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江山日报自今年元旦创刊以来,出现了许多好标题,细细咀嚼,给人不少启发。 一、典雅华丽。1月2日,有342人参加江山市举行的“双推双考”报名。3日,《江山日报》报道了报名情况,用上了《满城俊彦联袂来》的标题;1月27日,报道江山水泥厂子弟中学校园文化,起了《如入芝兰之室》的标题。这样的标题典雅华丽,读  相似文献   

2.
以亚运报道为契机,《北京日报》在版面上进行了全面改革。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版面风格。读者反映说,《北京日报》更好看了。版面改革的实践,大体可以归为4个方面: 让标题睁眼报纸恰如一张面孔,标题就是面孔上的眼睛。标题有光彩、有神,就会对读者产生“夺目”、“抓人”的作用。如何让标题“夺目”、“抓人”呢?  相似文献   

3.
谈起对一个人的印象,恐怕大多数人会先想起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不仅是人的五官之一,而且也是心灵的窗户,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同样,提到一件新闻作品,让人先想起的也是它的标题。因为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作品的“眼睛”。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报纸的广告”,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从整个报纸编辑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相当的宣传效应,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然而,在一般读者眼里,版面是“内学”,似乎只是编辑自身的功夫,与己无关,也看不出门道;标题才是“外学”,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题好一半文”。都是说的标题的重要性。在目前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把标题称为报纸的眼睛.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就像一个人一样,眼睛有无灵性十分重要.眼睛有神,可使人神采飞扬;眼睛无神,则逊色几分.报纸的标题如果做得好,就可使这张报纸鲜活、生动,吸引读者;如果标题死死板板,整个报纸也不会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诗经》有云:"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由此可见,有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可以让整个人都显得有灵性。新闻标题在报纸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就是消息和报纸的眼睛。新闻拥有一双顾盼有神的美目,会使读者赏心悦目,产生一读为快的强烈愿望。行业报(企业报)的报道一般专业性较强,贴近企业生产,比都市类报纸内容枯燥,要制作好的新闻标题难上加难,因此如何起一个准确、生动、传神的标题是不少行  相似文献   

6.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新闻报道的眼睛——标题就应该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对人物事件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8,(2)
关于一篇报道标题及配图意义的解读文/杨堇1997年11月,笔者就某报同年10月份月末版头版头条一篇报道的标题和配图,让西北大学新闻系97级50多位同学做了一次集体解读,其结果发人深思。一该报道的标题是《鬼门关的迷雾》;所配图片有四幅:一幅中两艘巨轮在...  相似文献   

8.
正"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摘自汤姆森《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篇新闻的标题就好比人的眼睛。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生长着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谁见到都要多看几眼,甚至在心里暗自称道:太美丽了!新闻的标题其实就是新闻的眼睛。新闻标题写的好,对受众的第一视觉冲击就猛  相似文献   

9.
一对忽闪闪的大眼睛,能向人们展示一个人美好的心灵。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使眼睛会“说话”,打动读者。必须使标题“动”化,就象闪动的大眼睛一样。去年8月12日《中国青年报》头题位置醒目地登了一篇报道:《孵化21世纪的文明——中关村的研究生们》。我拿到报纸后,一下子就被这篇报道吸引住了,于是一口气读完,至今我仍然为中关村的研究生们为了祖国未来的文明孜孜以求的事迹所感动。没别的原因,“孵化”二字用得好,形象地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同期第  相似文献   

10.
“眼亮”更可人——刍议文章标题制作的技巧与五忌邓雷仓人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醒目就如同美眸流盼,靓丽动人;假如标题刻板,就会给读者以“似醒非醒”之感,直接影响着文章的主题思想的表达。比如《海军游泳队与上海队比赛传捷报》就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也有人说,“标题是现代新闻的生命”,只有标题好,吸引读者阅读,你的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你的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可见,标题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作为办报人的编辑和记者,如何制作好标题,让文章的“眼睛”靓丽起来,留住…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制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因为新闻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新闻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个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标题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孔令华 《新闻知识》2002,(11):38-40
新闻标题以最简短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自开赛以来媒体关于世界杯的报道铺天盖地,为了打造善睐的明眸,各家报纸的编辑们则更是各显神通,语不惊人死不休,标题佳作不断涌现。本文主要搜集了《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报纸的精彩标题,试与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对于标题可以从新闻写作或语言角度等方面研究。本文以《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为考查对象,对标题的体裁类型、结构类型、字数、句型和标点进行研究,发现一些规律,如标题的结构类型以主题+副题为主,消息标题字数要多于通讯的标题字数,希望有助于新闻标题的写作和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报纸的眼睛。《说文解字》曰:题,额也;目,眼睛。眼睛是否闪现灵气,是给予受众的第一印象。 新闻标题是根据新闻事实对主题思想提炼浓缩后,以最简捷明快和生动形象的文字,给新闻稿件起的名字。 自述标题是以最简洁的"关键词"直接浓缩新闻事实和主题,而为新闻稿件起的名字。在体现"准确"、"鲜明"和"生动"这3个要件上,突出强调的是"准确",但也十分强调"鲜明"和"生动",从而问世了许多凝聚着记者和编辑的智慧,迸发着人类思维灵感的"幽默标题"。 一、"幽默标题"与一般标题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报纸在手,读者第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标题抓不住人,即使文章很好,也难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俗话说,强按牛头不喝水。标题如文章的眼睛,眼睛明亮才讨人喜欢。只有让读者自觉接受,才能吸引读者阅读。因此,我们无论是采写新闻或者是做新闻编辑,都应当注意制作好标题,把新闻的“眼睛”擦亮些,以吸引读者,扩大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17.
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标题好不好,直接关系着新闻的价值。初涉新闻的通讯员往往不大肯在创制标题上下功夫,甚至马马虎虎,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创拟好的标题,关键在于抓特点、找区别。如果抓准了特点,就应紧扣主题,而不应拐弯抹角,模棱两可。例如《西曹村有了敬老节》(《陕西日报》周末版1994.3.5)、《迎春锣鼓下广东》(《陕西农民报)1994.4.2)等都是采用紧扣主题而创制的标题,收效较好。找区别也是抓特点的常用方法。只要找到了所要报道的新闻素材与一般事物的区别,拟好标题就比较容易。如《别人养鸡我养猪,瞅准市场赚大钱》(《户县报》1994.3.2)就属此类。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明则文章活。要使文章活起来,首先就要让标题动起来,用动人的眼睛去打动人,用传神的眼睛来吸引人。常言道:“看书先看皮,读文先读题”,就是这个道理。 新闻标题与其他文体的标题稍有不同,是靠事实说话的,题要实实在在。新闻标题的特性决定了新闻标题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  相似文献   

19.
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对报道中最有价值的内容高度概括的精华语言.它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吸引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甚至有些读者只读标题,难怪《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抓精品首先要从标题抓起。”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大凡作者都很重视标题的制作。一个新颖的标题,如同顾盼生辉的双眸,光彩照人,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革命经典作家也同样重视标题的醒目作用。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的革命导师列宁就非常重视对标题的斟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