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谈档案整理中的"正件"与"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整理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文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附件”在我们归档的材料当中并不少见,有指导性文件、统计报表、上…  相似文献   

2.
执行以“件”为单位整理归档,由于有整理操作简单、查找方便、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档案的销毁鉴定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可。目前,一些档案馆还把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范围由文书档案延伸到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技档案等等。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有许多的好处,然而在编目的过程当中,人们注重的是对“正件”题名的揭示,“附件”内容却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档案利用的质量下降,档案的现行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英姿 《兰台世界》2006,(16):36-37
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001年1月1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以“卷”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老方法,提出了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新方法。笔者在此想通过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工作实践,进一步阐述自己对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方法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英姿 《兰台世界》2006,(8X):36-37
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001年1月1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以“卷”为单位整理档案的老方法,提出了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新方法。笔者在此想通过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工作实践,进一步阐述自己对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方法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档案局 2 0 0 0年 1 2月 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山西省档案局根据我省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于 2 0 0 2年 3月1 8日颁布了《山西省〈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规定了以“件”为单位归档的原则和方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我省文书档案工作向数字化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也是我省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一个重大转折。一、以“件”为单位进行文书档案整理是对以“卷”为单位整理档案工作的延续以“件”为单位进行文书档案整理 ,无疑是对传统文书档案工作以“卷”为单位整理的一项重大改…  相似文献   

6.
新出台的《归档件整理规则》对书立卷进行了改革,归档件实行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取消“卷”级整理,“卷”不再作为书档案的保管单位和统计单位。以“件”为单位的书立卷方式代替以“卷”为单位的传统立卷方式,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但另一方面。新的立卷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有待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国家档案局颁布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革了文书档案归档方法,达到简化整理、深化检索的目的。在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以“件”为单位归档也不免带来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件”为单位进行档案整理,符合机关档案工作发展趋势,适应了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所以,受到了档案工作的青睐,目前有些行业和部门已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对档案进行整理。但以“件”为保管单位进行档案整理,毕竟是一种改革和尝试,是对传统档案管理理论的“扬”、“弃”。因此,在实践中,尤其是从事档案工作时间不长的同志,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在,笔就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的方法,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赵真 《浙江档案》2008,(7):54-55
以“件”为单位整理档案是档案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颁布实施后已推行数年。归档文件整理不再需要进行组卷,而划分为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六个步骤,大大简化了整理程序,使档案人员一学就会,因此,按“件”整理档案的方法得到了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书档案应实行集中管理,不宜搞实体分类。文件整理可以“件”为整理、保管单位,不保留“案卷”概念,但要采取一些交能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