炼是航海专业大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