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鹭 《考试周刊》2013,(99):191-191
幼儿园音乐活动挖掘和发展着孩子们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激发着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情感。在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唱跳跳、讲讲议议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从而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近阶段.我们根据班级开展的主题,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活动内容,把音乐活动融入主题,使两者相互渗透,让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和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所以我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故事以其情节性、形象性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而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看不见摸不着,有一定的抽象性。把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寓抽象于形象之中,正好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音乐活动与情感密不可分,而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其情感往往在情境中产生,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创设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情境。尤其是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形成和强化,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4.
音乐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它不但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创新力的培养。它对丰富幼儿的想象,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富有个性及创造力的一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用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幼儿创造性认知特征;用音乐促成幼儿表现,培养幼儿创造性情感特征;用音乐塑造幼儿性格,形成幼儿创造性人格特征;用音乐提高幼儿能力,训练幼儿创造性的动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创新能力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启迪幼儿感受、鉴赏理解音乐作品的一种审美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音乐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严苾 《学前教育》2008,(11):26-27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它是指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感受、理解、鉴赏和品评音乐艺术作品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选择恰当的作品是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究竟该如何为幼儿选择音乐欣赏作品呢?  相似文献   

7.
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素质和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在开展音乐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对比学习让幼儿自主的感受、探索及体验,慢慢地积累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从而获得解析音乐的能力。所谓的对比学习法是指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地去理解作品或要达到某个目标而选择一个确定的参照物作为镜子.  相似文献   

8.
邓海红 《成才之路》2011,(36):96-I0021
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准确地表现节奏,这对推动幼儿音乐感知的发展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9.
建构式课程中各年龄段幼儿的艺术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总目标确立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幼儿的艺术教育方面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接触各种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鼓励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当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使他们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旨在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幼儿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必须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选择适合于幼儿欣赏的音乐,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呢?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也要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启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接受音乐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培养审美能力是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要在艺术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从而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11):165-166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多地区多民族造就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艺术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的历史瑰宝。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传统艺术的相关教育活动,尤其是在幼儿园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能够从小培养幼儿对于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的感情,提升幼儿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借助声音这一物质材料,建筑一个音响世界,作用于人的听觉,进而在人的情绪情感受和思想境界上达到某种沟通,陶冶人的心灵。幼儿园的音乐欣赏可以扩大幼儿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根据同构的原理对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共通的审美要素进行整合,使艺术表现的内容、情感、形式、风格融为一体,是一种主题集中鲜明、内容丰富鲜活的教学方式。本文从艺术同构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开展出发,阐述了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展此类活动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静 《考试周刊》2011,(11):233-234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以音乐特质为基本元素的活动,是一种以创造为目标、音乐领悟为主体的艺术教学形式。要注重幼儿的感知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通过挖掘适合的题材、组织多样的活动形式、提供积极的师幼互动等为幼儿创造感受和体验表达的机会,从而提高音乐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