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品格与公民教育一向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核心。2014年,新加坡颁布新的《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是灌输价值观、培训技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并对社会作出贡献。《新课程标准》强调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公民意识、环球意识与跨文化沟通技能的相互联系,这种紧密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的品格与公民道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政府历来重视公民教育,以培养“新加坡人”。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为中国思政课程一体化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层次学校努力的方向。借鉴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经验,我国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可以围绕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目标的整体建构,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程设计之中,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实现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品格与公民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核心,家庭教育在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加坡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在品格与公民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彰显.本文以新加坡2015年推出的小学1~6年级使用的《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为对象,从教科书的总体编排、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几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现行“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家庭教育环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美国公立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学校价值观教育历史悠久,其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价值观教育是学校德育体系的核心成分;价值观教育以培养具有美国精神的公民为主要目标;世界观、方法论以及道德品格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学校正式课程与各种辅助性活动是实施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及价值观教育方法突出道德实践能力,呈现可操作性与多元整合的特点等.这些为我国的学校德育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品德与公民素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澳门《小学品德与公民基本学力要求》是澳门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要标准。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基本的公民意识和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虽然该课程标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的提升以及澳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教科文组织和部分国家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澳大利亚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通过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以素质教育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美国的综合高中利用课堂、家长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在公民教育中渗透价值观教育,日本用道德课进行价值观教育,新加坡则通过职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美国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大意识形态在公民教育领域展开了长期论战,这被称为"文化的战争"。在公民教育的本质上,保守主义主张公民教育在于赋予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知识,维护国家的统一性;自由主义要求培养质疑现存价值并参与改造社会的公民。在公民教育课程领域,保守主义维护以历史为主导的学科知识的传递;自由主义要求建构问题中心的社会科课程;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保守主义坚持灌输传统的道德价值;自由主义希望强化学生的道德思考和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品格端正、品质优良的人才 , 这也是学校教育所必须肩负的责任。在以德树人的教育教学大方向之下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要时刻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道德层面的教育 , 而传承美德、弘扬正能量正好呼应了这一主题的号召 , 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参照《新课程标准》,基于对小学《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如下特点:在总体编排上,凸显爱国主义教育在教科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育内容上,围绕“国家”层面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在组织结构上,体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作用;在群己关系上,强调在活动中实现国家认同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2013,(17):81
昌乐外国语学校坚持"以高境界成就教育卓越品牌"的行动纲领,培养世界优秀公民。不仅让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行国学教育、经典诵读课程,以经典文化引领学生发展,将传统文化精粹容入教学实践中,净化师生心灵。积极推进品格教育。精选感恩、包容、创新等40个教育主题,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普世价值观。实施活动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国旗下讲  相似文献   

11.
张永雄 《中国德育》2006,1(3):36-43
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行的课程改革,将德育及公民教育作为首要发展项目,并就具体的推行策略建议中小学校应优先培育学生五种价值观和态度:坚毅,尊重别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及承担精神;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方针,鼓励学校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灵活地融入课程设计中。此目标和策略的厘定,是回应现今香港的社会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亦考虑到学校现况及参考其它国家的实践经验。学校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的策略,除了开办正规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外,亦会在正规的学科学习中,渗透一些涉及价值判断的讨论活动,藉此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或是藉实践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统筹局作为推动香港德育及公民教育发展的官方机构,负起带领学校推行课程改革的职责:引入新思维、鼓励新尝试及交流新知识;目的是希望将课程改革的信息带到学校,以提升教师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教学技巧,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培育正确价值观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2.
李勇 《知识文库》2022,(24):154-156
<正>初中是小学和高中连接的重要阶段。作为一个独特的团体,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多年来品德课程改革成果和法治教育经验,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的课程。当前阶段,对于怎样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效地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各个中学政治教师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在中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自我觉悟,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和公民教育在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中位于中心地位,通过品德和公民教育,学生学会对家庭和社区负责,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品德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公民。品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品德和公民教育是21世纪学生竞争力和学习结果的核心构成部分,该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和情感竞争力、公民素养、全球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这些因素对于品德和公民教育的形成起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新加坡政府秉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相应成为当地学校开展公民与品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剖析新加坡中小学开展品格教育及其诚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梳理其中特色,对提高我国现阶段中小学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武福军 《天津教育》2022,(4):107-109
<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本文中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目前我国小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小学中有很多科目可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就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品格教育的方法,积极构建群体和个人共享的、客观上主要的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以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行动。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道德教育课程直接向学生正面传授公民与道德知识、行为规范,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同时,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认识特点灌输不同的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展开。新加坡政府颁布了详细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从小学到大学,课程循序渐进,涉猎了不同的主题,即使是同一个教育主题,根据学生认知的不同,教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必须将党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这是为了促进百年党史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是为了推动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党史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包括为学生注入党的情怀,让伟大品格得以传承;对党的智慧形成深刻领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从对党的精神中不断坚定信念理想。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党史教育展开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小宁 《文教资料》2009,(23):191-192
大学生品格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有益尝试,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彰显大学的德性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提出,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紧迫性,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品格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欧美以及新加坡等地的公民道德教育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公民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感、道德行为以及道德判断双重理论中的社会直觉模型和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接着分析了美国在线网络德育的主要策略,引用美国学生的网络德育信息作品对公民道德价值观支配的行为进行推理、反思和检视;最后提出用证据进行道德推理可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从而促进道德进步,树立公民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